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9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179-01
【摘要】奧氮平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癥藥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本文研究以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陽性癥狀評定量表(SAPS)、陰性癥狀評定量表(SANS)與副反應量表(TESS)作為指標,綜合評定奧氮平對我院3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臨床患者有良好的療效,且安全性較高。
【關(guān)鍵詞】奧氮平 精神分裂癥 臨床 應用
奧氮平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癥藥物,臨床應用廣泛。奧氮平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對于由精神分裂癥引起的抑郁、躁狂等情感性障礙有緩解作用,并且對帶有精神病狀的心境障礙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本文回顧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使用奧氮平治療3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jié)其臨床療效與安全性,以期能為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提供參考與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病程0.4-14.8年,平均6.8年,年齡19-63歲,平均35歲。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 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2],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總分≥35分,并排除嚴重軀體疾病、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fā)育遲滯和酒精或藥物所致的精神障礙。
1.3給藥方法 本研究根據(jù)奧氮平給藥的個體差異性,采取可變劑量法給藥,即根據(jù)療效與不良反應進行劑量調(diào)整。一般地,起始劑量為5-10 mg,治療劑量范圍為5-20 mg/日,連續(xù)給藥2個月。
1.4評價指標 于給藥與服藥后2個月,分別測定患者的BPRS、SAPS、SANS和TESS等。臨床整體有效性以BPRS減分率評定,分4級,減分率>75%為痊愈,50%-75%為顯著進步,25%-50%為進步,<25%為無效,以痊愈與顯著進步之和為顯效率。以BPRS、SAPS、SANS為有效性評價指標,TESS為副作用和安全性評價指標。
1.5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
2.1 有效性評價 服藥2個月后,所有患者中,痊愈12例,顯著進步19例,總體顯效率為81.6%。與服藥前相比較,服藥2個月后,患者的BPRS、SAPS、SANS均出現(xiàn)顯著性降低(P<0.05)。結(jié)果說明,奧氮平效果良好,能顯著緩解精神分裂癥癥狀。
2.2安全性評價 椎體外系不良事件5例,包括震顫1例,靜坐不能1例,嗜睡2例,失眠1例;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3例,其中口干1例,鼻塞1例,惡心嘔吐1例;心血管系統(tǒng)1例,為竇性心動過速。結(jié)果說明,奧氮平的不良反應較輕。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最常見的一組疾病,目前的藥物治療方法很多,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在臨床上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奧氮平是一種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為DA2及5-HT2A受體阻斷劑,能夠全面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以及情感障礙和認知障礙,而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錐體外系副反應發(fā)生率低,在療效與副反應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抗精神病藥物。副反應發(fā)生率低與其對α2腎上腺素受體和膽堿能受體親和力弱有關(guān),故唾液增多、便秘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各種癥狀及癥狀群均有良好療效,治療2個月后的總體顯效率為較高,其BPRS、SAPS、SANS均有顯著性改善,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陽性、陰性癥狀及一般精神病理癥狀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奧氮平治療過程中,錐體外系不良反應較少,并且治療前已發(fā)生的錐體外系不良反應能夠得以改善。奧氮平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可能與以下方面有關(guān):長期服用奧氮平的獨特受體藥理作用、降低中腦-邊緣系統(tǒng)自發(fā)激活細胞的數(shù)量,而對黑質(zhì)紋狀體系統(tǒng)細胞沒有影響以及奧氮平治療具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3,4]。
綜上所述,奧氮平作為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能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陽性、陰性及一般精神病性癥狀,較少或不引起傳統(tǒng)抗精神病藥所致的椎體外系副反應和氯氮平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等嚴重副反應。具有療效肯定、起效快、副反應少、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及依從性好等特點。
參考文獻
[1]陸國才, 袁伯俊. 新一代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奧氮平[J]. 中國新藥雜志, 1999, 8 (3): 161.
[2]張樹龍. 奧氮平[1] 司天梅,于欣,石川,等. 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開放性臨床研究[J]. 精神醫(yī)學雜志,2008,21(1):3-5.
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 當代醫(yī)學,2010,16(12):141-142.
[3]Fumagalli F, Molteni R, Roceri M, et al. Effect of antipsychotic drugs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expression under reduced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ctivity [J]. J Neurosci Res, 2003, 72(5): 622-628.
[4]Stockton ME, Rasmussen K.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olanzapine, a novel atypical antipsychotic, on A9 and A10 dopamine neurons [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996, 14(2):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