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觀點認為,一個人喜歡吃什么,就是他的身體需要什么。這讓我很驚詫。
一個人對食物的偏愛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人類進化的原因、歷史和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以及飲食習慣、心理因素和模仿效應。還有,一個群體中的人相互影響,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口味,慢慢形成了習慣。
但是,我們從營養(yǎng)和健康的角度來考慮,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態(tài)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即使你的味蕾喜歡上一種食物,也并不意味著你的身體是需要的。如果不考慮身體,隨心所欲,往往給身體造成困擾,長此以往還會造成疾患。
比如說吃辣。湖南、四川人喜歡吃辣椒,是因為當?shù)爻D隄駳庵兀枰岳苯穪戆l(fā)散,但他們來到北京這種干燥的地方,就沒有這個需求了,那為什么他們還喜歡吃辣椒?看看一年四季海內外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麻辣鍋沸騰魚,有的人已經(jīng)到了無辣不歡,無辣不能食的地步難道也是他們身體需要、健康需要?我有些贊同這樣的說法,因為辣會讓人產(chǎn)生痛覺,從而啟動神經(jīng)的鎮(zhèn)痛系統(tǒng),分泌內啡肽,帶來欣喜感。
前面說了正確的吃飯應該遵守哪些原則,那么具體到一日三餐應該怎么吃呢?一句話,順應一天之內的陰陽升降趨勢。
很多人都知道白天屬陽晚上屬陰,這沒錯,但在屬陽的白天內也有著陰陽的變化。從旭日東升到“頭頂日當午”,這半天陽升,到正午陽氣達到最高的程度;從正午到日薄西山,則是陰升。
早晨我們剛起床的時候,陽氣還處于蟄伏狀態(tài),即將升發(fā),需要像太陽一樣冉冉升起。所以,這時候要吃姜,姜能宣通陽氣,讓我們盡快精神起來??梢杂媒蜅椫笏龋蛘吆冉鬯部梢?。
這里面還包含著另外的道理。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對臟腑要“孝順”。我們中國的文化講究孝順老人,讓老人健康長壽要孝順,孝順,順著老人才是孝,對待我們身體內的臟腑也是這樣。中醫(yī)認為上午9點到11點脾當令,脾主甘,它值班這么辛苦,你給它點甜味就很好,所以用補脾的大棗和滋養(yǎng)補中的蜂蜜來煮茶。再者,脾喜燥惡濕,而姜正好是燥的。
既然上午是陽升陰降,下午陰升陽降,那就應該上午吃偏陽性的東西,下午吃偏陰性的東西,以助其升發(fā)下降。比如上午吃牛肉、羊肉,因為它們是溫補脾胃的,都有助于陽氣升發(fā);晚上吃魚、鴨等,它們是陰性的。
在主食方面,我建議上午吃面,下午吃米。小麥主要生長在北方的旱地上,陽光多,是偏陽性的。大米是長在水田里的,而且有些地方一年可以種兩季,是偏陰性的。北方以面食為主的人得陽氣升發(fā)之性較多,整體而言就長得相對比較高大,男方人吃米,得陰性收斂之氣較多。日本人之前是吃米的,長得矮,后來飲食結構改變,改吃面包,身高也增長了很多,可能與他們吃的面食增多有關。
早晨一碗姜茶讓陽氣升發(fā)
早晨要喝一杯姜茶或者姜棗水、姜蜜水,我已經(jīng)堅持了二十多年。
為什么喝姜荼?除了前面說的升發(fā)陽氣、孝順脾胃外,還有三個原因。由于姜有升發(fā)之性,所以它能適度擴張血管,改善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我們知道,冠心病、腦溢血等“殺手”之所以能夠橫行,原因之一就是血液循環(huán)慢,所以每天早晨一杯姜茶可以降低與這些“殺手”照面的幾率。
早上喝姜茶還可以抑制腸胃里的飲食異常發(fā)酵,為消化更豐富的早餐做準備,同時還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腸胃內的飲食異常發(fā)酵可不是什么好事,直觀地說,這會讓你的大便很臭,讓上廁所變成一種折磨,你若想著早早離開,就可能排不干凈,再遭一次宿便的害。從醫(yī)學上說,飲食異常發(fā)酵會產(chǎn)生硫化氫、氨、亞硝基胺、苯酚、吲哚五種毒素,這五個家伙可是很毒的,如果你長期與它們相伴,很容易引發(fā)糖尿病、肝病、風濕等疾病,甚至患上癌癥,那小命可就不保了。
為了營養(yǎng)均衡,我建議大家早晨吃一些水果。對有些人來說,早晨吃水果有點涼,尤其是冬天。姜是暖胃的,喝了暖乎乎的姜茶,就不怕水果涼了。但如果你早上沒時間吃水果,建議喝蔬菜水果汁,營養(yǎng)吸收得會更好。因為蔬菜水果中的有些營養(yǎng)成分是需要打破細胞壁的,而榨汁可以破壞細胞壁。
晚餐不要吃得像乞丐
關于飲食,有這么一種流行的觀點,“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或者說“早晨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
其實,這種晚飯吃得像乞丐的行為是錯誤的!從古至今大家都習慣了吃晚飯,我們的身體已經(jīng)適應了這個節(jié)奏,到晚飯時間就做好了進食準備,比如分泌胃酸等,如果故意不吃飯或吃得很少,你的肚子就會咕嚕嚕地響。這是什么原因?因為胃里沒有食物,胃酸就會刺激胃壁——時間長了會形成胃潰瘍——胃感覺到疼就趕緊收縮,但它排出去的只能是空氣,所以腸道里有風咕嚕嚕地響。胃酸到了腸道后,膽囊會分泌出膽汁,也送到腸道消化食物,由于沒有食物阻隔,胃酸和膽汁直接相遇,酸堿中和生成鹽與水。這時,膽囊發(fā)現(xiàn)沒有食物,可能就要收回一部分膽汁,就把酸堿中和得到的鹽帶到了膽囊里,沉積下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膽結石。而且,晚飯?zhí)峁┙o我們的不僅僅是能量,還有各種營養(yǎng)物質,如果晚飯不吃或吃得很少,就不能獲得全面而充足的營養(yǎng)。
此外,還有人倡導“過午不食',說是可以養(yǎng)生。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覺早,形成了適應這種生活的生物鐘,可以過午不食,但現(xiàn)代人怎么行?現(xiàn)代人普遍睡得晚,很多人經(jīng)常十二點還不睡覺,距離午飯時間幾乎12個小時,如果過午不食,上面說的種種危害不就都找上門了嗎?
同時,晚飯不能吃得太晚。晚上副交感神經(jīng)亢奮,身體所有的代謝都比較慢,腸胃的蠕動也減弱,消化吸收也就慢了。由于腸胃內有大量的飲食,消化吸收慢了就容易異常發(fā)酵,埋下引發(fā)很多疾病的隱患。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作為脂肪儲存在肚子等部位,這正是要減肥的人所討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