一、菲利普·羅斯與“凱普什三部曲”
與索爾·貝婁、伯納德·馬拉默德、艾薩克·辛格、諾曼·梅勒并稱“猶太小說家五杰”的菲利普·羅斯出生于1933年,系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在1959年成功發(fā)表首部小說《再見,哥倫布》之后,羅斯一夜成名并終年筆耕不輟,在五十余載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羅斯共創(chuàng)作了近50部小說,其中30部小說已經(jīng)出版發(fā)行,其中就包括“美國三部曲”“凱普什三部曲”以及入選“二十五年來最優(yōu)秀的美國小說”的《反生活》《薩巴斯劇院》《夏洛克行動》《反美陰謀》等著名篇目。[1]在小說創(chuàng)作之外,羅斯還創(chuàng)作了數(shù)十篇論文、評論及10余部戲劇。在以上述小說為代表的作品的不斷出版發(fā)行中,羅斯逐漸受到了中外文學批評界的廣泛關注,《紐約時報·書評》公開發(fā)表評論,稱菲利普·羅斯為美國當代文學巨匠,甚至有評論者認為二十世紀的文壇即是羅斯的時代。在榮獲贊美的同時,羅斯還折桂數(shù)十項文學大獎,如美國國家圖書小說獎、??思{小說獎、普利策小說獎等,2005年,羅斯入選“美國經(jīng)典文庫”,成為入選文庫的僅有的兩位存世作家之一。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翻譯引進羅斯的小說,《鬼作家》《再見,哥倫布》《反生活》《美國牧歌》《人性的污點》《垂死的肉身》等小說都是早期譯介過來的羅斯名作,據(jù)統(tǒng)計,目前譯成中文的羅斯小說共十部,僅占其已出版小說的1/3。伴隨著作品譯介的延后,國內(nèi)對于羅斯其人其作的研究也尚需推進完善,國內(nèi)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三部曲”“祖克曼系列”及羅斯的早期作品,對于羅斯的中期作品尤其是“凱普什三部曲”的專門研究現(xiàn)存較少?!皠P普什三部曲”是指《欲望教授》《乳房》和《垂死的肉身》三部作品,在這三部作品中,羅斯塑造了一個貫之始末的主人公,即凱普什教授,凱普什教授在經(jīng)歷了失敗的婚姻后開始放縱性欲,縱情聲色,在經(jīng)歷了多名女性后,凱普什教授面對自己老去的肉身感到無限悵惘,在性欲的迷狂中,凱普什最終也沒有實現(xiàn)性與愛的結(jié)合?!皠P普什三部曲”關注人類的性欲,為數(shù)不少的性愛描寫使羅斯受到了部分評論者的批判,但細讀之下,我們看到了凱普什在實現(xiàn)欲望時的矛盾內(nèi)心,這種矛盾源自特定生活背景與文化身份的影響,也與男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本文將從“凱普什三部曲”的文本閱讀出發(fā),將《欲望教授》《乳房》和《垂死的肉身》這三部作品連續(xù)起來進行分析,解讀男主人公凱普什的欲望之態(tài)和欲望之因,展現(xiàn)菲利普·羅斯筆下的欲望之吟。
二、 羅斯“凱普什三部曲”中的欲望之吟
(一)凱普什的欲望之態(tài)
作為人類生活及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主題,欲望在羅斯的小說中一直是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欲望”一詞源自拉丁文,簡而言之為“對缺乏者的抱憾”[2],弗洛姆曾對人類的欲望進行了探析,他認為人類的欲望伴隨著人類生命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屬于人類的自然屬性,它早于人類的任何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與倫理道德規(guī)范。