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心頭之痛,初中生認為,在現(xiàn)代教學中,文言文難學難懂,枯燥乏味,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毫無聯(lián)系。但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占到了三分之一,僅從數(shù)量上就能看出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初中生對文言文普遍具有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教學 教學方法 現(xiàn)代漢語
文言文在初中教材中占有很大的篇幅和重要地位,對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除了數(shù)量外,教材所選文言文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它能傳承文明,傳播文化,對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文言文教學能夠有效傳承中華文化,有利于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從而更好地掌握現(xiàn)代漢語。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完善自身,改革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好和掌握好文言文,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結合現(xiàn)代漢語,加深對現(xiàn)代漢語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師要不斷探索研究,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一、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干什么事,興趣都很重要,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才會有探索的積極性。文言文,是相對于現(xiàn)代白話文而言的,是古人用的語言文字,生活在現(xiàn)代的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因而也很難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什么是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價值、地位和寶貴之處,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其次,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已經拍成電影、電視的名著,先從淺顯易懂的白話小說讀起,逐漸地擴大閱讀范圍,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和經驗,再開始文言文閱讀,這樣,由易到難,學生經歷了一個接受的過程,對文言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就不會再產生抵觸心理,從而慢慢產生學習的興趣,親自感悟文言文的語言美和精華之所在。如學習《出師表》一課時,由于出師表的背景是三國時期,教師可從學生感興趣的三國人物、三國故事談起,進而引入到課堂中,學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體驗會更為明確和真切,從而產生學好這篇文章的興趣,認真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二、強誦讀
古人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辈还苁乾F(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讀文章都特別重要,尤其是文言文,句子簡短,蘊含的內容豐富,更需要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熟讀,及至背誦。通過熟讀文章,會對文言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對文言文的規(guī)律和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古代人學習文章的方法也是熟讀成誦,有了一定的積累,才會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讀,讀得多了,才會對文言文產生一定的語感。在初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議讀,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初步理解文章大意,畫出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子和哲理句子,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第二步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品讀,用心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內涵美、情感美。如在學習《口技》一課時,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極力想象和模仿文中的場景,將自己融入作者的情感體驗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學生在誦讀中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也就為學好文言文打下了基礎。
三、重積累
在我們所學的文言文中,有一篇《勸學》一直以來為人所吟誦,文中所論述的學習方法對現(xiàn)在的學習依然很有幫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就告訴我們學習要重視積累,從積累字詞開始,到積累句子、段落、篇章,一步步地提高能力。要養(yǎng)成摘錄的習慣,把所學文言文中的字詞分類,總結特殊詞類的用法,使學習內容系統(tǒng)化、條理化,并在后來的學習中融會貫通,對相似的知識點舉一反三。積累量多了之后還可以提高學習能力,進行遷移訓練。如我們在學習《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時,可以聯(lián)系之前學過的《王冕求學》,進行對比研究,作知識遷移,這樣不僅學習了新的知識,還溫習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加深了記憶,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方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只學一篇文章,而是讓學生終身受益,所以,在學習中,方法很重要,有了方法,才能做到自主學習,舉一反三。在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模式中,都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在課上為學生逐字逐句翻譯,然后讓學生一字不漏地記下,使文言文的學習理解變得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翻譯的方法就很豐富,如我們可以通過刪減、增加、保留、替換等對句子和文章進行翻譯,翻譯講究信、達、雅,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參照工具書,自己先逐字逐句地翻譯,最后將句子進行調整、整合,融匯成順暢、通達的一句話。
五、重視課外閱讀
文言文包含的內容廣泛,是古人留下來的精華,具有重要的價值。僅靠學習教材中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我們在課外大量閱讀和積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聯(lián)系課內知識,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廣闊的課外閱讀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的環(huán)境。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對學習文言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語文教師首先要閱讀大量作品,系統(tǒng)地掌握一些語言、文字的知識,做到靈活駕馭教材,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語文是一門提高人的綜合素養(yǎng)的學科,學習文言文,能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傳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良好氛圍,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增強學生學好文言文的自信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文言文的困境中走出來,提高興趣,真切地感受文言文的美與精妙,大膽創(chuàng)新,從而愛上文言文,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韓軍與新語文教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程翔.一個語文教師的心路歷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