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不高。早讀作為每日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一定要充分加以利用。教師首先要提高對早讀重要性的認識,明確早讀的重要作用,正確引導學生堅持早讀,以早讀為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 英語教學 早讀 閱讀能力 語感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技能七級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學生能從一般性的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斷;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yīng)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不高。我在教學中嘗試采用以早讀促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早讀就是早晨朗讀,所謂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diào)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念出來。朗讀有視覺要求,它要求朗讀者仔細看語言材料;閱讀又有發(fā)音要求,它要求閱讀者在大腦中“響”著其發(fā)音,然后大聲地讀出來;同時朗讀屬于一種“記憶運動”,它使口腔肌肉的運動逐漸沿著慣熟的“路徑”,形成一種長期的記憶。
從心理語言學角度來看,朗讀有助于增強記憶效果。人在朗讀時,眼睛首先感知書面語,然后把書面的有關(guān)信息(視覺信息或表層信息)反映到大腦中,大腦根據(jù)各表層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發(fā)音及句子連續(xù)、停頓,再把確定下來的信息發(fā)往發(fā)音器官,然后發(fā)出各種聲音,這些聲音立即傳入大腦,最后由大腦進行思維、聯(lián)想和想象,并產(chǎn)生情感體驗。語音對語言中樞神經(jīng)的刺激同樣會產(chǎn)生條件反射,讀得越多刺激就越多,條件反射就會增強信號就會在大腦里印記得越來越深。換言之,朗讀增強了記憶。心理學研究證明,人類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學習同一份材料,進行純視覺學習,3小時后能記住70%,進行純聽覺學習,3小時后能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