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依據(jù)獨立學院的特點,結合當前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并以自己所在學校為考察對象,對獨立學院系部目標管理的必要性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 獨立學院 系部目標管理 主要背景 目的意義
未來一段時期,獨立學院如何在更加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積聚實力,謀求更大發(fā)展,關鍵在于如何探索現(xiàn)代化的院校管理,更有效地發(fā)揮廣大教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工作潛能。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把特色辦學貫徹學院發(fā)展始終。按“適應社會需要,適應學生特點”的規(guī)律,培養(yǎng)“適應能力強、創(chuàng)新精神強、創(chuàng)業(yè)技能強”的特色應用人才。目前,學院已經(jīng)建立了內部管理體系及系(部)發(fā)展的機制,為學院的發(fā)展步下了良好的基礎。面向未來,如何在更加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謀求更大的發(fā)展,選擇系(部)目標管理的內部管理模式進行試驗,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一、選擇系部目標管理的主要背景
第一,依據(jù)教育部26號令,國家已經(jīng)對獨立學院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教育制度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按照民辦的性質,合作辦學的模式,力爭在“十二五”期間著力把工程技術學院打造成省內同類層次排名前五及國內知名的高水平大學,推行系部目標管理是一項有力的保障制度。
第二,高質量大學主要反映在本科教育教學的效果上,最終落實在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上。三本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標準一直是獨立學院探討的問題。當前,我國正面臨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一方面國家急需要大批量的專門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又面臨找工作難的尷尬局面。因此,對于三本院校而言,服務面向的定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定位,為學院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挑戰(zhàn),也為系部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與目標進行了很好的定位。
第三,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生資格的本科院校2409所,其中,三本院校309所,占全國普通本科院校的13%。湖北地區(qū)本科高校66所,三本院校28所,占全省普通本科院校的42%。三本院校的產(chǎn)生,是改革開放和教育大發(fā)展的產(chǎn)物,進入這一層次的院校有的具有較長的辦學歷史,有的具有較好的辦學基礎,相對而言,工程技術學院在辦學歷史、辦學基礎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s小與這些學校的差距,必須有超常規(guī)的舉措,才能迎頭趕上和超越。
二、試行系部目標管理的目的意義
1.系部目標管理的實質是科學量化管理
目標管理,就是通過選擇一定的量化指標值作為追求的對象,協(xié)調組織成員共同努力,達到期望的理想目標。它是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根據(jù)面臨的內外部形勢需要,制定出在一定時期內組織活動所要達到的總目標,然后由組織內各部門和員工確定各自的分目標,并在獲得適當資源配置和授權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為各自的分目標而奮斗,從而使組織的總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管理模式。目標管理是八十年代以來中國企業(yè)廣泛采用的一種管理方式,盡管人們對目標管理的理解和具體實施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圍繞以實現(xiàn)目標為中心運作的。大學組織目標實現(xiàn)的主體是靠院系來完成的,系部是大學教學科研活動的實施系統(tǒng),因此,目標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從系部著手,按照“借鑒企業(yè)管理模式,確立兩級工作目標,科學量化規(guī)范運作,形成責權對應機制”的指導思想,提出“分解年度目標,制定實施細則,適度分配掛鉤,注重實施效果”的工作方案,實施科學的定量和精細化運作,從而建立嚴密的大學系部目標管理體系。
2.系部目標管理的效能在于建立有效機制
目標管理效能主要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而效率、效果、效益是效能的主要內容,是衡量效能的依據(jù)。效能反映了組織和成員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工作效率和質量,反映了目標管理活動的效果。實踐表明,目標管理的效能在于建立兩個方面的機制,即:利益激勵機制和組織運作機制。
利益激勵機制是形成系部目標管理活力的根本動力,只有業(yè)績與利益有效地掛鉤,目標管理的積極性才能夠發(fā)揮出來。系部目標管理與系部組織及教職工的利益適當掛鉤是毫無疑問的,如果目標管理不與利益掛鉤,那么只能是一個“花架子”。系部目標管理與利益掛鉤是一個敏感而復雜的問題,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則適得其反。長期以來,大學內部的管理之所以缺乏活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工作職責的履行與工作業(yè)績的考核掛鉤不到位,或力度不夠,或有失公平。作為系部組織來講,要根據(jù)目標任務完成的投入產(chǎn)出的程度適當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同時,業(yè)績的考核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的力度應該逐步加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保證目標管理活動取得滿意的效果。
組織運作機制則是有效實施大學院系目標管理的保證。利益激勵機制是目標管理的發(fā)動機,組織運作機制則是目標管理的運行保障系統(tǒng)。組織運作機制主要反映系部目標管理實施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它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組織的權力保障。一般來講,實施目標管理是大學組織的“一把手”工程,特別是大學的行政一把手應該是目標管理的總設計師,是最終確定目標任務的決策者,是組織實施的指揮者。當然,目標管理的設計、目標任務的確定、指揮組織實施等不完全是個人行為,而是一種發(fā)揮組織成員聰明才智的共同行為。第二,組織運作系統(tǒng)。目標管理涉及大學內部管理的許多方面,如何有效地協(xié)調和整合學校內部各部門職能的發(fā)揮,大學校長通過一個專門的協(xié)調部門協(xié)助自己實現(xiàn)管理目標。這個協(xié)調部門有的掛靠在學校改革與發(fā)展處,有的是獨立于日常行政職能部門之外的專門組織,由校長授權,賦予一定的協(xié)調管理權限,既通過機關行政職能部門實施有效管理,又避免機關職能部門既當裁判規(guī)則的制定者,又當裁決者,目標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般由這一組織協(xié)調解決。
