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社會資本特征的三維度:認知性維度、關系性維度和結構性維度,通過采用文獻研究、專家打分、個人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等方法,考察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影響要素,構建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yaahp軟件進行運算,確定了各項指標的權重,為提高終身教育質(zhì)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資本;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評價
一、引言
根據(jù)國家部署,2011年,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起草的《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方案》明確指出,我國開放大學的社會教育使命,就是要主動適應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大力發(fā)展非學歷繼續(xù)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學歷繼續(xù)教育,積極推進現(xiàn)代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努力將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成為一所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展學歷繼續(xù)教育與非學歷繼續(xù)教育,辦學網(wǎng)絡立體覆蓋全國城鄉(xiāng)的沒有圍墻的遠程開放大學??梢钥闯觯_放大學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跟社會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社會的因素在教學模式建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資本對教學質(zhì)量的影響即是我們有待研究的重要問題。
社會資本可以幫助開放大學實現(xiàn)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需要的辦學特色,成為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力量。在中國這個關系社會的環(huán)境下,學習者除了在學??释@得專業(yè)知識外,讓學生同時增加社會資本,這才是社會和學習者最終的需求。社會資本的增加,可以幫助學習者在社會中更容易取得成功,可以幫助學校提高教學質(zhì)量,吸引更多的學習者,提高大學的競爭力。對社會資本的研究首要任務就是要弄清他的維度層次。本文的研究采用了Nahapiet和Ghoshal提出的社會資本特征的三個基本維度:結構維度、關系維度和認知維度。因此,研究社會資本三種維度對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本理論綜述
(一)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的概念首先由法國社會學家皮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于1980年正式提出,之后這一概念經(jīng)歷了從微觀層次到中觀層次再到宏觀層次的邏輯發(fā)展過程。社會資本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含多種形式和多個分析層次,管理的載體是組織,是對組織內(nèi)的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所以本研究的社會資本是指組織層次的社會資本,其構成了組織競爭優(yōu)勢的重要來源。具體是指鑲嵌在個人或社會個體占有的關系網(wǎng)絡中,通過關系網(wǎng)絡可以獲得的、來自關系網(wǎng)絡的實際或潛在資源的總和,包括結構性、關系性和認知性三個維度。
認知性維度的組織社會資本包括組織內(nèi)共享的語言,價值觀、符號和默會知識;信任是社會資本的核心構成要素,是屬于關系性維度的組織社會資本,表現(xiàn)為組織成員之間、組織成員與組織之間的信任;結構性維度的組織社會資本表現(xiàn)為組織的人際網(wǎng)絡及其特征,人際網(wǎng)絡是組織內(nèi)資源和信息的流通渠道,組織成員之間的人際聯(lián)系強弱影響著資源和信息流動的速度與多少。
(二)開放大學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由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于1965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這一教育理念一經(jīng)提出便迅速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國際發(fā)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認為:“終身教育這個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世界上沒有一個非終身而非割裂開來的永恒的教育部分。”可以講“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yǎng)的總和”,它包括人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及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終身教育超越了階段性、制度化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適宜于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挑戰(zhàn)并有利于教育創(chuàng)新的實施,從而被譽為“打開21世紀光明之門的鑰匙”。
世界上最早的開放大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開放大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國際教育革新運動取得的一個重大成果。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超過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近百所各種類型的開放大學。這些開放大學以“對學習者開放、學習地點開放、學習方法開放和觀念開放”為辦學宗旨,正在極大地滿足人們要求享有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進行終身學習的強烈愿望,成為世界高等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基于社會資本的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建立指標體系
通過整理學者的研究文獻、諸多專家訪談和歸納問卷調(diào)查,構建了基于社會資本的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相關變量的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社會資本的影響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評價因子
評價目標評價維度評價指標
基于社會資本的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效果認知性維度B1終身教育理念B11
人才培養(yǎng)目標B12
關系性維度B2政府支持B21
社會資源B22
課程設置B23
支持服務B24
學習環(huán)境B25
非學歷培訓B26
結構性維度B3“雙師型”教師的比例B31
教師的學歷水平B32
師生交互平臺B33
注:本圖表是筆者根據(jù)論文實際整理所得
確定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影響的評價因子后,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得到各項評價指標對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影響程度值。
