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可以逃過江去,他不逃,能夠保住一條命,他不要命,這個項羽,果然不同凡響呢。一千三百年后,一位人比黃花瘦的女詩人有一首詩贊他,直是千古絕唱:“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蹦阆胂?,不肯過江東,這不肯兩字,飽含了多少英雄的傲氣和悲壯。
哪曉得,這樣一個硬邦邦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拇笥⑿?,如今卻被人從故紙堆里看出破綻來了。朱東潤的一位學(xué)生撰文說,有一天朱先生問學(xué)生,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學(xué)生們七嘴八舌,搬出一些前人的說法來作答。
朱先生說:“都不對。其實當(dāng)時江東早已歸降劉邦,哪還有什么江東子弟?《項羽本紀(jì)》中沒有提到這一點,司馬遷是想讓項羽死得更像個英雄些。”
朱先生還說,從《史記》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可以看出,項羽江東舊部有十人在漢初封侯,他們的功勞就是以江東之地歸順劉邦。項羽逃到烏江時,知道江東已屬漢,自己已無路可逃,自然也就不必渡江了。
原來這樣啊。說什么不肯過江東,原來是江東過不得。不一樣,全不一樣了。不肯過悲壯,過不得可憐;不肯過寧為玉碎,過不得走投無路。原因不同了,結(jié)果便大相徑庭。不過輕輕一戳,幾千年的一個英雄神話就這么破滅了,噫。這個司馬遷啊,騙了多少人,騙了多少年。
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從今而后,怕也就當(dāng)閑文章看看了吧。那么,從古及今,那些所謂英雄豪杰,所謂圣賢偉人,又有多少是文人搖筆桿子搖出來的騙人把戲呢?不可問,不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