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選擇氟苯蟲酰胺等6種藥劑防治甜菜夜蛾的藥效試驗結果表明,氟苯蟲酰胺的防治效果最好,為98.78%;氯蟲苯甲酰胺次之,防效為98.37%;再次是甲維·殺蟲單,防治效果為89.89%。
關鍵詞:氟苯蟲酰胺;夏玉米;甜菜夜蛾;藥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S435.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90-02
甜菜夜蛾是淮北地區(qū)夏玉米田的重要害蟲。夏玉米3~6葉期,甜菜夜蛾幼蟲在心葉內(nèi)集中為害,造成葉片缺刻,甚至枯死。筆者篩選了6種有代表性的藥劑開展藥效對比試驗,為今后開展防治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作物、防治對象 試驗作物:夏玉米,品種:鄭單958。防治對象: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
1.2 試驗地點及環(huán)境 試驗地選擇在蒙城縣莊周辦事處紀堡自然莊紀廷凱夏玉米田進行,玉米田面積0.6hm2,土壤為砂姜黑土,pH值為6.2~7.5,肥力水平中等。各試驗小區(qū)的栽培條件、管理水平基本一致。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7個處理,分別為A、10%氟苯蟲酰胺SC,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g/667m2;B、20%氯蟲苯甲酰胺SC,美國杜邦公司生產(chǎn),10g/667m2;C、60%甲維·殺蟲單WP,江蘇省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60g/667m2;D、48%毒死蜱EC,江蘇省鹽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50mL/667m2;E、1%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山東貴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40mL/667m2;F、4.5%高效氯氰菊酯EC,山東中石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50mL/667m2;G、空白對照。
各小區(qū)隨機排列,每小區(qū)面積333m2,不設重復,共7個小區(qū)。
1.4 施藥時間及施藥方法 2013年6月27日上午噴藥一次,按每667m2施藥液30kg,折算成小區(qū)藥液用量,使用植保衛(wèi)士牌“工農(nóng)-16”型手動噴霧器均勻噴霧。
1.5 調(diào)查、記錄及統(tǒng)計方法
1.5.1 氣象條件 施藥當天為微風天氣,氣溫22~30℃,施藥后7d內(nèi)為晴天至多云,氣溫22~31℃。施藥時,夏玉米正處于6葉期,甜菜夜蛾幼蟲2~3齡盛期。
1.5.2 調(diào)查方法、時間和次數(shù) 每小區(qū)333m2內(nèi)逐株調(diào)查活蟲數(shù),施藥前調(diào)查記錄幼蟲基數(shù),施藥后1d、3d、7d分別調(diào)查記錄存活幼蟲數(shù),共調(diào)查4次。
1.5.3 藥效計算方法
1.5.4 對作物的影響 試驗期間各處理區(qū)夏玉米生長正常,沒有藥害現(xiàn)象。
1.5.5 對有益生物的影響 各處理區(qū)未見對有益生物造成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各處理對甜菜夜蛾均有防效。施藥后7d10%氟苯蟲酰胺SC(20g/667㎡)防效為98.78%,20%氯蟲苯甲酰胺SC(10g/667㎡)防效為98.37%,60%甲維·殺蟲單WP(60g/667㎡)防效為89.89%,以上3種藥劑防效較高且持效期較長,建議按試驗劑量推廣應用。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