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能力。高中籃球?qū)W習本身就需要合作學習,因此合作學習理論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是恰到好處。本文根據(jù)籃球課的特點分析了籃球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彰顯了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理論;高中;籃球教學
合作學習理論是一種科學實效的教學理論,實踐運用中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改善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合作學習以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為主要形式,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不僅在文化課的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實踐,取得了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也成為體育課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高中籃球課具有合作性、技術性、競爭性和趣味性的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很重要,針對籃球課的特點選擇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隨機合作,要求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
籃球教學需要我們先教會學生基本的技術,如運球、傳球、單手投籃、運球中急停急起、行進間運傳球、變方向運球等。在完成了對籃球的這些基本技術的教學后,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組合技術的教學,這時就需要適當?shù)姆纸M,從而保證同學之間互相指導、互相交流,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此時的分組以每組兩人為宜,且需采用異質(zhì)型分組,這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合理高效,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如果采用同質(zhì)型分組,則起不到相互幫扶的效果,也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如在對雙人傳接球與投籃的教學時,每一小組兩人要做好任務的分工,根據(jù)各自的長處選擇合適的任務并完成好配合,這樣在保證小組間實力均衡的前提下,能夠使學生在合作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對籃球基本戰(zhàn)術進行教學時,合作分組應以4至5人為一組比較適宜。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運用合作學習是最佳的學習方式,恰當運用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分組就要科學合理,要求組內(nèi)異質(zhì)而組間同質(zhì),這樣既能方便組內(nèi)學生的幫教、交流、溝通,又能達到組與組間的水平均等;既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鍛煉,還為學生的課下活動和以后的比賽提供組建合作團隊的機會。
二、角色互換,做到任務分割,結(jié)果整合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只有小組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獲得成功。小組練習時各個角色要相互轉(zhuǎn)換。比如一隊五個人,分別為大前鋒、中鋒、小前鋒、控球后衛(wèi)和得分后衛(wèi),雖然在角色分配的時候,要根據(jù)身高和投球的命中率去安排,但是在教學中,則要求角色要相互交換練習,讓每個人都擔當一次不同的角色。這有利于提高全體同學的興趣,在練習的過程中更積極更投入。特定角色就有特定角色的任務,小前鋒就不能和后衛(wèi)搶球,控球后衛(wèi)和得分后衛(wèi),各有各的目標和任務。角色互換還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感情,無論是友誼賽還是競技賽,角色互換才不至于相互埋怨。所謂“換位思考”的作用就在于此。
如在《籃球低手上籃》一課的學習中,各小組都進行上籃練習,最后要進行“友誼賽”練習,在每一場比賽的中途可以多叫幾次“暫?!?,然后調(diào)節(jié)隊員的位置,讓每個人都能嘗試一下不同的角色。合作練習時,小組成員承擔著不同的角色,還可以分擔領導責任。角色互換,能讓學生明確各個角色的任務,運作起來可以明確分工、秩序井然,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切磋,共同進步,這也是合作學習的目標。
三、技能展示,要求模擬實戰(zhàn),公平競賽
學生對籃球的學習總希望能夠像NBA球員那樣叱咤球場,對平時的傳球練習和投球的練習都感到比較枯燥。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可以隨時組織籃球小組賽。雖然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技術不夠,但是在實戰(zhàn)模擬中,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練習時可以更積極更主動。同時,在模擬實戰(zhàn)中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為了“小組榮譽”學生會更加賣力的表現(xiàn),當然就會超常規(guī)的發(fā)揮自己的技能,增強籃球?qū)W習的信心。在競賽中學生相互之間能夠主動配合,在交流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同學之間的溝通要比老師的“說教”效果更好。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要能夠做好比賽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即可。
在教學中可以盡量多安排競賽,如:運球比賽、傳接球比賽、投籃比賽、全場比賽。學生更喜歡競技中的學習,既然籃球課可以提供這么多的競技活動,老師就應該滿足學生這種競爭心理,要知道籃球的樂趣在競爭比賽中才體現(xiàn)出來。只要老師組織有力,方法得當,公平公正,學生就可以在競賽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合作學習當然就蘊含其中了。
四、合作評價,要求注重過程,客觀全面
評價是籃球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全面的評價對學生有著激勵作用。評價的內(nèi)容包括小組成員學習的過程和結(jié)果兩個方面。過程評價,主要看小組成員之間平時的配合,團隊精神的彰顯;結(jié)果評價主要看合作小組是否達成了學習目標。把個人的競爭變成小組競爭,個人的得分變成小組得分的形式,把小組的最終得分當做評價的依據(jù)。所以合作學習的評價最終變成“小組內(nèi)部合作,小組之間競爭”的格局。這樣,籃球小組的評價更科學。
籃球課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評價時要兼顧。評價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學生自評(20%)、組內(nèi)學生互評(20%)、小組間互評(20%)、師評(40%),根據(jù)相應的比例賦分。籃球課的評價中,學生自評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進步,與自己的過去相比有進步就可以算是達標;組內(nèi)互評主要以“團結(jié)協(xié)作”為標準;小組間的互評也要以“團隊精神”和“技能表現(xiàn)”為標準;師評,則要理論結(jié)合實際,過程兼顧結(jié)果,對學生做出全面的鑒定評價。
籃球教學是高中體育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通過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籃球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組織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由于在籃球教學中,學生的角色是動態(tài)變化的,學生時為組織者、時為指導者、時為練習者、時為幫助者,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合作的機會非常多,只有我們注意引導,讓他們認識到合作的重要作用,才能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果。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的意識,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劍;高東梅;楊志龍;;合作性學習在大學體育籃球課程中的應用[J];農(nóng)家科技(下旬刊);2011(03)
[2] 林偉龍;;合作學習方式在籃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3]高冬;;如何提高籃球運動隊的團隊凝聚力[J]洽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