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和厭學的情緒,這樣的心態(tài)對大學教育來說非常不利,教師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此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學習興趣;語言教學;教學模式
什么是興趣?心理學及教育學界的解說相當不明確。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nèi)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從對學習的促進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原因;從由于學習產(chǎn)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chǎn)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jié)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jié)果。
讀大學到底讀什么?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大學是一個高層次的學習平臺,在大學里,教師的教學模式跟高中、初中還有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大學教師不會再像高中那樣把學生看管得很嚴,而是會給學生一個很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而正是有這個空間的存在,使得很多大學生由于缺少了監(jiān)督管導致學習動力沒有高中的時候大了。很多大學生選擇所學專業(yè)不是因為對此專業(yè)感興趣而是因為在被錄取時被調(diào)劑或者是在填志愿的時候由于對專業(yè)不了解而誤打誤撞選擇了此專業(yè),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沒有興趣或是興趣不大。由此可見,提高大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興趣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十分重要。
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已經(jīng)趨于定型和完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念和個人情感等基本已經(jīng)定型。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大大提高了,因此也具備了從事獨立學習和獨立承擔學習任務的身體素質(zhì)和獨立自主進行學習思考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強,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同時在這一時期也不可避免的面對一些以前從未考慮過的問題,比如就業(yè)、戀愛、人際交往、社會評定等等。大學的課程相較于高中階段有所減少,學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空余時間,大學生口頭說的最多的就是“無聊”、“郁悶”,逃課現(xiàn)象更是已經(jīng)成為當前高校存在的共同現(xiàn)象,給各高校管理層,教師和輔導員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大學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那么良好的學風從何而來?教學質(zhì)量如何提高?面對這樣的形勢,要求我們大學教師要更加注意教育方法和策略,變“壓迫”學生去學為“吸引”學生來學。
首先,信心對于做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有一個好的開始,那么就必須有必勝的信息。教學生也一樣,老師在開始教一批新的學生之前,無論這些學生基礎如何,都要有能把這些學生教好的信心;老師也必須讓學生感知到自己能學好這門課的信心。
其次,興趣的重要性無論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還是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都是非常重要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傳統(tǒng)教學觀念是把知識看成是定論,把學習看成是知識從外到內(nèi)的輸入,同時低估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經(jīng)驗及其差異性,并在教學中表現(xiàn)出了過于簡單化的傾向。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缺乏互動性,是一個強調(diào)由老師教什么到學生學什么的單向過程,而忽視了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拿筆者本人所教的日語來說,它作為一門語言,是一個互動性的工具,自然在互動的場合下更容易掌握;同時語言的學習又必須強調(diào)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和能動性,所以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來對日語進行教學,其收效是很低微的,在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如果低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忽視學生信息反饋,必定使得學生產(chǎn)生怠慢感,更無從談興趣了。
最后,多采用互動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鼓勵學生去表達。還是拿日語來說,它是一門語言,自然要強調(diào)表達。語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際,是應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呈現(xiàn)互動教學:(1)采用做游戲方式。游戲作為一種最放松的方式,能營造出很輕松的氣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和娛樂在一起的,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樂意去表達。(2)演講方式。演講是最綜合的互動方式,它涉及到書寫部分,也涉及到表達部分,并能讓學生體驗到在較嚴肅場合上感覺。演講稿的書寫時,可以對單詞、語法等所學到知識點的綜合應用,在演講過程中,又可以鍛煉口語及環(huán)境應變得表達能力。當然,演講方式對個體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可以考慮一組學生一起來完成,這樣既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得到提升的空間,又可以讓基礎差些的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榮譽感,共同提升學習的興趣。(3)利用現(xiàn)有的科技工具,時事新聞,動畫以及娛樂消息等來提升學生的興趣。當今社會已經(jīng)處于高科技時代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世界各地信息都可以隨意的獲取,高科技的教學軟件也可以輕易下載到,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資源,將它們很好的融入到大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工具等,制作出好的動態(tài)PPT、動畫或交互界面等來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做到圖文并茂,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產(chǎn)生興趣。
參考文獻
1.夏谷鳴.外語教師的語言觀與外語教學改革.中學文科.2003(10).
2.束定芳.外語教學與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