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發(fā)掘國內教育決策與咨詢領域近20年間的研究熱點,以1993~2012年教育決策與咨詢領域文獻中的關鍵詞作為研究對象,以共詞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Excel軟件和SPSS19.0統(tǒng)計工具對這些關鍵詞進行分析。文章先對所用的工具和方法作了介紹,再進行數據處理,最后,根據處理得出的可視化結果。
【關鍵詞】教育決策 教育咨詢 因子分析 多維尺度分析
1 引言
自1989年朱長勝在中國教育學刊上發(fā)表《充分發(fā)揮學會在教育決策中的咨詢作用》一文以來,國內對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已經進行了20余年。20余年來,我國教育研究者發(fā)表的有關教育決策與咨詢的研究論文已經達到1000多篇,研究成果豐富。那么在20余年的研究中,國內教育決策與咨詢研究中出現了哪些研究熱點,這些熱點主要研究哪些內容,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關鍵詞共現分析法是內容分析法的一種,其原理主要是對一組詞兩兩統(tǒng)計它們在同一篇文獻中出現的次數,以此為基礎對這些詞進行聚類分析,從而反映出這些詞之間的親疏關系,進而分析這些詞所代表的學科的研究熱點、結構與范式。
本文利用關鍵詞共現分析法對國內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的文獻題錄信息進行分析,以期得到國內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的研究熱點。
2 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所用數據來自《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時間范圍1993~2002年,檢索途徑為“關鍵詞”,檢索詞為“教育決策”或“教育咨詢”。經檢索,得到文獻1578篇。在檢索結果中,剔除征文通知、會議報道等非研究性論文,最終得到題錄信息1483條。提取出關鍵詞4624個,出現的總頻次為8054次,平均每個關鍵詞出現1.74次,提取出現頻次在8次以上的關鍵詞74個,利用Excel來構造共現矩陣。74個詞共出現1595次,平均每個詞出現21.55次,占總頻次的19.8%。關鍵詞共現矩陣的局部如下表所示。
3 關鍵詞共現分析
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熱點
3.1 多維尺度分析與聚類分析
共詞共現分析理論認為當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獻中時,我們就稱這兩個關鍵詞存在共詞關系 (Co-word), 亦稱共現關系 (Co-occurrence)。關鍵詞共詞共現的頻次越多,表示它們研究的主題越接近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越密切反映在知識圖譜上,就是它們的距離越近。
多維尺度分析通過二維空間表示對象間的關系,對象間的平面距離反應了對象相似程度,對象之間距離越近,表明對象之間的相似性越高。相似性高的詞聚焦在一起,形成研究熱點。在平面空間中,越靠近中間的對象,與它存在共現關系的詞越多,說明在該研究領域中,該詞代表的研究內容處于核心地位。
聚類分析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規(guī)律,對事物進行分類的方法。本文結合多維尺度分析和聚類分析,得出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的研究熱點。
對構建的74個關鍵詞的共現矩陣進行多維尺度分析和聚類分析,繪制出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共現知識圖譜,然后借助聚類分析劃分出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共有6個研究熱點,各個研究熱點中居于前列的關鍵詞如表2所示。
根據知識圖譜和居于前列的關鍵詞的分析,我們歸納出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的6個研究熱點。
研究熱點1:教育科學研究與決策科學化。
研究熱點1中,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有教育決策、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工作、決策科學化、科學決策等。這表明,教育科學研究以及建立在教育科學研究基礎上形成的教育決策是教育決策研究的重點,這一研究的目的是要達到決策科學化,形成科學決策。
研究熱點2:宏觀教育研究
研究熱點2主要研究宏觀層次的教育研究,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有教育部、教育體制改革、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咨詢委員會,說明研究熱點2是以宏觀教育政策的制訂研究為主的,可以歸納為國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門教育部在咨詢委員會的幫助下,制訂國家教育政策,制訂教育規(guī)劃綱要,研究制訂教育體制改革的政策,把握國家教育的方向。
研究熱點3:基礎教育
研究熱點3以基礎教育研究為主,在基礎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公平問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教育資源非常不均衡,城市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遠遠優(yōu)于鄉(xiāng)村的孩子,如何分配基礎教育資源,實現基礎教育的公平是我國教育研究者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研究熱點4:留學教育咨詢
我國的教育咨詢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國留學咨詢問題上,這一研究熱點領域出現的高頻次關鍵詞包括教育咨詢、留學生、學校教育、有限公司。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選擇讓孩子在初中、高中階段就出國留學,為這些家庭提高服務的冠以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名字,為這些家長提供出國留學有關問題的咨詢服務。
研究熱點5:決策支持系統(tǒng)
進行科學決策離不開各種信息資源,即科學決策的信息化,決策支持系統(tǒng)是實現科學決策的一種途徑。決策支持系統(tǒng)是輔助科學決策的一種工具,它的研究與開發(fā)通常是基于數據倉庫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
研究熱點6:職業(yè)教育
職業(yè)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種類型,職業(yè)教育領域的科學決策、教育咨詢近年來的研究呈上升趨勢。我國的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比較晚,借鑒他國的先進經驗可以加快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速度,因此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等國家的職業(yè)教育咨詢、教育運行機制等問題吸引了我國職業(yè)教育研究者的注意。
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數幾個因子去描述許多指標或因素之間的聯系,即將比較密切的幾個變量歸在同一類中,每一組變量稱為一個因子,以較少的幾個因子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常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通過斜交轉換來簡化因子結構,以利于解釋信息。
根據對關鍵詞共現矩陣進行因子分析的結果,得到23個主成分,累計解釋原始變量82.521%的信息,這說明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中目前的研究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突出活躍的研究熱點。和多維尺度分析及聚類分析的結果相對照,我們提取出前6個因子,每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在4%以上,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41.651%。(表3)
由因子分析的結果可知,在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領域未形成突出活躍的研究熱點,研究熱點比較分散。盡管如此,前6個主成分還是貢獻了41.561%的貢獻率,可以解釋原來變量四成的信息。其中研究熱點1(教育科學研究與決策科學化)方差貢獻率為14.918%,在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領域中最為活躍。研究熱點2主要研究國家層面的教育政策、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制訂等;研究熱點3關注基礎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中的公平問題;研究熱點4研究教育咨詢,我國的教育咨詢主要用于出國留學咨詢;研究熱點5研究計算機輔助決策,以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為主;研究熱點6以職業(yè)教育這一教育類型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4 結論與展望
根據關鍵詞共詞分析,近20年來我國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領域中存在6個主流的研究熱點,分別是教育科學研究與決策科學化、宏觀教育研究、基礎教育、教育咨詢、決策支持系統(tǒng)、職業(yè)教育。
運用科學計量的方法進行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研究,是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僅僅探索了這一研究領域存在的研究熱點,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下一步要繼續(xù)擴大文獻來源,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提示教育決策與教育咨詢領域的研究特點。
【參考文獻】
[1]陳蘭蘭. 基于共詞分析的我國信息素質研究熱點分析[J].圖書館研究,2013(1):118-121.
[2]儲節(jié)旺,郭春俠.共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EXCEL實現[J].情報科學,2011,29(6):931-934.
[3]姜秉權,許振亮.基于知識圖譜的國際生態(tài)文明研究前沿:共詞分析視角[J].科技與經濟,2009,22(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