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她是偵探小說古典時期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譽為“偵探女王”,其小說的發(fā)行量與圣經(jīng)和莎士比亞戲劇集同列。本文通過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馬普爾小姐探案系列的分析,探討克里斯蒂獨特的敘事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阿加莎·克里斯蒂;馬普爾系列;敘事藝術(shù)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她被譽為三大推理文學(xué)宗師之一。
她的小說在維持了愛倫·坡及柯南·道爾傳統(tǒng)的架構(gòu)與精神的基礎(chǔ)上,以其驚險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以及生動的偵探形象,獲得了世界各國廣大讀者的喜愛。馬普爾小姐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以自己的姨婆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偵探形象,,馬普爾小姐靠她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及女性的直覺來捕獲罪犯的,相比波洛系列更具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個人的獨創(chuàng)性,本文試圖通過對馬普爾小姐探案系列故事的分析, 探討克里斯蒂獨特的敘事藝術(shù)。
一、查案方式的描述
阿加莎·克里斯蒂曾這樣回憶道:馬普爾小姐絕不是我姨婆的再現(xiàn);她要比我姨婆更大驚小怪!更有老處女的味道\"但是倆人確有相似之處,她們性格爽快\"她們總喜歡把人和事往壞里想\"而可怕的是事實證明十有八九她們是對的\",我把姨婆的這種預(yù)言能力賦予了馬普爾小姐\"馬普爾小姐對人并無惡意,只是不輕信任何人\"盡管她持人性本惡的觀點,她還是善待每一個人\"
由于女性對人生、情感、藝術(shù)等相關(guān)領(lǐng)域較為擅長,但卻不擅長于哲學(xué)、經(jīng)濟等領(lǐng)域\"因此區(qū)別于波洛通過細(xì)致地研究作案現(xiàn)場以及鎮(zhèn)密地推理來破案的方式,馬普爾小姐常常以具有女性特點的方式來進行破案的偵查\"她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且好奇心很強,和當(dāng)時許多老處女一樣,她喜歡閑扯,四處打聽一些流言蜚語;她聽力和視力都極佳,這為她搜集信息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她看不慣所謂現(xiàn)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無法接受很多“現(xiàn)代化”進程中所帶來的改變;她虔誠地相信上帝能給她指引與幫助,同時也很熱愛生活中的瑣碎與平凡\"這些特點讓她很容易被誤認(rèn)為是愛管閑事的老女人,因此她常被周圍一些人冠上老碎嘴的外號,然而讓她能夠從英國社會眾多老碎嘴中脫穎而出的,是她敏銳的洞察力,過人的分析能力和獨特的偵查方式,這三件法寶使她成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可與大偵探波洛相媲美的偵探形象\"
二、故事懸念的營造
臺灣女作家三毛曾把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比作今日世紀(jì)的迷宮,認(rèn)為她的作品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具有巨大神秘力量的世界,讓人流連忘返。在她的偵探小說中,她使懸念盡可能維系很長的時間,并用各種暗示來制造疑犯和疑點,以達到誤導(dǎo)讀者的目的。該系列的每部小說幾乎都同時涉及好幾起案件,隨著調(diào)查過程不斷推進,我們會得到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信息,比如涉案人怪異的言行舉止,讓人懷疑他們是否參與了作案,或是警方在調(diào)查取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于涉案人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歸結(jié)起來,這些嫌疑犯的存在對案情走勢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
此外,由于在偵探小說中,人們的思路很容易受到偵探的懷疑目標(biāo)和偵查方向的影響,因此馬普爾小姐的提示也就成了解謎的鑰匙之一,而我們也很自然地會順著她的思路和提示去尋找答案\"此時,馬普爾小姐的想法和做法就會成為人們追尋謎底的暗示,但她的錯誤思路也往往很容易把人們引入歧途,在《加勒比海之謎》中,馬普爾小姐在一開始看到帕爾格雷夫少校從她的右肩膀上望過去,以為他是用左眼看到了誰之后,就臉色大變了,于是她一直將調(diào)查的目光集中在戴森夫婦和希林頓夫婦身上,直到她想起卡斯帕羅小姐說過少校有只邪惡的眼睛之時,才意識到自己一直想錯了方向,因為帕爾格雷夫少校的左眼是假的,他只能用右眼看東西,所以令他臉色大變的人應(yīng)該在馬普爾小姐的左邊而不是右邊\"許多時候,對線索的暗示就是這樣似是而非,使小說中的世界看似充滿了幻覺和錯覺,就像馬普爾小姐的牧師朋友所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解不開的迷\"罪犯們不斷變化的作案手法,制造出大量有待解讀的信息,偵探和警察們必須從一堆雜亂的信息中找出對破案有用的線索,再把這些線索進行邏輯排列,使之能夠合情合理地將案情呈現(xiàn)出來,這就如同在暗示與懸念的迷宮中尋找出口一般。
三、小結(jié)
阿加莎·克里斯蒂通過對馬普爾小姐查案方式的描述以及暗示與懸念的運用,從多個方面來展現(xiàn)罪案,這樣的寫作方法,使得罪犯能夠很好地隱藏在案件的背后,同時故事的懸念也得以盡量維持最長的時間\"在真相大白之前,罪犯會試圖用各種辦法阻礙偵查工作的順利展開,小說除了正面直接表現(xiàn)他們的罪行之外,更多的時候還是把對罪案的表現(xiàn)融入到偵探的查案過程中,人們對案件的議論中,以及嫌疑犯和錯誤信息所提供的暗示中。這種對犯罪行為的多方面呈現(xiàn)方式,使龐雜的人物關(guān)系和繁復(fù)的線索得以條分縷析地安排進小說中,從而增強了故事的邏輯性和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阿加莎·克里斯蒂. 《馬普爾小姐探案》[M] 沈明波 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2].阿加莎·克里斯蒂.加勒比海之謎[M].龐紅梅,楊波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107一108.
[3]米克·巴爾.敘述學(xué):敘事理論導(dǎo)讀[M].譚君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