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廈門植物園的基本情況和現(xiàn)有水體的狀況,以及引種的水生植物資源情況,提出了水生觀賞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見解。
關鍵詞:水生植物資源;園林綠化;廈門植物園
中圖分類號 S68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123-02
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統(tǒng)稱水生植物,本文中所提及的水生植物是指生活于水中或只能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一類植物,依其生活類型可分為浮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廈門植物園注重水生植物的引種栽培,水生植物是一個特殊的植物類群,其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有著廣泛的用途。
1 廈門植物園的基本情況和現(xiàn)有水體的狀況
廈門位于福建省東南部,E117°53′~118°11′,N24°25′~24°46′。廈門植物園位于廈門島的南部,1960年開始建設,現(xiàn)總面積2.27km2,氣候為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濕潤溫暖,雨量充沛,地段性植被屬亞熱帶雨林。
廈門植物園內有兩條水系,樵溪源自五老峰東北側,流經(jīng)紫云巖、百花廳等處匯入萬石水庫,水磨坑溪源于太平山,過太平巖、中巖、景通橋、薔薇園而至萬石水庫,兩條溪流經(jīng)過的地方,筑壩儲水,形成多處水面,給水生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園內的另一處水體為東部的西山水庫,同時,建園初期還在松杉園內人工挖造一個水池。由此可見,廈門植物園的水面較為豐富。
2 廈門植物園引種的水生植物資源
2.1 引種栽培的基本情況 由于廈門植物園有較大的水體水面,加上水生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建園以來,園林工作者從未間斷過對水生植物的引種栽培。近年來,植物園的總體規(guī)劃作了調整修改,按照調整后的規(guī)劃方案,植物園將在紫云景區(qū)內建造水生植物區(qū),加大水生植物的引種的力度。2002年起,植物園的科技人員承擔了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的課題《水生觀賞植物資源篩選與園林應用研究》,加速對觀賞水生植物的引種。
2.2 水生植物的種類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廈門植物園現(xiàn)有引種的水生植物23科32屬46種(品種),詳見表1[3-4]。
3 水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水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主要表現(xiàn)在普通公園、游覽區(qū)和房地產(chǎn)花園的水景配置上,也用于濕地主題公園或專題水景公園中。
3.1 浮水植物的應用 浮水植物整個植株漂浮于水面,沒有與土壤接觸,其有生長迅速、繁殖快、移動方便等特點,在園林水景中宜作為臨時布景或點綴。在花園的水體中,用鳳眼蓮或大漂放養(yǎng)在圈起的水面上,效果明顯。在園林小品,小橋流水旁,隨意放養(yǎng)幾株浮水植物,更使小品添趣增輝。同時,大漂還可以用于家庭水族箱的放養(yǎng)。
3.2 浮葉植物的應用 浮葉植物根部扎入土壤中,僅葉片浮于水面,花開在水面上,生長快,容易形成群落景觀,用其布置湖塘池庫,使水面生氣倍增。浮葉植物有的葉片光潔明亮,花朵絢麗多姿,與岸邊的小品或植物相映成趣,可以構成優(yōu)美的園林景色,如睡蓮;有的花雖小,但花期甚長,花色耀眼,如萍蓬草,春夏秋三季常見有黃色小花伸出水面。而王蓮則以觀葉為主,其成年葉圓形,直徑可達1~2m,葉緣直立,猶如托盤,歷來為各地園林工作者所青睞。
3.3 挺水植物的應用 挺水植物的基部或下部沉入水中,上部或葉片高出水面,為了適應水生的環(huán)境,挺水植物的葉柄或葉鞘發(fā)達,能及時將葉片送出水面。挺水植物在園林中應用非常廣泛,幾乎所有的園林水景都用挺水植物配置和修飾,使景色更加飄逸灑脫,賞心悅目,生機盎然。荷花及其各品種歷來就是人們最常用的園林植物材料,千屈菜、香蒲、花葉蘆竹、紙莎草常被用于岸邊的造景,近年引種的水竹芋、梭魚草和白花梭魚草等倍受歡迎。有些挺水植物還可以作為盆栽材料,如荷花的小型品種碗蓮、風車草等。
參考文獻
[1]李振基.生態(tài)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廈門市地理學會.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地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3]顏素珠.中國水生高等植物圖說[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4]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中國水生維管束植物圖譜[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5]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藝術花卉[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6]李尚志.現(xiàn)代水生花卉[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
[7]劉玫.水生花卉與造景[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