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威百畝為供試藥劑,分別用溝施法及噴灑法對保護地土壤進行熏蒸處理,在熏蒸畦面土表下10cm 及 5cm處放置5種植物病源物菌株試管,熏蒸處理10d。結(jié)果表明:在粘性保護地土壤上,對10cm處的病源微生物殺滅效果低于5cm處,噴灑法用藥效果優(yōu)于溝施法;在土壤質(zhì)地、用法及劑量相同的情況下,熏蒸期間土壤溫度高則效果好。
關(guān)鍵詞:威百畝;土壤熏蒸;保護地栽培
中圖分類號 S482.6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87-03
長期以來,溴甲烷作為一種土壤熏蒸劑,在保護地種植中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由于它對害蟲、線蟲、真菌及細菌、雜草等農(nóng)田有害生物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價格相對低廉,使其成為農(nóng)作物種植者防治土壤有害生物的重要“武器”,被廣泛用于蔬菜、花卉、煙草等高產(chǎn)值作物種植前的土壤消毒[1-4]。但由于溴甲烷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因而,這一被多行業(yè)廣泛使用的有效熏蒸劑正面臨著被禁用的境地[5]。為此,開發(fā)替代溴甲烷的新型熏蒸劑已成為世界各國關(guān)注的緊迫問題[5-8]。由于土壤熏蒸劑種類繁多,不同熏蒸劑的作用機理以及對不同有害生物的作用效果往往差異很大,多種土壤熏蒸劑的殺蟲及殺線蟲效果往往較好,而對土壤中抗逆性較強的病原物越冬菌源的殺滅作用常常較差。因此,本試驗就土壤熏蒸劑威百畝對保護地土壤上常見病害越冬菌源的殺滅效果進行了研究,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熏蒸劑 本實驗所用的土壤熏蒸劑威百畝是35%的水劑,沈陽豐收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使用劑量為10mL/m2。
1.2 供試菌株 從保護地常見的茄科作物病株上分離純化得5個純培養(yǎng)菌株: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1.3 病原物越冬菌源的制備
1.3.1 疫霉菌厚垣孢子的誘發(fā) 疫霉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厚垣孢子誘發(fā)方法如下:先將疫霉菌接種到V6培養(yǎng)液[9]中,25℃恒溫培養(yǎng)7d,待其長出大量菌絲后,再將菌絲轉(zhuǎn)移至無菌水中。16℃黑暗培養(yǎng)1個月,則可誘發(fā)菌絲產(chǎn)生大量厚垣孢子。
1.3.2 腐霉菌卵孢子的誘發(fā) 腐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誘發(fā)方法如下:先將腐霉菌接種到PDA培養(yǎng)液中,25℃恒溫培養(yǎng)7d,待其長出大量營養(yǎng)菌絲后,再將菌絲轉(zhuǎn)移至皮氏液[9]與土壤浸出液[10]的混合液中。20℃恒溫培養(yǎng)15d,則可誘發(fā)菌絲產(chǎn)生卵孢子。
1.3.3 核盤菌、絲核菌和炭疽菌的越冬菌源 核盤菌和絲核菌以菌核越冬,炭疽菌主要以菌絲體越冬,可用PDA培養(yǎng)基直接培養(yǎng)得到。
1.4 熏蒸樣品的制備 熏蒸前將各菌株的越冬菌源接種到4層紗布封口的大試管斜面中,每菌株接種15支。其中12支用于掩埋熏蒸,3支用于同等土壤條件下掩埋,不熏蒸以作對照。
1.5 熏蒸土地整理 實驗在合肥市南郊蔬菜產(chǎn)區(qū)進行,為粘盤黃棕壤,pH值7.1。被熏蒸保護地采用高埂低畦式,寬度1m,長度10m,分成3個小區(qū)。深挖(≥15cm)、碎壟(≤3cm)、整平,使地表相對濕度適中。施藥后插架覆膜,沿四周用土壓實封嚴(yán)。
1.6 熏蒸處理
1.6.1 熏蒸處理1 將熏蒸樣品掩埋于苗床土壤中,深度分別為5cm和10cm,每深度每菌株2支試管。設(shè)置3次重復(fù),并于同等土壤條件下設(shè)置對照。施藥方法為土壤表面噴施:按10mL/m2用量將藥劑稀釋100倍,用噴壺灑在土表,待藥液滲透后再用噴壺灑水覆蓋。處理時土壤平均溫度為7.6℃。10d后揭膜,取出試管,25℃恒溫培養(yǎng)7d,觀察各菌株成活率。
