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述了無公害蔬菜及其施肥原則,重點介紹了肥料類型、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技術,旨在為無公害蔬菜生產提供技術指導服務。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施肥原則;施肥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62-02
蔬菜是人們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農副產品,保證和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與“菜籃子”,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農村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基本保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yè)科學技術的進步,城鄉(xiāng)居民對蔬菜的品種、品質和食用安全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因受傳統(tǒng)施肥方法的影響,普遍存在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等不合理施肥現象,這不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蔬菜營養(yǎng)失衡。尤其是蔬菜生產中氮肥的超量施用,使得蔬菜中硝酸鹽的含量嚴重超標,品質下降[1],不僅影響蔬菜生產的效益,而且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大力發(fā)展無公害蔬菜生產,為消費市場提供安全、衛(wèi)生、無污染的放心菜已成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 無公害蔬菜
無公害蔬菜是指產地環(huán)境、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符合無公害食品標準和規(guī)范,并經過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蔬菜。無公害食品可保障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試產準入條件。作為無公害食品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產品的原料產地應符合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標準;二是蔬菜種植和食品加工應符合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guī)程;三是產品應符合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四是產品包裝、貯運應符合無公害食品包裝貯運標準;五是產品生產和質量必須符合國家食品衛(wèi)生法的要求和食品行業(yè)質量標準[2]。無公害食品的認證,目前主要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農業(yè)主管部門負責。國家農業(yè)部已經成立了“中國農產品安全認證中心”,其主要任務是開展全國性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工作。
2 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的基本原則
根據無公害蔬菜生產種植規(guī)范及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無公害蔬菜生產通過肥料的施用不僅要滿足蔬菜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而且施肥要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并不造成對蔬菜和環(huán)境的污染。遵照以上要求,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的基本原則如下:一是在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要創(chuàng)造一個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養(yǎng)分循環(huán)條件,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當地的有機肥源,合理循環(huán)使用有機物質;二是經濟合理地施用肥料;三是綠色食品生產要以有機肥為主題和基礎;四是充分發(fā)揮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分解養(yǎng)分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五是適當地控制和減少化學合成肥料的施用,尤其是各種氮素化肥。以上施肥原則是保證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礎。
3 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技術
施肥技術包括肥料的類型、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3.1 肥料類型 按照不同的肥料分類依據,可劃分為不同的肥料類型。如按含有養(yǎng)分數量的不同,可分為單一肥料、養(yǎng)分肥料和配方肥料;按照肥效作用方式可分為速效肥料、緩效肥料;按物理狀態(tài)可分為固體肥料、液體肥料和氣體肥料;按照作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量可分為必需營養(yǎng)元素肥料和有益營養(yǎng)元素肥料;按照肥料化學性質可分為堿性肥料、酸性肥料和中性肥料。通常使用的肥料有以下幾類:
3.1.1 有機肥 有機肥也稱為農家肥,是一種富含有機物質的肥料,可供給蔬菜各種營養(yǎng)物質,還可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改善作物根系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熟化土壤、培肥地力等。有機肥包括堆漚肥(有堆肥、漚肥、廄肥等)、糞尿肥(人糞尿、家畜糞尿、家禽糞等)、餅肥、腐殖酸類肥料。
3.1.2 無機肥 可分為大量元素肥料(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鉀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鋅肥、硼肥、猛肥、鉬肥、鐵肥、銅肥等)、復合肥料、混合肥料和葉面肥。
3.1.3 微生物肥料 只含有活性微生物的特定制品,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中,能獲得特定的肥料效應。根據微生物肥料對改善植物營養(yǎng)元素的不同,可分為5類: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硅酸鹽細菌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
3.1.4 有機復合肥料 有機復合肥料是指在有機肥、微生物肥、無機肥料、腐殖酸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摻入化肥(硝態(tài)氮肥除外),并通過機械混合而成的肥料,是集生物肥、有機肥、無機肥、微肥于一體的“四合一”新型高效肥料,具有養(yǎng)分全、肥效長、見效快等特點,使用后可減少農作物的各種缺素癥。
3.2 施肥量 以土壤養(yǎng)分測定分析結果和蔬菜(下轉97頁)(上接62頁)作物需肥規(guī)律為基礎確定肥料的使用量。最高有機氮素養(yǎng)分施用限量為15kg/667m2;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磷鉀肥施用量以維持土壤養(yǎng)分平衡為準;在高肥力土壤有效磷在80mg/kg以上、速效鉀在180mg/kg以上時,當季不施有機磷鉀肥。
3.3 施肥方法 在蔬菜生長周期中需要多次施肥,一般分為基肥、種肥和追肥。肥料的施用方法主要根據蔬菜種類、土壤狀況、種植季節(jié)、蔬菜長勢和肥料性質等綜合考慮。
3.3.1 基肥施用方法 基肥又稱為底肥,是蔬菜播種或移栽前結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室话闶┯昧枯^大,其主要功能是培肥改良土壤,供給蔬菜整個發(fā)育時期所需的養(yǎng)分。施肥方法一般有撒施、條施、分層施肥、穴施等方法。
3.3.2 種肥施用方法 種肥是播種或幼苗定植時在種苗附近施入的肥料,其作用主要是為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營養(yǎng)和環(huán)境條件。種肥一般用腐熟的有機肥或速效化肥,以及微生物菌肥等。主要施肥的方法有拌種法、蘸根法、蓋種肥和條施與穴施。
3.3.3 追肥施用方法 追肥是指在蔬菜生長發(fā)育期間追施的肥料,其作用是及時補充蔬菜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養(yǎng)分,以促進蔬菜生長健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追肥一般以速效化肥為主,施用方法有條施法、結合灌水施肥、根外追肥等。
蔬菜是容易富集硝酸鹽的作物,施肥不當尤其是氮肥施用過量,就會使蔬菜體內積累大量的硝酸鹽。因此,無公害蔬菜生產,要做到科學合理施肥,以降低蔬菜產品中硝酸鹽的含量。為確保人體食用蔬菜的安全性,在施肥過程中要遵循“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其他肥料;以多元復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盡量限制化肥的施用,特別是限量施用氮肥。若確需施用,可以有限度、有選擇地施用部分化肥,但應注意,禁止使用硝態(tài)氮肥,控制用量,一般不超過375kg/hm2。[3]在施用化肥的過程中,必須配以有機肥一起施用。盡量少用葉面噴肥,以免氮素在葉片上與空氣直接接觸,容易轉化為硝酸鹽。
參考文獻
[1]吳德敏,董立先,欒曉軍,等. 無公害蔬菜施肥技術要點[J].北方園藝,2003,3:31.
[2]李丁仁,董學禮,李爽.無公害蔬菜栽培與采后處理技術[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1-325.
[3]魏訓培,黃慶銀,亓文田.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8,24:74.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