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眾多教師而言,教學風格往往是個抽象的概念,實際上是指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的作用,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wěn)定狀態(tài)的標志。本文擬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怎樣在數(shù)學教學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抓好博采眾長的初級階段,為以后做鋪墊
在剛接觸到教師的職業(yè),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除了刻苦鉆研大綱、教材,大量解題,深入研究解題規(guī)律,苦練教學語言、板書、黑板畫等教學基本功以外,我對自己的執(zhí)教套路和風格曾作過初步設計:繼承對自己有深影響的名專家、名教師的優(yōu)良教風,吸取他們教學技藝、教學風格中的精華,結合自身條件和特點,揚長避短,以模擬起步。
模擬的第一類對象是自己學生時代的老師。中學六年我就讀于無錫市二中,周永菊、阮扶九、龔錫泉、許寄堯、周祥昌等全市聞名的數(shù)學教師都曾教過我。1964年考入清華后,汪鞠芳老師(曾兼任中央電視臺《高等數(shù)學》課主講教師)曾教過我兩年《高等數(shù)學》。這些名教師風格各異、各具特色。例如,汪鞠芳、周永菊老師思路清晰、條理分明;阮扶九老師精神拌擻、講課質樸嚴謹;龔錫泉老師教學語言精煉、板書及黑板畫美觀(徒手畫圖堪稱一絕);許寄堯老師擅教平面幾何,以分析透徹、推理嚴密而著稱;周祥昌老師機智靈活,擅長巧解數(shù)學題。這些優(yōu)秀教師當年的教學風姿,連同他們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銘記在我腦海中,他們的成功經驗,成為我教學生涯中受用不盡的財富。
模擬的第三類對象是本校教師中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老教師。例如李泰祺老師典雅、嚴謹?shù)慕田L,鮑彭春老師規(guī)范、漂亮的板書等,功底都很深。
這些名家高手在教學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價值。當時我的想法是:博采眾長,把這些老師各自教學特色中最亮麗的“閃光點”匯聚起來,用心領悟其真諦,歸納出在數(shù)學教學中遵循的若干個“要”和“不要”,并從講臺形象、語言特點、教法技巧等方面給自己“量體裁衣”,進行總體設計,在腦海中構畫出一個理想化的教學風格“樣板模型”,供自己在實踐中模擬,力求從“形似”升華到“神似”。
經過十年的反復實踐、反復磨練,我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學風格的基本式樣:講臺形象——樸實、鎮(zhèn)定、自信,精神抖擻;教學思路——脈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表達——嚴謹、生動、幽默;板書——工整,詳略得當;黑板畫——規(guī)范、熟練(也會徒手畫圖);解題指導——靈活,富有啟發(fā)性,講究多解、巧解。事實上,在這一基本式樣中含有許多師從上述各位名教師的成份,它是我教學風格成型的基礎。
二、逐步形成教學特色的階段
模擬達到熟練的程度之后,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學思路、表達方式進行教學,進入形成某些教學特色的提高階段。
八十年代我的教學觀念更新較快,并通過帶教改試點班,上公開課(十年內共計約上過60多節(jié)),參加編寫江蘇省中師數(shù)學教材,參加全國、華東地區(qū)及省內中師、中小學教研活動,其中包括擔任江蘇省和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qū)中師數(shù)學教材講習班主講教師等努力提高自己,形成了一些教學特色:
特色之一是:教學方法比較靈活。能根據教學難度的高低與學生的接受能力恰當?shù)剡x擇和使用教學方法,把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使用,確定教學方法時不是以課時為單元而是以重要知識點為單元來考慮。我采用“讀、議、講、練、問、答”的教學法提高中師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經驗。
特色之二是: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能通過對教材內容嚴格細致的剖析,化整為零,合理增刪,然后重新組合,使其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體,由因到果的過程結構,使其成為學生容易適應的知識框架,使其化為染上鮮明的個性色彩和附加多種可感因素的具體形象。
特色之三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數(shù)學語言嚴謹、精練,課堂教學用語流暢、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對學生有吸引力,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形成教學風格的成熟階段
將一些個性化的教學特色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教學實踐中逐漸穩(wěn)定下來,使之成為一種在一貫的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式樣格調,這就是教學風格形成的標志。
關于自己教學風格的形成,本人的想法是:1. 個人的教學指導思想必須合乎時代發(fā)展的要求?,F(xiàn)代教學觀念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突出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系統(tǒng)原則。2.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在個人的教學風格中,教法并不起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決定教法的指導思想。 3. 最好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理解和參與,改變學生“被教、被管、被考”的被動角色,樹立學生自立、自強的“主人”意識。4. 要全面認識數(shù)學教學的功能。它不單純是教會學生掌握數(shù)學工具,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文化素質教育,要通過嚴格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堅定不移、客觀公正的品格,形成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激發(fā)追求真理的勇氣和信心,鍛煉探索事理的能力。5.教師不應當只扮演“奉送真理”的教育者,應當成為明智的指路人、輔導員,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學會思考。
這些觀點就是上述那些已形成的教學特色的結合點,是自己教學風格的內在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本人的綜合條件和個性特點,根據風格的外在表現(xiàn),我把自己的教學風格歸屬于“理智型”。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的這種風格已趨于穩(wěn)定。
就教學形態(tài)而言,“理智型”風格體現(xiàn)“理”中帶“智”。這里的“理”是指數(shù)學邏輯嚴密,想象豐富,聯(lián)想開闊,教學系統(tǒng)內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間協(xié)調、統(tǒng)一,系統(tǒng)性強,這里的“智”是指隨機應變,棄舊求新,化靜為動,變直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
就課堂教學結構而言,“理智型”風格常表現(xiàn)為課的開頭有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切入點,課的中間部分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方式變化有致,教學環(huán)節(jié)與階段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課的結尾合乎邏輯。
就教學方法而言,“理智型”風格對各種教學法都具有“兼容性”。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中最常用的就是“讀、議、講、練、問、答”教學法。我認為這種教法特別適合于中師數(shù)學教學,適合于教師當“明智的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