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把黑人從殘酷的奴隸制中解放出來。鮮為人知的是,林肯一直致力于將自有黑人移出美國。這是他輝煌一生中不能被抹去的污點。
幾個世紀以來,黑人在白人奴隸主的農場里終日辛苦勞作,不時被賣來賣去。美國人其實很早之前就考慮過解放黑奴,姑且不說必然招致南方奴隸主的反對,就是大多數美國白人從心理上也難以接受。
林肯就曾說:“解放奴隸并且讓他們在政治和社會上與我們一律平等?我自己的感情不容許。即便我容許,我知道大多數白人也不容許?!逼鋵?,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杰弗遜就提出過逐步解放奴隸的方案,只是受阻于資金不足而擱淺,把這道難題留給了后來者。
把黑人送回非洲老家,是美國人解決黑人問題的主流思想。1816年,美國殖民協(xié)會成立,開始大規(guī)模地送走自由黑人。1847年7月,在美國殖民協(xié)會的協(xié)助下,美國黑人移民在非洲建立了利比里亞共和國。林肯對這種做法頗為贊同。1854年,他說不知道該拿現(xiàn)存的制度怎么辦,“我的第一沖動是解放所有奴隸并將他們送到利比里亞一他們自己的土地上”。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總統(tǒng),開始正式實施遷移自由黑人計劃。在當年的國情咨文中,他向國會提出了這項建議并得到響應,國會撥款10萬美元,后來增加到60萬美元。
然而,這項措施實施起來并不容易,畢竟非洲太遙遠,耗資太大。盡管有國會支持,但納稅的白人不肯為黑人埋單。美國斷斷續(xù)續(xù)的遷移黑人活動難成大氣候,原因就在于此。
據林肯估計,整個遷移計劃需要37年才能完成,巨額費用則需要幾代人來承擔。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附近的中美洲地區(qū)。
1862年8月,林肯接見了一個自由黑人委員會,他希望黑人離開美國,到中美洲去創(chuàng)業(yè),因為那里有港口、煤礦,并且交通方便,氣候也適合黑人的身體條件。
1862年,內戰(zhàn)中的北方軍隊依然處于劣勢。為此,林肯提出了有償釋放奴隸與將被解放黑人遷移出境相結合的計劃。前者是為了向南方妥協(xié),后者則是為了減輕北方的顧慮——“黑人的遷出可以增加對白人勞動力的需求,白人勞動者的工資也會提高”。
為配合這一計劃,尋找合適的殖民地點,國會開始了一系列外交斡旋活動,先后給圭亞那、洪都拉斯、厄瓜多爾等國發(fā)去了創(chuàng)建殖民地的請求。但是,計劃真正得以實施的只有海地的一個小島。當時,政府與一個叫本納德·科克的人簽訂了協(xié)議,科克同意以每人50美元的價格遷移5000名黑人到小島上。但是這一計劃幾經周折仍未成功,政府不得不于1864年接回島上的黑人。
“總統(tǒng)似乎被一種幻覺困擾著,他認為只要國會通過他的有償解放計劃,叛亂就可平息?!碑敃r的參議員布朗寧在日記中寫道。但是,形勢并未如林肯所愿,南方奴隸主根本不接受林肯的妥協(xié)方案。所以,作為配套措施,林肯一廂情愿的遷移計劃也無從實施了。
既然南方不肯接受有償釋放奴隸的停戰(zhàn)方案,為了扭轉戰(zhàn)局,林肯于1862年9月22日發(fā)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次年元旦起,所有叛亂各州的奴隸被看作是自由人,可以應召參加軍隊。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給了黑人贏得美國公民身份的希望,南方各州的黑人奴隸紛紛逃到北方參加軍隊,為爭取解放而戰(zhàn)斗。事實上,這些對美國已經產生歸屬感且自稱為“有色美國人”的黑人本來就極其反對離開,現(xiàn)在宣言的發(fā)表更讓他們把遷移拋在腦后。
就在被暗殺前的幾個月里,林肯還與一個北軍將領談起向海外“處理”黑人的問題。得知計劃不可行后,林肯深表遺憾。遷移黑人的計劃一直被林肯奉為上策,幸而,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使他的計劃未能成功,從而保全了這位偉大的“奴隸解放者”的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