在社會生活中的人類欲望可大致劃分為肉體層面與精神層面,肉體層面的欲望主要包括食欲和性欲,精神層面的欲望主要是指自我價值的追尋與實現(xiàn)。雖然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精神層面的欲望逐漸受到重視,在文學作品中也不斷被提及,但需要注意的是,肉體層面的欲望是精神欲望的基礎,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與精神欲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
羅斯曾言: “我感覺自己在《乳房》 《欲望教授》以及早先的《波特諾伊氏癥》里面一直在寫那被稱作‘巨大的令人瘋狂的’主題——欲望?!盵3]在“凱普什三部曲”中,羅斯延續(xù)了早期關于肉體欲望書寫的《波特諾伊氏癥》的創(chuàng)作視點與主體風格,進行了大篇幅的性愛、情欲描寫,這也是“凱普什三部曲”備受爭議,沒有被充分重視的主要原因,部分評論家的詬病與譏諷并沒有阻礙羅斯關于包括性欲在內(nèi)的肉體欲望的書寫。
在“凱普什三部曲”的三部小說中,羅斯書寫了凱普什與欲望糾纏的一生?!队淌凇分v述了青年凱普什與伊麗莎白及其好友波姬塔之間的情欲糾纏,凱普什在與伊麗莎白共同居住的同時還與波姬塔發(fā)生性關系,甚至要求伊麗莎白加入他們的性行為之中,無法容忍的伊麗莎白借自己回鄉(xiāng)之際離開了凱普什并希望他可以從此冷靜下來,然而凱普什依然迷狂在波姬塔的溫柔鄉(xiāng)中,最終伊麗莎白對凱普什徹底失望,傷心離去。在《乳房》中,羅斯延續(xù)了《欲望教授》中的基本情節(jié)設置,已然成年的凱普什對于性伴侶克萊爾的乳房十分迷戀,但令他困惑的是突然間他對于克萊爾的欲望消失了,欲望消失不久后凱普什竟然奇跡般地變成了一只大乳房,充滿了卡夫卡式的荒誕色彩與諷刺意味。在第三部小說《垂死的肉身》中,凱普什已經(jīng)年老,但他依然沒有停止自己對性的追求,除了在晚會后留宿對老教授充滿好奇心的女學生之外,凱普什還有一個固定的性伴侶,即一位先鋒派女性卡羅琳,在長期的相處中,相似的失敗的婚姻經(jīng)歷使二人無話不談,也正是這樣的狀態(tài)使凱普什在與卡羅琳的性愛中難以獲得滿足感,所以他又將目光轉(zhuǎn)移到了年輕貌美的康秀拉身上??敌憷x有彈性的肌膚、充滿青春氣息的臉龐使凱普什忘卻了年華逝去的悲傷,而凱普什的教授身份及紳士舉止又使康秀拉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在相互需求的關系中,二人維持著長時間的性關系。正如羅斯在《垂死的肉身》中所言: “對性的著迷是令人可怕的一面。”[4]凱普什對于康秀拉的迷戀與占有欲隨著時間逐漸增強,以至于想到她與其他男孩兒交往就心生嫉恨,一天不見到她就相思難耐,但過往失敗婚姻的陰影一直盤踞在凱普什的心中難以散去,不想重新走進婚姻牢籠的凱普什最終放棄了參加康秀拉的畢業(yè)晚會,為二人的情欲糾葛畫上了句點,這也是凱普什沒有勇氣面對真正愛戀的表現(xiàn)。
(二)凱普什的欲望之因
在“凱普什三部曲”中,無論是《欲望教授》中的青年凱普什,還是《乳房》中的成年凱普什,抑或是《垂死的肉身》中的老年凱普什,都不斷地游走在不同的女性之間,在性欲的迷狂中迷失了原本尋找真愛并希望走進正?;橐龅淖约?。不可否認的是,“凱普什三部曲”是以人的性欲為主要視點的作品,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情欲描寫,但需要注意的是,羅斯在作品中并非單純地刻畫這一肉體層面的欲望,更需研討的是凱普什縱情聲色的深層原因,探析原因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作品內(nèi)的凱普什及作品外的羅斯所生存的社會時代背景。