(二)層次分析法概述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于本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特點是把復雜問題中的多種因素劃分為相互聯(lián)系的有序?qū)哟?,根?jù)對一定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判斷,把調(diào)查結果和專家意見有效地結合起來,將一層次元素兩兩比較的重要性進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數(shù)學方法計算反映每一層次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通過各層次因素的權重值,計算所有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排序。
層次分析法基本步驟:
1.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在單層次結構模型中,假定目標元素為,同與之相關聯(lián)的有關元素有支配關系。假定以上一層某目標元素作為準則,通過向決策者詢問在原則下元素對元素的優(yōu)劣比較,構造判斷矩陣。兩個元素相比較的權數(shù)由重要性標度含義表所示的標度表示,如表2所示。
表2 重要性標度含義表
標度含義
1兩個元素對某個屬性具有同等重要性
3兩個元素比較,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
5兩個元素比較,前者比后者明顯重要
7兩個元素比較,前者比后者強烈重要
9兩個元素比較,前者比后者極端重要
2,4,6,8表示需要在兩個標準之間折中的標度
1/兩個元素的反比較
2.計算單一準則下元素的相對重要性(單層次模型)。根據(jù)判斷矩陣計算對于目標元素而言各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其對應的經(jīng)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3.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判斷同層因素的權數(shù)分配是否合理,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隨機一致性比率,其中,R.I.為平均
隨機一致性指標(見表3)。當時,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當時,需要調(diào)整判斷矩陣,直到滿意為止。
表3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階數(shù)34567810
R.I.0.520.891.121.261.361.411.49
4.計算各層次元素的組合權重(層次總排序)。層次總排序需要從上到下逐層進行,每個個體指標權重與其上一層主體指標權重相乘即得每個個體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對于最高層,它的層次單排序即為總排序。
5.評價層次總排序計算結果的一致性。為評價層次總排序計算結果的一致性,也須計算與層次單排序相類似的檢驗量。
(三)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
采用專家打分法、文獻調(diào)研法和研討法總結得出有關基于社會存在的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評價指標的數(shù)據(jù)資料。對數(shù)據(jù)的整理采用1-9標度類型,對照重要性標度含義表,利用yaahp軟件計算評價指標的權重,計算輸出結果如下:
表4 準則層判斷矩陣A
A判斷矩陣一致性比例:0.0176;對總目標的權重:1.0000;λmax=3.0183
AB1B2B3Wi
B11.00000.25OO0.33330.1220
B24.00001.00002.00000.5584
B33.00000.50001.00000.3196
表5 指標層認知性維度B1的判斷矩陣H1
H1判斷矩陣一致性比例:0.0000;對總目標的權重0.1220;λmax=2.0000
H1B11B12Wi
B111.00000.50000.3333
B122.00001.00000.6667
表6 指標層關系性維度B2判斷矩陣U2
B2判斷矩陣一致性比例:0.0638;對總目標的權重0.5584;λmax=6.4020
U2B21B22B23B24B25B26Wi
B211.00000.16670.20000.25002.00001.00000.0682
B226.00001.00003.00002.00005.00004.00000.4042
B235.00000.33331.00002.00002.00001.00000.1852
B244.00000.50000.50001.00002.00002.00000.1701
B250.50000.20000.50000.50001.00000.50000.0650
B261.00000.25001.00000.50002.00001.00000.1072
表7 指標層結構性維度B3判斷矩陣U3
U3判斷矩陣一致性比例:0.0176;對總目標的權重0.3196;λmax=3.0183
U3B31B32B33Wi
B311.00003.00000.50000.3196
B320.33331.00000.25000.1220
B332.00004.00001.00000.5584
表8 基于社會資本的影響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評價權重
評價目標權重評價
維度權重評價指標權重
基于三種存在理論的在線學習交互質(zhì)量效果1.0000認知性維度B10.1220B110.0407
B120.0813
關系性維度B20.5584B210.0381
B220.2257
B230.1034
B240.0950
B250.0363
B260.0598
結構性維度B30.3196B310.1022
B320.0390
B330.1785
從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的結果來看,社會資本的三個維度中,關系性維度對開放大學終身教育質(zhì)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結構性維度,再者是認知性維度。
從具體的評價指標的權重來看,“社會資源”、“師生交互平臺”、“課程設置”和“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所占比重相對較高。而各個維度下的評價指標相對于各自維度而言,“認知性”維度下的“培養(yǎng)目標”,“關系性”維度下的“社會資源”、“課程設置”和“支持服務”,“結構性”維度下的“師生交互平臺”和“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占據(jù)較高權重。終身教育質(zhì)量應當從各個維度出發(fā)進行統(tǒng)籌分析,提高開放大學終身教育的質(zhì)量效果。
四、結論
影響開放教育質(zhì)量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學習者、學習資源、教師、教學管理等因素至關重要,建立一個較科學的指標體系是一項巨大而長期的研究項目,它需要許多專家、學者及實踐人員的支持與配合。筆者希望此評價指標體系能為終身教育質(zhì)量評價提供參考,開放大學能夠更科學、更全面地從重要影響因素入手,提高教育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厲以賢.終身學習視野中的社區(qū)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2007(5):5-7.
[2]吳國.學習型社會視野中的開放大學建設[J].發(fā)展研究,2011(7):103-106.
[3]楊晨,顧鳳佳.中國如何辦好開放大學[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0(5):53-56.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N].人民日報,2010-3-1.
[5]陳麗.遠程教學中交互規(guī)律的研究現(xiàn)狀述評[J].中國遠程教育,2004(1):14-19.
基金項目:天津廣播電視大學立項課題“基于社會資本的開放大學終身教育模式的構建”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2XY1015);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項目(課題號:D04-1102);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內(nèi)部服務的民辦高??冃Ч芾硌芯俊保ň幪枺篤E4038)。
作者簡介:胡彩霞(1980—),女,山西晉中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會展、旅游遠程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