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093-02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肺炎的積極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兒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64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進行更為細致、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護理。兩組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比較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及胸片改善情況。結(jié)果 對照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為(3.55±0.4)d,實驗組為(2.42±0.3)d;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94%,實驗組為81.2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更短,總有效率更高(P<0.05)。結(jié)論 綜合護理可有效縮短患兒治療時間,提高臨床療效。應推廣于臨床.
【關(guān)鍵詞】綜合護理;新生兒肺炎;臨床效果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1]。它具有并發(fā)癥多、病情變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新生兒肺炎的體征及臨床癥狀不具典型性,因此,細致、全面的護理對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兒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收效較好。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兒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患兒均根據(jù)實驗室菌株的檢查結(jié)果及臨床表現(xiàn)確診。按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64例。對照組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齡0-23d,平均(12.5±3.2)d;其中,15例早產(chǎn)兒,49例足月兒;平均體重(2.5±1.2)kg。觀察組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齡0-22d,平均(12.6±3.1)d;其中,14例早產(chǎn)兒,50例足月兒;平均體重(2.5±1.3)kg。兩組患兒性別、體重、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備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即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及生活護理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進行更為細致、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護理。具體包括如下幾點。(1)心理呵護。在新生兒不??摁[,煩躁不安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輕輕撫摸患兒,安慰患兒,以安撫患兒情緒,增強患兒安全感。(2)加強保溫。體溫不升患兒,我們應將熱水袋(內(nèi)盛40℃溫水,外加棉布套)置于患兒的肢端,每(1-2)h換一次(注意防燙傷),或者根據(jù)患兒日齡及體重合理調(diào)節(jié)暖箱溫度。使患兒體溫維持著36.4-37.5℃[2]。(3)呼吸道護理。注意觀察患兒呼吸道情況,動作輕柔,勤吸痰;堅持霧化吸入,每次(15-20)min,每天4-5次,霧化吸入時可遵醫(yī)囑給予患兒抗炎藥物或者抗生素;以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4)合理喂養(yǎng)?;純耗苓M食時,應適當補充電解質(zhì)、維生素及水,少食多餐,給予患兒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合理母乳喂養(yǎng)。(5)對癥護理。發(fā)熱患兒,可采用物理降溫,即酒精擦拭四肢,20-30℃毛巾敷患兒額頭等。此外,應注意防止體溫驟降[3]。若患兒體溫居高不下或者持續(xù)升高,護士應遵醫(yī)囑給予藥物降溫。
1.3療效評價[4]
觀察并記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14d后觀察患兒胸片情況。痊愈:炎癥完全吸收,肺部陰影消失。顯效:炎癥吸收明顯,陰影范圍顯著縮小。好轉(zhuǎn):炎癥少量吸收,陰影略縮小。無效:炎癥及陰影均無變化或者惡化??傆行?顯效+痊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系統(tǒng),采用x2檢驗,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兒恢復正常體溫時間更短,復發(fā)率更低(P<0.05)。見表1。
3結(jié)論
新生兒肺炎是較為常見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該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高熱、缺氧、發(fā)紺、鼻翼煽動、呼吸啰音,泡沫痰及呼吸困難等。病情嚴重的患兒可出現(xiàn)昏迷、嗜睡及心功能不全等嚴重伴隨癥狀。此外,由于新生兒特殊的免疫、解剖及生理狀態(tài),致使新生兒肺炎具有并發(fā)癥多(可并發(fā)心衰、窒息及多臟衰等)、病情變化快等特點。該病是新生兒的重要死因。它占新生兒疾病死亡病例的12.6% [5]。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此外,新生兒年齡小,無意識,無自理能力,常規(guī)護理不能滿足新生兒病情需求。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護理可及時了解患兒病情,為患兒提供系統(tǒng)化護理,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本研究中,實驗組患兒采用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護理,即心理呵護,加強保溫,細致的呼吸道護理,合理喂養(yǎng)及對癥護理等,取得較好效果。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更短,復發(fā)率更低,總有效率更高(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及時了解患兒病情變化,為患兒提供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繼而有效縮短患兒治療時間,提高臨床療效。應推廣于臨床。
參考文獻
[1]解靜.65例新生兒肺炎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77):305-306.
[2]王鐵勇. 70 例新生兒肺炎臨床護理體會[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3,9(3):62-63.
[3]吳壽英. 60例新生兒肺炎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3,34(9):1779-1780.
[4]周旭.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2,33(5):911-912.
[5]楊月,鄒賢鳳.人性化護理在門診兒科的嘗試與實踐[J].中外醫(yī)療,2011,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