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興趣的高低決定英語教學的成敗,而喚起和保持住這種彌足珍貴的興趣不在于英語語言本身,而在于英語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因此,要拉近師生關系,勤鼓勵,培養(yǎng)其自信心,試著讓每個學生樂于開口;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特別是沉默型的學生和老師產生互動,從課外活動入手。
關鍵詞: 內向型學生 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隨著2011版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國的英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然而,在英語教學中,經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很活躍,經常舉手回答問題,積極參加課堂或課外活動;而有的學生則相反,對活動并不熱心,喜歡坐在那兒聽老師講解,老師的激昂情緒對他們好像沒有感染力,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對英語似乎不感興趣,其中還有少數(shù)學生根本就不知道老師在說什么。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自己要反思,課堂要重塑。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英語時有一種很強的好奇心。教師要使學生保持住學習英語的興趣,并發(fā)展為愛好,就要在教學活動上下工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不是來源于英語語言本身,而是來自于英語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一、拉近師生關系,勤鼓勵,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樂于開口。
孩子們很單純,用心交流很有效果,“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真心與其相處;善于適當關心學生,讓學生懂得回報。比如,我以前教過一名家庭很貧寒的學生,沉重的思想負擔使她不能認真學習,作為該班的唯一女教師,我抓住機會和她傾心長談,并經常給予一些幫助,讓她深深感到自己不是被別人甚至是被老師一腳踢在陰暗的角落。從此,她真正找到了新的自我,變得開朗了,特別是在英語課上,你總是能看到她積極的自我表現(xiàn)。再比如,我們在學習有關月份的時候,有學生介紹:“My birthday is in June/...”這時老師可以找合適的機會補充說:“My/My father’s... birthday is in June/...too.”這樣,在無意中就拉近了師生的關系,漸漸地,他們便能放得開。當然,并不是每位學生都采取以上方法。對于有的學生則要多激勵,多表揚,甚至一個不引人注目的眼神,一個大拇指,作業(yè)本上一個小五角星或簡單的幾個字“你進步很快!相信你會有更大的進步!”都可以讓學生感到老師在關心,久而久之,他們的自信心大增,自然而然就會樂于參加英語活動,也就樂于用英語交流。對于不懂不說的學生,老師要經常和他們聊聊,并進行恰當?shù)妮o導。等他們略懂一二時,再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表現(xiàn)自我,讓他們品嘗到學會一個單詞、一個短語甚至更高難度知識的成功感,這時,他們也就樂于說英語了。
二、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緩解內向型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英語教學大綱中強調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設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造交際活動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語言實際行動。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義,才會形象生動,才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師的態(tài)度可以左右課堂氣氛,課堂氣氛又影響學生的情緒,而學生的情緒則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痹诿抗?jié)課開始前,我們可以利用已學過的chant,讓學生隨著節(jié)奏邊練邊做,富有動感的韻律和節(jié)奏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的動力,也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另外,我們還可以自編chant,如在教學pen和pencil時,chant可編為:Pen,pen,show me your pen.Pencil,pencil,show me your pencil.把枯燥的單詞、句子都融入到語感和強烈的節(jié)奏中,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而且能提高其學習積極性?,F(xiàn)行的英語新教材內容大多數(shù)十分貼近生活。在Shopping這一課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真實的情景:在一家水果店中店主在熱情地招呼大家:
Shopper:Can I help you?
Buyer:I want some pears.
Shopper:Sorry,we have no pears now.Do you like peaches?
Buyer:Yeah,very much.It tastes good.
……
這樣,整個教學都是在栩栩如生的真實情景中進行的,學生在這個情景中學到了知識,獲得了樂趣,同時也學會了店主熱情待客、禮貌待人的良好品德。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學生。
三、從課外活動入手,讓沉默型的學生和老師產生互動。
1.要求學生課前準備活動材料,在有充分準備的課堂活動中動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課前讓他們單獨或小組合作準備自制的卡片或圖畫等教輔材料,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例如在“My hometown”這一單元,我們可以在課前畫畫圖,也可以先準備好自己的照片,然后在課堂中作介紹,在進行話題交流時,逐步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2.利用課余時間大力開展有趣的活動,外語教學活動的互動主要體現(xiàn)在課內,向40分鐘要效益。但學好英語光靠每周的幾節(jié)課還是不夠的,還要把這種互動延伸到課外活動上,開展英語游戲、英文歌曲演唱比賽、演講比賽、讀書比賽、英語小報設計比賽等,既可以在班內進行,又可以在同年級、全校各班之間進行。這樣不僅能夠活躍學生課外生活,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使課內外教學相得益彰。如制作名片:
Name:Zhang Ming(Zhang Ye’s father)
Job:Driver
Number:135901088
Hobby:sing & listen to the music
S1:What’s your father?
S2:My father is a driver.He likes to sing & listen to music.What about your father?
…
通過這樣來實現(xiàn)學生與練習的互動,達到鞏固的效果。
總之,《英語新課程標準》給英語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內涵和發(fā)展的機遇、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活動中聽說,在游戲音樂中鞏固。要使整個英語課堂活起來,使學生的興趣不斷保持下去,我們必須徹底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路的束縛,認真學習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理念,重新構建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大膽探索與實踐,從而增強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施良方等主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3]田式國.英語教學基礎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