1.6.2 熏蒸處理2 施藥方法為土壤溝施,在畦面上縱向開兩溝,劑量同上,藥劑均勻倒入溝內(nèi),再覆土掩蓋。熏蒸樣品掩埋于兩溝之間,深度為5cm,每菌株4支試管。設(shè)置3次重復(fù),并于同等土壤條件下設(shè)置對照。土壤平均溫度為13.1℃。10d后揭膜,取出試管,25℃恒溫培養(yǎng)7d,觀察各菌株成活率。
1.6.3 熏蒸處理3 施藥方法為土壤表面噴施,加水覆蓋。土壤平均溫度為13.3℃。其余處理方法同1.6.2。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熏蒸處理1 土壤表面噴施熏蒸劑對于掩埋深度5cm的各菌株滅菌效果比掩埋深度10cm的滅菌效果好。對于掩埋深度5cm的各菌株滅菌效果達33.3%~83.3%,而對于掩埋深度10cm的各菌株滅菌效果明顯降低,滅菌效果僅為0~33.3%(見表1)。
3 結(jié)論與討論
熏蒸處理1中,熏蒸劑土壤表面噴施對于掩埋深度5cm菌株的滅菌效果明顯高于掩埋深度10cm的效果。原因是供試土壤為粘性土,質(zhì)地粘結(jié),通透性差,熏蒸劑分解的活性分子的穿透受土壤阻擋而降低了滅菌效果。因此,在粘性土壤熏蒸應(yīng)相應(yīng)提高用藥量。
熏蒸處理2采用熏蒸劑溝施,處理3采用熏蒸劑土壤表面噴施,其它實驗條件基本相同,但結(jié)果表明熏蒸劑溝施較表面噴施滅菌效果差異較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可能原因仍然是土壤的阻滯。因此,在粘性土壤上使用威百畝進行熏蒸應(yīng)采取噴施法,促使藥劑均勻分布,以提高熏蒸的效果。
熏蒸處理1和處理3均采用熏蒸劑土壤表面噴施加表面水覆蓋用藥法,在施藥方法及用藥量相同的條件下,對于掩埋深度均為5cm的各菌株,處理1的滅菌效果明顯低于處理3。原因是兩次處理的土壤平均溫度不同。處理1的土壤平均溫度為7.6℃,明顯低于處理3的土壤平均溫度13.3℃,而土壤溫度既影響威百畝活性氣體的形成也影響氣態(tài)活性分子的擴散,在熏蒸處理1中熏蒸期間溫度偏低是造成熏蒸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威百畝使用過程中應(yīng)考慮土壤溫度因素,如土溫偏低,應(yīng)適當(dāng)延長熏蒸時間。
本實驗將剛接種越冬菌源的試管斜面掩埋于苗床土壤下一定深度,是為了模擬病原菌混雜在土壤中越冬的狀況。試管斜面采用4層紗布封口,施藥后活性氣體先穿透5cm的土層再透過4層紗布,才能對試管底部斜面上的病原菌起作用,這種模擬熏蒸的滅菌效果可能比熏蒸劑直接作用于混在土壤中病原菌的滅菌效果低。如果熏蒸劑直接作用于帶菌土壤,應(yīng)該能取得更好的滅菌效果。因此,從威百畝使用的效果來看,使用時要考慮土壤質(zhì)地、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采取適當(dāng)?shù)挠盟幏椒?,掌握好用藥時間,該藥可以替代溴甲烷在保護地種植上進行土壤熏蒸。
參考文獻
[1]郭振業(yè),朱賢朝,石金開,等.溴甲烷熏蒸煙草苗床(或土壤)滅蟲、防病、除草[J].中國煙草科學(xué),1992(3):47-49.
[2]盧江平.溴甲烷熏蒸消毒劑在烤煙苗床及營養(yǎng)土上的應(yīng)用研究[J].煙草科技,1996(1):39-40.
[3]木曾皓.土壤殺菌劑的有效使用法[J].植物保護,1994(1):40.
[4]李天飛,雷麗萍,雷永和,等.溴甲烷防除煙草苗床雜草研究[J].中國煙草,1995(2):30-40.
[5]劉治波,劉志俊,馮文萍,等.溴甲烷的禁用及其替代品的開發(fā)[J].農(nóng)藥,1999,38(1):38-39.
[6]王躍進.溴甲烷及其替代技術(shù)(一)[J].植物檢疫,1998,12(2):103-106.
[7]王躍進.溴甲烷及其替代技術(shù)(二)[J].植物檢疫,1998,12(3):184-187.
[8]Miner,G.S,Worsham,D.A.Fumigation of Tobacco plant beds with Dazomet[J].Tob.Sci.,1990,34(6):82-87.
[9]鄭小波.疫霉菌研究技術(shù)[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7.
[10]鄭小波,陸家云.土壤浸出液刺激疫霉菌產(chǎn)生游動孢子囊的初步研究[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90,13(4):125-126.
(責(zé)編:陶學(xu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