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梅州市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提高血液利用率,減少血液資源浪費。 方法 對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進行分析。 結果 血液報廢原因分為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和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報廢兩類。ALT不合格、HBsAg陽性為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的主要因素,分別占報廢原因的2.09%、1.03%;脂肪血報廢是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報廢的主要因素,占報廢原因的1.62%。 結論 應不斷加大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強獻血前初檢流程管理,注意成分血制備細節(jié)以提高血液利用效率。
[關鍵詞]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
[中圖分類號] R197.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1-0001-02
血液是搶救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特殊資源,向醫(yī)院提供安全優(yōu)質的血液,確保輸血安全是采供血機構的宗旨,采集足夠的血液、滿足臨床需求也是采供血機構的職責。因此,了解分析造成無償獻血采集的血液報廢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針對報廢原因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對于減少血液浪費、提高用血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對廣東省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的血液在采集、檢測、分離制備過程中造成不合格報廢的原因進行統(tǒng)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廣東省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量、報廢數量和報廢原因。
1.2 試劑與儀器
HBsAg試劑(英科新創(chuàng)和北京萬泰),抗-HCV試劑(北京吉比愛和北京萬泰),抗-HIV試劑(北京萬泰和美國伯樂),梅毒試劑(北京吉比愛和上海榮盛),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試劑(北京倍肯和上海復星長征);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儀(瑞士HAMILTON)。所有試劑均經批批檢,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1.3 方法
獻血者按規(guī)定提供體檢或進行體檢報告,初檢血液合格后獻血。復檢實驗室檢查項目包括對ALT、HBsAg、抗-HCV、梅毒和抗-HIV。ALT采用微板速率法和連續(xù)監(jiān)測法,ALT≥25 U或ALT≥40 μmo1/L為不合格。檢測HBsAg、抗-HCV和抗-HIV采用ELISA法,檢測梅毒采用ELISA和TRUST法。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SOP進行,嚴格進行室內質控,參加省部室間質評合格。統(tǒng)計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包括過期、脂肪血、溶血、破袋等原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7.0軟件中χ2檢驗分析數據,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情況
廣東省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總報廢率為4.90%,各年度血液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94, P < 0.05),報廢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表1)。
2.2 不同季節(jié)血液報廢情況
不同季節(jié)血液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5.88,P < 0.05),以4季度較高(表2)。
2.3 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
ALT不合格、HBsAg陽性為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的主要因素。各年度ALT不合格、HBsAg和抗-HIV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抗-HCV、梅毒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3)。3年來HIV初篩陽性所報廢的血液共30 U,經HIV確證認實驗室確證9 U陽性。
表3 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n(%)]
2.4 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報廢情況
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報廢情況主要是過期、脂肪血、溶血、破袋。各年度脂肪血、溶血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過期、破袋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4)。
3 討論
隨著無償獻血的廣泛宣傳,近年來采血量逐年增加,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量89 404 U,總報廢率4.90%。報廢率在4季度比較高,與金華市報道的相似[1]。
在報廢原因中,ALT增高占2.09%,居首位。ALT是非特異性指標,它的增高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2],多為獻血員由于睡眠不佳、體重指數、飲酒、運動、疲勞、服用藥物等因素所致[3]。因此體檢醫(yī)生應重視對獻血者的詢問和視診,加強獻血前注意事項的宣傳,盡量在血液采集前做ALT快速篩查[4]。
HBsAg陽性引起報廢率也占1.03%,抗-HCV、梅毒、抗-HIV陽性率在相對較低水平,與雅安市報道相接近[5]。獻血前體檢程序決定了無償血液報廢率高低的根本原因[6]。盡量采用試紙快速篩查,如HBsAg金標試紙條篩檢無償獻血者,以減少常規(guī)感染類因素對血液質量的影響[7]。
非實驗室檢查項目報廢因素主要是過期、脂肪血、溶血、破袋等因素,與天水市報道相一致[8]。脂肪血報廢居報廢第2位,報廢率達1.62%。油膩飲食或高脂肪血癥等會導致脂肪血的產生,主要是獻血者不了解獻血前應注意的事項,絕大部分為獻血前1 d或當天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造成,如肥肉、牛奶、雞蛋、豆類制品等,可通過以下預防措施:①加強獻血宣傳:注意獻血知識和血液生理知識的宣傳,在采血的前1 d或當天嚴禁暴飲暴食及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宜清淡飲食;對30歲以上特別是腹部肥胖男性獻血者要加以重視,嚴格掌握標準[9]。②按照國家規(guī)定確定脂肪血報廢標準,減少人為隨意判定。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血液外觀無重度乳糜,乳糜程度以乳糜指數>5為重度,判為不合格。輕度及中度乳糜血臨床輸注不出現輸血反應則不應判為不合格報廢,在保證血液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血液浪費[10]。
血液過期、溶血、破袋等造成的報廢也有一定的比例。成分血制備時若血袋擺放位置不合適、離心轉速不恰當,容易造成破袋發(fā)生。血袋存放過程中因長期冷凍也易引起破袋。儲血點可能因存放不當、管理不當也可造成血液報廢。所以要加強工作人員對熱合、采血時間、采血方法以及離心時血袋放置方法的專業(yè)培訓,提高專業(yè)水平,嚴格操作規(guī)程非常必要。
血液是人體生命的寶貴資源,充分利用好無償獻血者所捐獻的血液,在血液的采集、檢測、分離制備過程中把好各道關卡,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費是血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為降低血液報廢率,采供血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規(guī)范采供血行為,大力加強對獻血者獻血前的宣傳及咨詢指導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血液報廢,讓無償獻血的血液得到很好地利用[11]。
[參考文獻]
[1] 陳素貞. 1999~2001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04,17(2):116.
[2] 陳文彪. 無償獻血者ALT偏高原因淺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01, 3(4):40.
[3] 朱忠勇. 酶及激素的測定—谷丙轉氨酶檢測//實用醫(yī)學檢驗[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2:348-352.
[4] 許雪梅. 獻血者情況與血液檢驗不合格原因分析[J].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9):234.
[5] 陳筱云,付玉松,秦偉. 無償獻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HIV檢測結果分析[J]. 四川生殖衛(wèi)生學院學報,2009,7(6):61-62.
[6] 潘振英. 無償獻血前體檢不合格原因調查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2):154,156.
[7] 禹淑琴,田彩霞,蒙學文. 金標法快速篩查9200名無償獻血者HBsAg結果分析[J]. 寧夏醫(yī)學雜志,2007,29(3):276-277.
[8] 武銀花,馬曉東,王彥斌. 非傳染性標志物陽性引起血液報廢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甘肅醫(yī)藥,2011,30(12):747-749.
[9] 陸澤元,楊翼衡. 深圳市部分人群體重指數與血脂的關系[J]. 廣東醫(yī)學,2001,22(9):306.
[10] 胡連訓. 初探降低脂肪血報廢率的方法[J]. 中外醫(yī)療,2008,28(22):138.
[11] 張西春,曹麗,王曉華. 西安地區(qū)血液報廢的原因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05,18(3):237.
(收稿日期: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