20世紀中葉,美國性解放運動伴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推進而逐漸發(fā)展起來,在女權主義運動中,反抗性別歧視、爭取與男性同等的權利是女權主義者們所追尋的目標,在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浪潮中,關于性解放與性自由的呼喊逐漸走上了歷史舞臺并一發(fā)不可收拾。許多先鋒派的青年男女認為性行為是個人行為,只要建立在雙方自愿基礎上的性行為便不需要受到法律及倫理道德的制約,同時性與愛是完全可以分離開來的,非婚性行為是不應該被禁止的。[5]在這些新思想的指引下,包括凱普什在內(nèi)的青年們開始彷徨于情欲和道德之間,一方面,凱普什向往自己在思想和行動上都徹底地融入美國先鋒青年的群體之中,遵從性解放的觀念灑脫行事;另一方面,身體中流動的猶太血統(tǒng)又時刻提醒著凱普什要遵循猶太傳統(tǒng)文化理念,不能完全忘卻自幼以來的家庭教育。猶太民族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與美國社會新興生活理念的沖突使凱普什進退維谷、不知所措,同時本能沖動的趨勢又使內(nèi)心本已十分矛盾的他屢屢墜入情欲之中,又平添了一層隱隱的負疚情緒,幾種情緒的長時間沖突使年老的凱普什無力應對,一度甚至精神崩潰。
在社會文化背景這一影響因素之外,凱普什的個人經(jīng)歷,尤其是失敗的婚姻經(jīng)歷也成為凱普什墜入情欲、迷戀至深的重要原因。青年時的凱普什被海倫的氣質(zhì)與美貌深深吸引,為了使海倫忘記過往的戀情,凱普什決定用婚姻來得到海倫,結(jié)婚后凱普什又刻意冷淡海倫,致使海倫在心情抑郁之際又重新投入前男友的懷抱。[6]婚姻的失敗使凱普什備受打擊,對婚姻產(chǎn)生了敬而遠之的心態(tài),甚至對愛情都產(chǎn)生了質(zhì)疑的態(tài)度。愛與性像一對雙生兒存續(xù)在人類的情感之中,但二者卻又是不同的,性的欲望主要是一種本能的沖動,較容易得到滿足,而愛的欲望中卻在本能之上還包括了認同、尊嚴、信任等內(nèi)涵,對于凱普什而言,在“凱普什三部曲”中愛的欲望一直未能得到滿足,從與海倫之間失敗的婚姻,到與多位女性的情欲糾葛,在這些女性身上凱普什都沒有真正地感受到愛與被愛,這也成為他徹底陷入情欲的重要原因。
三、 結(jié) 語
在“凱普什三部曲”中,羅斯塑造了沉溺情欲的男主人公凱普什這一人物形象,從他失敗的婚姻寫到因?qū)π缘拿詰俣兂扇榉浚俚侥昀蠒r繼續(xù)沉溺情欲,在這一故事中,我們不能只簡單地看到其中的情欲書寫,而應在細讀羅斯在《欲望教授》 《乳房》 《垂死的肉身》的情欲書寫和凱普什欲望之態(tài)的基礎上,探析其深層次的欲望之因,從而對這位偉大作家的作品進行公正而深入的解讀。
[參考文獻]
[1] 劉洪一.走向文化詩學——美國猶太小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34.
[2] 張堯均.隱喻的身體:梅洛—龐蒂身體現(xiàn)象學研究[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304.
[3] 李清霞.沉溺與超越:用現(xiàn)代性審視當今文學中的欲望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89.
[4] [美]菲利普·羅斯.垂死的肉身[M].吳其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215.
[5] 袁雪生.論菲利普·羅斯小說的倫理道德指向[J].江西社會科學,2008(02).
[6] [英]莫里斯·沃爾格倫特.菲利普·羅斯:生活及對應的生活[J].金逸明,譯.譯文,2008(06).
[作者簡介]
趙飛鷹(1977— ),女,陜西漢中人,陜西省漢中市陜西理工學院外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