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旨在整合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資源,發(fā)揮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 素質教育 實踐 探索
實踐證明,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有利于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載體——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基地,對提高我國綜合性大學的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水平,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實踐及存在問題
(一)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配置簡單,工作分工不明確
在教育部批準設立的93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各高校根據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和辦學特點,分別將其掛靠在學生處、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基地辦公室大多是合用或借用?;毓ぷ魅藛T少,工作未明確分工,通常是按照上級安排,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兼做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各項工作,導致基地工作人員精力投入不夠。
(二)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綜合性大學都在結合各自學校的特點,探索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的途徑,忽視了基地各項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而建立健全基地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達到基地目標的保證。在基地缺乏制度保證的情況下,各項工作的開展沒有一套規(guī)范的辦事流程和行動準則。
(三)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課程設置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綜合性大學對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概念界定不清,于是將專業(yè)課以外的所有課程,統(tǒng)統(tǒng)劃到文化素質課程里,導致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設置混亂;還有些綜合性大學隨意拼湊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程,導致選修課程設置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加之學生在專業(yè)壓力、就業(yè)焦慮、市場導向等因素的干擾下,不夠重視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導致部分綜合性大學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教學質量低效。
二、加強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基地建設的理論探索
(一)建立健全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目前,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經過了試點探索、實施推廣兩個階段,進入普及提高階段,這就對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迫切要求。制度是基地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綜合性大學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監(jiān)督 、管理等配套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保障基地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序進行,使綜合性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真正實現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二)提高綜合性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綜合性大學應以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基地為依托,為從事文化素質教育的教師提供平臺,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嚴格考核,使教師增強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動力;其次,通過鼓勵教師參加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申報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題,發(fā)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論文,出版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學術專著等多種途徑,提升教師文化素養(yǎng),形成一支穩(wěn)定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推進綜合性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提供師資保證。
(三)實行“校中?!钡霓k學模式,全面提高綜合性大學學生的文化素質
1. 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
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討文化素質教育的目標、內涵、可行性教育途徑等,指導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鼓勵教師從事相關的理論和教學研究,根據本省及學校情況,編寫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讀物,申報校內外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題等,提高綜合性大學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研究水平,有效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2.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
綜合性大學可結合自身實際和地方特色,在現有各種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學術論壇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文化實踐活動模式,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此外,應開展校際間的交流活動,整合地緣文化優(yōu)勢,爭取社會教育資源,與當地的歷史博物館、紅色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地等加強合作,發(fā)揮綜合性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輻射和示范作用。
3. 設計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綜合性大學學科設置比較齊全,師資比較充裕,應利用這些資源優(yōu)勢,將文化素質教育納入到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涉足交叉學科,完善知識結構。根據本校特色和師資優(yōu)勢,構建一個以心理健康課程、科學普及課程、藝術審美課程、文學經典課程等為主線的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相應的學分,要求學生畢業(yè)之前完成相應課程的學習,以考核或考查方式結業(yè),并發(fā)給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學校結業(yè)證。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 1998-4-10.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 2010-7-29.
[3]劉獻君. 論高校學科建設. 高等教育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