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于2010年開展5種藥劑防治甘藍甜菜夜蛾的篩選試驗。結果表明,“菜喜(多殺霉素)”懸浮劑、“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和“除盡(蟲螨腈)”懸浮劑防治效果超過80%,優(yōu)于“甲維鹽”水分散粒劑和“毒死蜱”乳油。
關鍵詞:甘藍;甜菜夜蛾;藥劑篩選
中圖分類號 S43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9-70-02
甜菜夜蛾是結球甘藍的重要害蟲之一。該蟲食性雜、寄主范圍廣,且對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蘇云金桿菌和苯甲酰脲類等多種類型的殺蟲劑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1]。為了篩選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藥劑,筆者開展了甜菜夜蛾藥劑篩選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在福建省莆田市華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鎮(zhèn)前結球甘藍種植基地進行,結球甘藍品種為“全球”,定植時間為2010年10月6日。
1.2 試驗藥劑 試驗藥劑為40%“毒死蜱”乳油、2.5%“菜喜”(有效成分:多殺霉素)懸浮劑、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除盡”(有效成分:蟲螨腈)懸浮劑1 200倍液。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0年12月進行,設5個處理:處理1為噴施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處理2為噴施2.5%“菜喜”懸浮劑1 000倍液,處理3為噴施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處理4為噴施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處理5為噴施10%“除盡”懸浮劑1 200倍液,以噴等量清水為空白對照(ck)。重復3次,共18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20m2,小區(qū)四周設保護行,隨機排列。
1.4 調查內(nèi)容 施藥前調查各小區(qū)的蟲口基數(shù),分別于藥后1d、3d和7d調查蟲口數(shù),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蟲口減退率(%)=[(處理區(qū)藥前蟲口數(shù)-處理區(qū)藥后蟲口數(shù))/處理區(qū)藥前蟲口數(shù)]×100;防治效果(%)=[(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采用DPS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表1),藥后1d處理2“菜喜”懸浮劑1 000倍處理的防效最好,達87.7%,其次是處理4“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防效為83.4%,處理5“除盡”懸浮劑1 200倍防治效果也高達82.2%,處理1“毒死蜱”乳油1 000倍的防治效果最差,僅60.4%,處理3“甲維鹽”水分散粒劑2 000倍的防治效果也不甚理想,僅65.0%;隨著藥后時間的延長,藥后3d“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效果最優(yōu),達到92.3%,“菜喜”懸浮劑防效次之,達90.8%,“除盡”懸浮劑也具有較強的防治效果,達88.7%,“毒死蜱”和“甲維鹽”的防治效果也達到80%左右,分別達到80.9%和78.5%;藥后7d,“氯蟲苯甲酰胺”、“菜喜”和“除盡”的防效均超過90%,其中,“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和“除盡”懸浮劑1 2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別達到95.2%和95.4%,“菜喜”懸浮劑1 000倍處理也維持91.3%的防效,“毒死蜱”乳油1 000倍和“甲維鹽”水分散粒劑2 000倍的防治效果也突破80%,分別達到82.6%和83.2%。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菜喜”懸浮劑、“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和“除盡”懸浮劑均能有效控制甘藍甜菜夜蛾的發(fā)生為害,試驗結果與南曉云[1]的試驗結果相近。其中“菜喜”懸浮劑速效性最好,藥后1d防治效果達87.7%,藥后3~7d,“氯蟲苯甲酰胺”對甜菜夜蛾的防效較穩(wěn)定?!凹拙S鹽”和“毒死蜱”速效性較差,但持效性較好,對甜菜夜蛾的防效不甚理想。
從供試藥劑分析,“氯蟲苯甲酰胺”為酰胺類有機殺蟲劑,對殺蟲對象具有高度選擇性,即對昆蟲高效,對哺乳動物毒性較低,對天敵、鳥類與水生生物安全,“氯蟲苯甲酰胺”殺蟲譜廣,對甜菜夜蛾等鱗翅目害蟲有很好的控制效果[2];“菜喜”[3]的有效成分是從土壤微生物產(chǎn)生的天然高活性物質——多殺霉素,汪細橋[4]報道“菜喜”對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較好,且藥效較快[4],本試驗與該結果相似;“毒死蜱”為雜環(huán)類有機磷農(nóng)藥,1965年由美國陶氏化學公司在美國注冊生產(chǎn),此后,“毒死蜱”及其系列產(chǎn)品成為應用最普遍的衛(wèi)生殺蟲劑[5],其市場潛力被普遍看好,然而,隨著環(huán)保標準的日趨提升及產(chǎn)品本身的問題,這個產(chǎn)品近些年來在多個國家被禁限用[6]。“甲維鹽”是從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具胃毒和一定的觸殺作用,對作物安全,對菜青蟲、甘藍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幼蟲活性高。王志平等[7]在大白菜上開展了“甲維鹽”、“除盡”、“米螨”、“抑太?!焙汀稗r(nóng)地樂”等藥劑對甜菜夜蛾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甲維鹽”和“除盡”對甜菜夜蛾具特效,且持效期均達7d以上,并建議以其作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選藥種,且在傍晚用藥,試驗結果與本試驗略有差異,是否與施藥時間和藥劑的生產(chǎn)廠家、使用濃度等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除盡”主要成分是蟲螨腈,是一種芳基取代吡咯化合物,李惠明等[8]開展了“除盡”對甜菜夜蛾的防效試驗,結果表明30mL/667m2的用藥量藥后1d防效可達90.5%~97.0%,并建議以30~40mL/667m2用藥量較為科學合理。
綜合本試驗的結果、農(nóng)藥的發(fā)展趨勢及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的要求,參考他人的做法,建議以“菜喜”懸浮劑1 000倍作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選藥劑,“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和“除盡”懸浮劑1 200倍輪換使用。
致謝:試驗得到了莆田市華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葉麗香、黃奇強、陳益鶴、許偉東等同志的大力幫助,謹致謝意!
參考文獻
[1]南曉云.幾種殺蟲劑對甘藍甜菜夜蛾的防效試驗[J].長江蔬菜:學術版,2012(14):81-82.
[2]陳瓊,黃水金,秦文婧.氯蟲苯甲酰胺對甜菜夜蛾的亞致死效應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33(4):690-695.
[3]何永梅,胡為.高效殺蟲劑——菜喜(多殺霉素)[J].農(nóng)化市場十日訊,2010(1):24.
[4]汪細橋.菜喜對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防效試驗[J].湖北植保,2012(6):34-35.
[5]蘇冠勇,張效偉,韋斯,等.毒死蜱生態(tài)毒理與風險研究綜述[J].環(huán)境監(jiān)測預警,2012,4(5):5-9.
[6]施 華.多國禁限用毒死蜱[J].北京農(nóng)業(yè),2012(16):54.
[7]王志平,倪雪榮,袁振亞.甲維鹽等藥劑對甜菜夜蛾田間藥效試驗簡報[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2(2):130-131.
[8]李惠明,潘月華.除盡對甜菜夜蛾的防效試驗[J].長江蔬菜,1998(3):16-17.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