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讓學生寫出才情并茂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長時間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經(jīng)過近幾年在作文教學方面的實踐總結(jié),我覺得學生能否由怕作文到愛作文,這與作文入門的指導有很大的的關系。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讀寫結(jié)合;觀察生活;語言的鼓勵性
要讓學生寫出才情并茂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長時間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在批閱作文時,我不難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遣詞用句能力功底薄弱。寫出來的作文,要么語句不夠通順,情感枯燥乏味,要么構思呆板,謀篇布局不夠周到。經(jīng)過近幾年在作文教學方面的實踐總結(jié),我覺得學生能否由怕作文到愛作文,這與作文入門的指導有很大的的關系。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小學生對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興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級的學生,此時還未接觸作文,真希望自己快點知道,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難是易?是有趣還是乏味等等一系列問題存在他們的思維空間時,我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覺得特別要引導好第一節(jié)作文課。這就是激發(fā)好學生的作文興趣。
第一次給學生上入門作文時,我沒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讓學生作文,而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談話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義。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也許同學們很想知道怎樣寫作文,其實作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比如你們的媽媽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嗎?有多漂亮?你想告訴你的同學、老師嗎?怎樣說才能把漂亮的媽媽讓別人知道呢?聽了這些問話,學生們的興趣來了,并且各抒己見,同桌之間議論紛紛。看到這一情景我接著說,你講的如果能寫出來讓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學生們聽了,覺得更新奇,并感覺到作文原來既有趣又簡單。接著,我還告訴他們,不光寫媽媽,還可以寫爸爸、爺爺、奶奶……甚至你覺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義的東西都可以寫成作文,告訴別人。這時,作文的概念就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
二、注重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
萬事開頭雖然難,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節(jié)作文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我覺得教師還得注重培養(yǎng)他們讀寫結(jié)合的習慣,所謂讀寫結(jié)合,就是讀不離寫,寫不離讀,這就關系到學生作文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外,還要引導學生怎樣把一些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剛開始作文,不要求學生篇幅的長短,只要求語句通順、連貫,把所有學的字、詞、句恰當?shù)乩蒙先ゾ托辛?,這樣就會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原來學習課文也可以幫助寫作文。因此,更覺得作文簡單、有趣。這樣學習課文也會更認真、更投入。
另外,讀寫結(jié)合還涉及到課外活動的開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寬、深化和發(fā)展。在課外活動中,主要從課外閱讀與組織實踐活動兩方面來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多方面的素質(zhì)。比如建立“班級圖書角”,保證時間的前提下,首先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提供學生課外閱讀,教育學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等好文章。由此養(yǎng)成勤于讀書、思考、動筆的良好習慣。如此一來,既提煉了閱讀方法,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地銜接起來。
三、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小學生的作文不能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也應該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生活首先要有順序、有條理。寫靜態(tài)事物時要寫出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用途等內(nèi)容。并要求學生按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去觀察,然后有條理地寫下來。寫動態(tài)事物應包括寫動物、活動變化的事物等。如在一次寫一動物的作文過程中,事前我講明了“游動”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按這方法去觀察自己家養(yǎng)的一種動物,并讓學生有條理地寫出來。這樣,有的學生寫“我家的一頭黃牛”,能把黃牛寫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親眼看見他家養(yǎng)的牛一樣。寫敘事時,我要求學生按時間推移或地點變換的順序來觀察,要觀察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重點是觀察事情的經(jīng)過和主要辦事人物的行動。作文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出來,把主要辦事人辦事的過程寫具體即可。寫人時要求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寫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四、批語要有鼓勵性
作文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新鮮事物,維持他們的作文興趣與激發(fā)他們的作文興趣同等重要。而給學生成就感,寫些具有鼓勵作用的批語則是維持作文興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帶有很大的創(chuàng)造性,因而學生的勞動也十分艱辛。所以不少學生把作文視為難事,怕寫作,不想寫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費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了文章,卻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反而得到老師的否定與批評,那種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時我認為應批些鼓勵性的話,使學生看了批語,心情激奮,愛寫作,想寫作,下次寫作文時,決心寫得更好;如果批語不好,學生則會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適得其反,討厭寫作,怕寫作。那么,作文教學定會失敗或收效甚微。
實踐使我認識到,小學生作文入門的教學對學生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作文的愛好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入門教學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楊樹芳主編 語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 秦訓剛、宴渝生主編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張貴新、侯國范主編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