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義詞是俄語中大量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也是語言學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之一,一般來說,在多義詞的所有義項中,只有一個是主要的、基本的意義,其它意義是由基本意義派生出來的,本文從多義詞轉義的概念著手,分析多義詞轉義的途徑。
關鍵詞:多義詞 轉義 途徑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081-01
在俄語中,大多數(shù)的單詞都不止一個詞義,而是有多個相互關聯(lián)的詞義,這樣的詞即多義詞,多義詞的義項由直義派生出轉義,俄羅斯學者Д.Н.Шмелёв認為,詞的多義性是語言事實,它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合理性,它需要的是解釋和研究。對多義詞轉義的研究正是基于這一思想。
1 對多義詞及其轉義的認識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的詞即為多義詞,其它意義由一個最主要、最基本的意義派生出來。如果一個詞的各個義項之間沒有直接必然聯(lián)系,那么這個詞也就不是多義詞了,而有可能是同音同形詞。多義詞由于長期的語義分裂產(chǎn)生同音同形詞。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從前的語義聯(lián)系喪失,在同一個詞不同意義的基礎上構成完全不同的詞。
對二者的區(qū)分如下:當提到“идти”一詞時,我們首先想到它的基本含義,即“行走”,如“Ни один извозник не показывался на улице,и он должен был идти пешком.(街上一輛馬車也沒有,他只得步行)”,而從下列句子中,我們也可以根據(jù)“идти”這個詞的搭配領會其它含義,如表示行駛:“Мимо дома идут машины.(汽車從屋旁駛過。)”;表示運送、寄送:“Посылка идёт оттуда пять суток.(從那里寄來的郵包要走五晝夜)”;表示飄動、流動:“Облака идут по небу.(天上飄著浮云)”;表示時間流逝:“За днями идут дни,идёт за годом го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梢?,后面所述的意義都是根據(jù)“行走”這一基本含義派生出來的,也就是說,“идти”是一個多義詞。
而在下面這些詞匯中:брань—“ругать”(責備)和брань— “война,битва”(戰(zhàn)爭)среда—“окружение”(環(huán)境)和среда—“день недели”(星期三),每個詞匯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詞義,詞義之間沒有共性特征,那么我們說,“брань”和“среда”這兩個詞是同音同形詞,而非多義詞。
明確了對多義詞的認識,我們來探討“轉義”的概念。一直以來,學者們對詞的轉義概念說法繁多,但大都基本認定轉義是在直義的基礎上演變、派生出來的。比如張良璽認為,根據(jù)詞與客觀事物或概念之間聯(lián)系的性質(zhì)可將詞義分為直義和轉義兩種類型,不經(jīng)其它中間媒介直接稱謂客觀事物或概念的意義叫做直義。通過直義的中間媒介間接稱謂客觀事物或概念的意義叫做轉義。顧霞君、馮玉律兩位學者認為,一個詞的各種意義是在長期使用中由這個詞的基本意義引申出來的。詞的基本意義叫做本義,其它引申出來的新義叫做轉義。由此看出,學者們對于“轉義”的基本認識是一致的。
2 多義詞轉義的途徑
在具體的言語實踐中,“轉義”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主要從隱喻、換喻、提喻三方面加以認識。
2.1 隱喻轉義
隱喻是根據(jù)某種相似特征把一事物的名稱轉移給另一事物。獲得同一名稱的相似事物各不相同,首先可以是外觀上相似:“яблоко”一詞在“антоновское яблоко”中是“蘋果”的意思,而在“глазное яблоко”中轉義為“眼球”;顏色相近也可以構成隱喻轉義,例如:“золотая брошь”含義為“金色的胸針”,而在“золотая рожь”中轉義為“金麥”;另外,還有評價上的相似:“ясный день”表示“晴朗的天氣”,在“ясный стиль”中轉義為“清晰的風格”;最后,還可以是印象上的相似:“чёрное покрывало”含義是“黑色的罩子”可以轉義為“чёрные мысли(黑暗的思想)”隱喻轉義還經(jīng)常在非動物名詞的特征、行為轉義為動物名詞時產(chǎn)生,比如,經(jīng)過轉義,“железные нервы”的含義變成“堅強的精神”;“золотой руки”則轉義為“能手”。
2.2 換喻轉義
換喻又稱借代,是根據(jù)兩個事物之間的相近關系用一個事物的名稱來代替另一事物。在俄語中,換喻轉義的體現(xiàn)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用行為名稱稱呼其結果:“заниматься вышивкой—красивая вышивка(漂亮的刺繡)”;還可以用行為名稱代稱行為地點:“переход через горы—подземный переход(地下通道)”;也可以用處所名稱來代稱位于該處所的人群:“Класс готовится к экзамене(教室里的同學們準備考試)”;另外,還可以用作者名稱代稱其作品:“Чехов—ставили Чехов(演出契訶夫的作品)”。
2.3 提喻轉義
提喻是一種以部分喻整體,或者以整體喻部分而引申新義的方法。如“груша”本義指“梨樹”,轉義指“梨”;“голова”本義指的是“身體的一部分—頭”,而轉義為“有頭腦的人”;“чувство локтя”指的是“互助精神”;轉義為“靠山”;“протянуть руку помощи”轉義為“向……伸出援手、幫助……”
加深對俄語多義詞轉義現(xiàn)象的研究有助于對俄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助于對俄羅斯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目前,多義詞的轉義研究正逐漸滲入到認知語言學領域,相關問題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探討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杜桂枝.俄語多義詞轉義過程的認知語義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5):36-39.
[2]顧國雄.俄漢詞匯多項語義對比[J].外語與外語教學,1989(2):36-43.
[3]顧霞君,馮玉律.俄語實踐修辭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4]華劭.語言經(jīng)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5]馮勵.試析俄語多義詞的詞義體系[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2001(6):108-109.
[6]楊杰.俄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7]張良璽.俄語詞匯學綱要[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