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獨立性特點。對于初學聲樂的學生來說,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聲音概念,掌握正確的聲樂學習方法是聲樂初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生今后深入學習聲樂的基礎。本文對高校聲樂教師如何正確對待聲樂初學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討論,旨在提高 聲樂初學教育的質量,為學生深入的學習聲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校;聲樂;初學教育;聲樂教學
聲樂是藝術類學科的一種,具有明顯的獨立性和特殊性特點,對于初學者來說,聲樂學習在初學期真正的領會到聲樂的內涵和找到學習聲樂的正確方法,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就要求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的初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它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聲樂學習的觀念,學會正確的發(fā)音方法,從而為今后深入的聲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聲音概念
聲樂藝術具有明顯的抽象性,這一典型的特點使其很難有一個明確的評判標準,只能從對聲音感覺的角度出發(fā),判斷聲樂的優(yōu)劣。對于聲樂初學者來說,正確的認識歌唱聲音的概念非常重要。教師在聲樂初學教育中要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聲音概念,讓學生對聲音有個明確的概念,并在演唱中不斷的向好的聲音形象靠近。聲樂的聲音特點中以聲音通常為最基本的標志,聲音通暢是音域的擴展和聲區(qū)統(tǒng)一的基礎條件。
2、教師在聲樂初學教育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2.1 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打下堅實的基礎,逐步掌握演唱的技能。在聲音訓練上,要按照順序一步一步的進行,不能急于求成,從自然聲區(qū)開始練習,在中聲區(qū)打下扎實的基礎后在向換聲區(qū)進行過渡,過渡平穩(wěn)后在向高音區(qū)發(fā)展,最終實現聲區(qū)的統(tǒng)一。在聲音的初學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同學急于求成,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時候就向更高一級拓展,盲目的飚高音,結果高音的質量不高,甚至還會導致咽喉炎的發(fā)生,得不償失。在選擇演唱曲目的時候,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要起到關鍵的控制作用,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來合理的選擇曲目,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不能盲目攀比。只有將音域和音樂的表現力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很好的演繹曲目。聲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非常嚴謹的教學體系,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2.2 注重提高學生的嗓音機能
聲樂藝術對嗓音的機能要求較高,只有通過嗓音的機能訓練,才能對多種聲樂運用做到熟練的駕馭??茖W的發(fā)生能夠使發(fā)生器官的損傷降到最低,而且對其功能能夠做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獲得更加優(yōu)美更加結實的嗓音,因此教師在進行聲樂初學教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重視嗓音機能的練習。圓潤豐滿的嗓音是由于身體共鳴腔體產生共振所達到的效果,是胸腔、頭腔和咽腔產生的腔體共鳴而獲得的厚實低沉的共鳴音色。胸腔的共鳴使得前胸的振動感覺很明顯,頭腔共鳴是聲音在鼻腔范圍內產生的共鳴效果,聲音有穿過頭頂的感覺,咽腔共鳴音色圓潤,是喉腔和咽腔產生共振所獲得的音色效果。只有此三個共鳴區(qū)在整體上產生共鳴,才能在演唱的時候達到理想的共鳴效果。但是要得到良好的整體共鳴,就必須重視嗓音機能的練習,這對于良好的發(fā)聲效果具有關鍵的作用。
2.3 演唱做到聲情并茂
對于聲樂初學者而言,在演唱的過程中過分重視聲樂的發(fā)生方法,卻把作品本身的情感表現忽略了。教師在聲樂初學教育的時候,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不能單方面的重視發(fā)生技巧的傳授,要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內涵和情感深入領悟,建立一種自我情感抒發(fā)的意識。聲樂不僅僅是聲音的表達,更是情感的表述,每一首作品都蘊含著自身所要表達的一種情感,演唱不僅僅表現在一個旋律,更是音樂本身情感的一種表現和詮釋。因此,教師在對初學聲樂的學生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聲情并茂的表現歌曲,重視作品內涵和情感的表達,學會對歌曲創(chuàng)作意圖的理解和更高一級的發(fā)揮,也就是所謂的歌曲的二次創(chuàng)作。只有做到聲情并茂,才能真正的將歌曲作品表現出來。
3、教師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自我肯定的意識,以保持堅定的學習信心。鼓勵學生,沒有天生的藝術家,任何一個音樂家都有初學的經歷,只有經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打磨,才能不斷的反省自己,不斷的完善自我,從而逐漸走上成功的道路。足夠的信心加上不斷的努力,必然會收獲成功的果實。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對自身進行正確的評估,拋棄自卑的心理,戰(zhàn)勝自我??梢詾樽约簶淞⒁粋€目標,堅定信念,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但是樹立的目標要切合實際,不能好高騖遠,聲樂的學習是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前進。然后,聲樂初學者要增強自信,甩掉緊張情緒,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當獲得肯定和榮譽的時候,自信心自然會增加。
4、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聲樂初學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認識聲樂概念的內涵,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聲樂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發(fā)生方法和演唱技巧之外,還要重視作品本身情感的表達。在教學中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的鍛煉,讓學生拋棄自卑,建立自信,腳踏實地的在學習聲樂的道路中不斷前進、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 沈湘,李晉蚌,李量麓.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2] 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3] 林俊卿.歌唱發(fā)音不正確的原因及糾正方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4] 鄒本初.歌唱學[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