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學校和家長開始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且致力于營造一個積極主動、快樂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然而在部分城市的高中階段,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市子女同在一個班級,但由于學生原有學習基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使他們的學習差異較大,特別是英語學習的差異。經過調查顯示,城市中學習英語困難的學生增多,英語成績兩極分化日益加劇。針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差異的現象,根據課改教材的特點研究如何對英語基礎和英語功底不同的班級實施分層教學,并且對面向全體學生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及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方法策略;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是當前教育背景下所倡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其目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體驗、實踐與合作,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而在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課程的模式方案進行改革調整,還需要在實施過程中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讓學生發(fā)展興趣、快樂學習。
二、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客觀實際的需要
近幾年來,由于外來務工子女的增多,使城市學校班級中學生的素質普遍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特別是英語學習,由于家庭、原本學習基礎的差異,導致了學生在英語水平、能力上的不同。針對這一情況,分層教學是解決學生成績差異較大、積極性不足等問題的新方法。
2.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優(yōu)等學生希望能更進一步學習而不只是停留于課本,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中等學生需要調動積極性來增強學習的興趣,鞏固所學知識;而學困生則需要從基礎打起,從本質上提高成績。因此,分層教學的實施刻不容緩。
3.課程改革的產物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校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要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在真正意義上實施課程改革。
三、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方案
1.課程前期進行充分準備
教師需要根據中學英語課堂情景教學中趣味性相對較強、互動教學多、基礎訓練不足、語言準確性不高、技能訓練不足等特點,對各自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抽樣調查,再認真研究學習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分析初中和高中英語課程中模式、方法和目的等差異,進行適度的銜接與調整,嚴格把握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與學習目的。
2.實施階段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反饋
通過課程前期準備階段,基于對教學中的情感態(tài)度、方法策略都有了深入的討論交流,教師應該做好初高中英語課堂的銜接,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與學習方法,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樹立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且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與缺陷,虛心改正,養(yǎng)成積極樂觀、認真踏實的習慣。
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氛圍以及威信。充滿熱情地教育學生、關懷學生,并且對學生一視同仁,有著嚴格的要求并且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對學生的進步與成就要給予鼓勵,對于學生的錯誤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學生對教師的愛戴與尊敬是學生努力學習、虛心求教的最大動力。
接著,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由于初中英語課堂的特點,在高中低年級的課堂上需要適當地采用初中英語課堂模式中有利的部分來進行教學。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去記憶單詞或者分組辯論,這樣可以調動集體的積極性以及注意力。再如,根據課文內容采用情景劇、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并及時地給予鼓勵以及表揚。在這期間,特別要注意學習困難學生的表現,他們的壓力往往比其他學生大,并且在課堂表現上相對較內向,老師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易完成的任務給他們,例如,朗讀單詞、唱英文歌曲等,慢慢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引導他們走出誤區(qū)與英語學習的陰霾。
高中英語更重要的任務是要學生學習到英語知識并且會應用它,例如,對于單詞的記憶,可以根據詞根詞綴等對所學單詞進行重新歸類;對于語音,最好的方法是在課堂上帶學生讀書并講解其中的語音知識;針對語法的學習,背誦課文是很好的學習方法,高中時學生的記憶力也較好,并且背誦課文的同時會將固定的句型語法也相應記下來。
3.課后鞏固階段
英語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點的梳理以及鞏固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教師對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就需要有
不同側重。對于優(yōu)等生,課后主要進行的是課外的延伸擴展,對于中等生,則是鞏固復習;對于學困生,則需要輔導與訓練。
這里需要特別一提的是關于學困生的課業(yè)布置,由于基礎差,教師不僅需要對其在思想情緒上進行減壓,還需要在學業(yè)上進行減壓,降低作業(yè)的量度和難度,并抽出時間進行輔導鼓勵,真正讓學困生不再怕學習。
在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也會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事,例如可能會出現學困生因為不滿教師的分層對待,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并且不配合教師的工作。這類事件應該引起教師和校方的
高度重視,在分層教學中,因為種種原因,有時教師無法照顧到所有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或者忽略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作為教師,一方面需要對學困生傾注于人文關懷,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并不吝嗇給予鼓勵,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告訴學生這樣做的目的以及意義,取得學生的支持
以及配合,并且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用語用詞以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
任何新模式或者新方法的實施都需要經過一段艱難和漫長的過程,分層教學模式是對當下教學模式的一種勇敢嘗試和挑戰(zhàn),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目的,懷著不怕困難的精神,面對每一個問題,從而真正實現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遲學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文化思考與行動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2-05.
[2]呂鵬飛.高中英語分層教學之理論與實踐[J].考試周刊,2007(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英語組)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