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121-02
【摘要】目的 探討理性情緒療法對稽留流產(chǎn)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方法 將120例稽留流產(chǎn)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應用理性情緒療法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同時應用90項癥狀清單(SCL-90)量表對所有患者進行干預前后的得分測評。結果 心理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干預后,兩組之間的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 應用理性情緒療法進行健康教育可顯著減輕稽留流產(chǎn)患者失望、失落、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關鍵詞】理性情緒療法;稽留流產(chǎn);負性情緒
稽留流產(chǎn)是指胚胎和胎兒已死亡并滯留在宮內未自然排出者[1]。近年來,稽留流產(chǎn)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率達到0.2%[2]?;袅鳟a(chǎn)的發(fā)病因素涉及內分泌、染色體、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統(tǒng)失衡、細胞凋亡、氧化應激、子宮-胎盤循環(huán)、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3]。焦慮和抑郁是伴隨患者的常見心理癥狀,流產(chǎn)后的前6個月,焦慮障礙的發(fā)生率高達66%[4]。給予此類患者更多心理支持,幫助她們度過這段特殊時期具有重要意義。
理性情緒療法(RET)[5]也稱ABC理論,屬認知治療,是臨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通過改變個體的認知過程而影響其情緒和行為。在其理論模式中,A指誘發(fā)性事件;B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后相應而生的觀念;C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本研究采用理性情緒療法,引導稽留流產(chǎn)患者認識情緒障礙產(chǎn)生過程,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F(xiàn)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診斷明確稽留流產(chǎn)患者120例,停經(jīng)8周至5月,初次稽留流產(chǎn)102例,二次稽留流產(chǎn)18例。所有患者均B超證實為胚胎停止發(fā)育伴或不伴腹痛及少許陰道流血等流產(chǎn)癥狀,婦科檢查示子宮小于或相符于停經(jīng)月份。入院后均予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胸透、心電圖等未見異常。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60例,平均年齡24.56±2.58歲;文化程度大學??萍耙陨?8例,高中56例,初中6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職業(yè)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及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費秀珍[6]認為發(fā)放書面資料也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故發(fā)放稽留流產(chǎn)宣傳手冊以提高教育效果。
1.2.2 實驗組 自患者入院起,由受過專業(yè)心理學培訓的護士對其應用RET理論進行心理干預,1次/2~3d,30~40min/次。步驟如下:①心理診斷階段 患者入院后,通過交談的方式找出其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xiàn),即C,如失落、焦慮、抑郁、失眠等。以及這些反應的誘發(fā)事件,即A:稽留流產(chǎn)。并初步分析聯(lián)系A與C的不合理信念,即B,如“都怪自己大意造成的”、“一定會影響下次受孕”等。②領悟階段 幫助患者從理性的角度審視其不合理信念,并探討不合理信念與失落、失望、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關系。③修通階段 提供稽留流產(chǎn)疾病相關知識和身邊稽留流產(chǎn)后又成功受孕的案例,引導患者改變思考問題角度,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例如:采取提問的方式對患者不合理的信念提出質疑,舉若干成功的例子等。同時采取減輕患者情緒的技巧,如聽音樂以消除外界因素對患者心理造成的“緊張狀態(tài)”,提高“應激能力”[7]。通過以上方式消除患者不合理觀念,緩解負性情緒,產(chǎn)生合理健康的行為方式,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④再教育階段 鞏固前幾個階段的治療,幫助患者進一步擺脫不合理信念及思維方式,使其學會并逐步養(yǎng)成與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的方法。
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為期4周的電話跟蹤隨訪,每2周一次,10~20min/每次。隨訪時,實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根據(jù)評估結果給予上述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3 效果評價
1.3.1 評價工具 采用自填SCL-90量表[8],調查兩組稽留流產(chǎn)患者干預治療前后的心理健康狀況。
1.3.2 評價方法 患者入院讓其自填SCL-90量表并進行測評。然后對兩組患者分別通過常規(guī)心理護理、RET兩種方法干預。患者出院后第4周門診復查時,再次讓其自填SCL-90量表,并進行測評。
本研究共發(fā)放試卷120份,回收有效試卷106份,有效回收率為83.3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包進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組間比較的t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見表1。兩組患者入院后的評分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4周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明顯改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3.1稽留流產(chǎn)患者的心理特點
稽留流產(chǎn)給患者帶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因缺乏稽留流產(chǎn)的相關知識,這些渴望孕育健康寶寶的患者往往表現(xiàn)出失望、緊張、悲傷、內疚、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3.2RET對稽留流產(chǎn)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
患者一旦查出稽留流產(chǎn),通常與之前的欣喜形成巨大反差,往往出現(xiàn)焦慮、失望、悲傷、自責等負性情緒,并伴發(fā)情緒不穩(wěn)定。因此對她們給予心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RET理論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后,實驗組在入院時測評的SCL-90各陽性因子分在出院4周后測評時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因此,護士需要對這些患者給予更多的情感與信念支持,通過理性情緒療法,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幫助其找出非理性的觀念,并和患者一起對這些觀念進行理性分析與辯論,引導患者消除其不合理的信念,減輕患者自責、悲觀,幫助她們度過這段情緒不良反應期,提高稽留流產(chǎn)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為再次妊娠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樂杰. 婦產(chǎn)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84.
[2]黃笑美,劉歆韶,莊函,寧艷. 稽留流產(chǎn)患者健康知識需求情況調查分析與護理[J]. 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1, (07) :161-162.
[3]康美花,田春芳. 稽留流產(chǎn)發(fā)病因素的研究進展與分析[J]. 醫(yī)學綜述, 2011,17(21):3300
[4]葛素芳. 妊娠死胎孕婦32例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 2006, 12(4):694.
[5]E llis A. Grow th through reason[ M ] . H ollyw ood: Wilshir e Books,1974: 15-45.
[6]費秀珍,王立新. 不同孕期孕婦知識需求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9):858-860.
[7]常軍海. 音樂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1996, 31(4):199.
[8]郭念鋒. 心理咨詢師(二級)[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