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shù)學習題課應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課堂。只有讓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脫出來,學的靈活,學的扎實,優(yōu)化學習過程,提高效率,我們數(shù)學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數(shù)學;題海;素質教育
一、習題課的特征、目的
習題課是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一種重要課型。習題課是新知課之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教學活動。該課型應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進行“解決問題學習”,也就是把已經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則、定理,遷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應用,找出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并加以比較,擇優(yōu)。
其目的是鞏固知識、學會解題,發(fā)展思維。
(1)通過習題課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從而使概念完整化、具體化,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認知結構。
(2)習題課的目標之一是使學生學會解題,學生在解題中容易出現(xiàn)審題入手難、解題遺漏多等問題,解題準確與否與解題習慣密切相關,如能給予學生一定的解題思維程序,對學生學習如何解題有一定幫助。習題課的教學是對所學過的、所解決的習題作一回顧和提高,不僅鞏固應用所學知識,而且還應該是知識的升華與提高,更是方法的提煉與總結以及數(shù)學思想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由于數(shù)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與高度的概括性,在例、習題中,還隱藏很多沒寫明的東西。即使最簡單的例、習題里,也存在著可發(fā)掘的因素,而這些往往并不是學生們所能領會的。因此,就需要設計一些習題課,教師引導、點撥,學生進行觀察、歸納、類比、抽象,學會解題,能夠準確地判斷、決策并簡潔嚴謹?shù)乇磉_,給學生以施展才華、發(fā)展思維,鍛煉能力的機會。
因此,上好習題課,對于總結歸納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習題課的分類
根據教學時間段落的不同,我們就可以明確習題課的主題和類型了,習題課的一般類型有:
單元習題課、章節(jié)習題課、總復習習題課。
在一個單元章節(jié)結束時,針對本單元、本章節(jié)的學習過程,針對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錯誤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設的帶有提高性質的習題課。
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習題課的一般類型有:
概念強化習題課、方法歸納習題課(專題習題課)、糾錯習題課、試卷分析習題課等等。
概念強化習題課:是在新概念、新規(guī)律建立時,為準確認識新知識的內涵、條件、范圍及基本運用方法而設的習題課,這種習題課不一定單獨進行,可以是與講授新課結合在一起,也可以單獨講授。
方法歸納習題課(專題習題課):是學完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識,或是對數(shù)學思維的形成及對今后的學習有著重大影響而難度又較大的知識后,為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及減輕學習困難、提高某些能力與方法的運用水平而設置的習題課。
三、如何備好習題課(理念、目標、內容(選題)、教法)
(一)備教師
課堂上的主要對象有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備課只是備教材,但是我覺得要想備好課、上好課,首先要備教師。什么是備教師?教師怎么自己備自己呢?從以下兩點解釋一下:更新、反思。
更新就是更新觀念。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習題課通常采用“知識點的回顧——典型例題講解——鞏固練習——歸納小結”的講授型教學模式。這種習題課模式的優(yōu)點是:體現(xiàn)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框架結構、密度高、節(jié)奏快、便于操作,達到教學目標用時較少。因此,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樂于采用這種復習模式。但這種復習模式中,學生經常屬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師認為哪里需要重點講,哪里需要突破難點就花大力氣突破。
但是它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的事實,導致在習題課中,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的機會,缺乏及時有效的反饋,使習題課流于僅僅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和大量的例題的呈現(xiàn),使習題課的功效大打折扣。
要提高習題課的有效性,我們教師必須要更新觀念。
學生的地位和作用:新課標理念下的數(shù)學習題課一定要突出學生知識的意義建構。這種建構不可由他人替代,學習者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師不應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而應作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指導者與合作者。
教學過程:新課標理念下的數(shù)學習題課的教學過程,必須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親歷體驗并參與研究過程,學生獲得對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備教師的第二點是反思。 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反思學生學習效果的成因等等。 這樣的反思對備好和上好一節(jié)課習題課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確定教學目標
和新課一樣,教師需要備教材、備學生。尤其是我們教師要清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情況,某種重要方法運用的不夠靈活,它就是我們要加強練習的。如此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教學目標可能和同備課組的其他老師不一樣,但是它一定要適合您所教的學生的。
習題課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本節(jié)學習,鞏固哪些知識,擴展哪些知識,掌握哪些解題方法,理解和體驗哪些數(shù)學思想,形成什么技能,這些都要有明確的目標。
(三)精心選擇題目
著名數(shù)學家波利亞也曾說過“掌握數(shù)學就是意味著擅于解題”。 習題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補償手段,精選一些與教材內容相聯(lián)系的習題展開分析和討論,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較為復雜的具有靈活性和綜合性問題的能力。一節(jié)習題課的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習題的選擇。
①例題的安排要有非常強的示范性。②習題的配備要有階梯性。③習題的設計必須有一定的關聯(lián),比如,可以是同一個知識點的層層深化,也可以是一個知識點與不同知識在不同背景下的組合。關于變式練習和題組練習:我認為這兩種練習的形式都非常好。伽利略曾說過“科學是在不斷改變思維角度④ 對例題和習題的安排,數(shù)量要適中。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但鞏固基本知識、方法與技能培養(yǎng)的必要的題目還是要有的,要讓每個題目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并注意體現(xiàn)方法和規(guī)律,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三、把握以下原則
(一)啟發(fā)性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要做到以下三點:
1.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提出與學生認識上產生矛盾的問題,形成一條由問題(或問題組)構成的教學主線,使學生進入有意義自主學習的心理過程。提出與學生認識上產生矛盾的問題,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情緒飽滿,我們可以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教學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或“智慧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教學中促進發(fā)展的最佳水平,就是在“教學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里實現(xiàn)的。
(三)規(guī)范性原則
解答一定要合乎邏輯順序、層次分明、嚴謹規(guī)范,簡潔明了。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說一說就過去了,必須要有適當?shù)陌鍟M行解題示范,這個板書可以是教師親自示范,也可以是學生板演、點評后的板書,總之要使學生學會規(guī)范的書寫。教師做到數(shù)學語言、符號準確,說理清楚,書寫規(guī)范有序。
(四)系統(tǒng)性原則
思維程序突出審題探索和反思的過程,要通過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批判性。
四、教學建議
從宏觀看,數(shù)學習題課不要程式化,可以從講授順序、深度和廣度、時間和空間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反思。尤其要重過程、重復習、重糾錯、進一步從講解上縮短時間,留足學生練習和反思的時間。
從微觀看,關注重視題型研究的技術和藝術,做到兩個“對”——題型設計“對”位。即選題要精,練習要準,點撥要狠,糾錯要細;題目講授“對”路,即講授節(jié)奏要當,思路要清,分析要實,效率要高,把握三個“點”——教材內外打通的“制高點”,挑戰(zhàn)思維的“聚焦點”,變式訓練的“創(chuàng)新點”。
初中數(shù)學習題課應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課堂。只有讓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脫出來,學的靈活,學的扎實,,提高效率,我們數(shù)學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李文才 《數(shù)學探究》 2011-10
[2] 錢海樂 《有意思的數(shù)學習題課》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