3.系部目標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制度的創(chuàng)新
系部目標管理是一種科學管理思想和技術的應用,既有管理專業(yè)的層面,又有管理技術的層面。只有通過工作制度的建設,規(guī)范管理活動,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結合本校的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系部目標管理才會有生命力。因此,系部目標管理至少要建立任務書制度、通報制度、公示制度和評估制度。
任務書制度。任務書是目標管理的行政執(zhí)行文件,是目標管理運行的“游戲”規(guī)則,任務書反映了管理者的思想意圖,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評價標準、考評的時間范圍及界限等。
通報制度。目標管理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只管一頭一尾,年初下發(fā)任務書,年終考核驗收,而是要注重過程管理。要時時監(jiān)控目標管理運行的狀況,跟蹤目標任務完成的狀況。如果等問題成了堆、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完不成任務的既成事實才去過問,將成為目標管理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嘗試建立的通報制度是一個有效的辦法。一般來講,年度目標管理運行過程中,至少要通報兩三次,甚至更多。這種通報不是簡單的形式,而是管理者經(jīng)過充分了解目標管理運行情況后,進行研究分析后的通報,是有所目的、導向性的通報。及時地通報能夠起到提醒、警示作用,使組織及其成員引起警覺,迅速地做出反應,加大工作力度。
公示制度。任何一項與利益相關的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公平公正,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準則。而公平公正的前提是透明,管理工作不透明,就沒有任何公平公正可言。之所以我們有些管理工作失敗,或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與利益相關的好事做不好甚至做成壞事,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工作的透明度。管理者有時在權力欲與私欲中走不出來,習慣暗箱操作,造成矛盾重重,甚至難以收場。所以,擯棄暗箱操作,建立考評過程全程公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在年度考評結果正式出來之前,所有的考評信息都必須向全體成員進行公示,同時,對公示中反映的問題要慎重處理,常規(guī)情況下處理問題的標準是目標管理任務書,如發(fā)現(xiàn)重大的或不可預測的或任務書沒有交代清楚的問題,則可交由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討論,集體裁決。
評估制度。一般來講,目標管理年度考評結果的應用主要在與年度獎懲分配掛鉤,與干部的績效考核及職工的技術職務晉升上,這些都是基本的應用。而作為一個組織的發(fā)展來講,應充分地對考評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目標管理中的系(部)發(fā)展乃至整個學校的發(fā)展進行年度的對比研究,找出發(fā)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將改進的部分體現(xiàn)在下一個年度的目標管理的指標體系和年度任務書中。由此,大學內部的評估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這里,除了對目標任務完成狀況進行年度評估和比較研究外,還要對目標管理的整體方案及運作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因此,建立年度的評估報告制度是很重要的。
4.系部目標管理考驗管理者依法行政能力
行政決策能力:作為一個大學校長,選擇什么樣的內部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實踐表明,不是所有的大學都適應采用目標管理模式,不是所有的大學工作都可以采用目標管理,不是所有的大學都能夠實施好目標管理,推行大學系部目標管理要根據(jù)各校的具體情況而定。
行政創(chuàng)新能力:目標管理模式是對目前大學內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的挑戰(zhàn)。長期以來,大學內部“大鍋飯”嚴重,習慣了做好做壞一個樣,習慣了相安無事。大學內部的組織與組織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沒有系統(tǒng)的價值評價標準,沒有科學的量化考評機制,缺乏公平競爭和活力。行政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要求行政首長在大學內部管理中既要敢于創(chuàng)新,又要善于創(chuàng)新,還要針對組織內部管理的主要弊端采取措施,客觀地分析研究,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創(chuàng)新組織內部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創(chuàng)新中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調整和不斷完善,切忌急于求成。
行政組織能力:目標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性很強的工作,針對系統(tǒng)目標的確立、指標的分解、制定規(guī)則、組織運作、年度考評、結果掛鉤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馬虎,沒有堅強的行政組織能力,目標管理很難取得成效。因此,要從三個方面樹立行政的觀念,即依法行政、精心行政、服務行政。在沒有實踐依法行政的時候,是享受不到依法行政的順暢與成功的。如果不把行政組織管理作為服務性行政來管理,就難以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實現(xiàn)組織的工作目標。所以,行政組織能力并不是絕對的權力應用能力,而是一種根據(jù)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與智慧、服務態(tài)度與獻身事業(yè)的精神科學地組織管理。
綜上所述,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作為一所獨立學院,在借鑒本部已有的院(系)目標管理模式時,一定要做到結合自身情況,做好方案設計、考核指標設置及實施細則的制定。
參考文獻:
[1]吳慶松.目標管理與高校專業(yè)、課程建設管理模式探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5(10):113-114.
[2]萬順福.目標管理評析[J].全國商情,2007(5):37-38.
[3]徐振魯.略論高等學校目標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J].河南社會科學,2007(1):149-151.
[4]周俊.略論學校目標管理的正負效應及其優(yōu)化措施[J].教學與管理,2000(11):9-11.
[5]蔡建國,等.高校院(系)目標管理要素與路徑探討[J].大學教育科學,2006(4):41-43.
[6]任義.高校推行目標管理應注意的問題[J].煤炭高等教育,2007(3):83-84.
[7]長江大學2008年度院(系)目標管理任務書.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JY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