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才子陳子昂從蜀地來到京城,一呆十年,卻仍默默無聞。他有些惆悵,每天在大都會晃來晃去,尋找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dāng)時,東市有個賣胡琴的,要價1萬兩紋銀。這樣天價的樂器,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成群的權(quán)貴和富商競相觀看,卻沒有一個人知道它的價值。
一天,陳子昂突然出現(xiàn)在人群中,說自己要買下這件奢侈品。眾人見其出手闊綽,以為他是哪家的闊少爺。陳子昂卻笑著解釋說,我不過是喜歡音樂罷了。
這時,有好事者叫嚷道:“那你彈一曲給我們聽聽!”其他人也跟著起哄。陳子昂說:“這樣吧,我家就住宣陽里,明天,我為大家備下酒席,當(dāng)眾表演,如何?”頓時,群情振奮,這樣的好事到哪里找哇。末了,陳子昂又加了一句:“你們能來,是我的榮幸,如果還能叫上親戚朋友,就更好了。”
第二天,陳子昂果然大擺筵席。來的嘉賓不少,京城一帶有名望的人幾乎全來了,人人都想一睹這件音樂重器的玄妙。陳子昂不敢怠慢,先是招呼大家吃飯,等到飯吃得差不多了,他拿出了那件樂器,說:“我乃蜀人陳子昂,寓居京城10年,寫下華文妙章百軸之多,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比缓?,他一指胡琴,說:“這原本是件不值錢的玩意,怎么配得上讓我欣賞呢?”說完,他高高舉起胡琴,摔在了地上。眾人都驚呆了。
此舉收到了奇效。大家想看看,這摔琴的小子到底有多大能耐,便把他擺在案上的百軸雄文,一搶而空。沒料到的是,不到一天,他的聲名便傳遍了京城。
一個人有了兩把刷子,不見得就能把路直通通地走下去。有時,恃才傲物,不看生活的眉眼高低,就難免要走得艱難,甚至還可能一條路走到黑。
如果生活不降臨機遇,為你峰回路轉(zhuǎn)的話,你就必須學(xué)會靠自己的智慧去創(chuàng)造機遇,而迂回向前,何嘗不是人生的又一種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