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泉州市實行體育中考以來,一些學校包括體育老師對體育考試工作的認識不足,出現(xiàn)了考什么教什么的“應試現(xiàn)象”,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影響了教育方針政策的全面執(zhí)行。本文提出了如何在初三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以使學生適應以后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真正把學校體育工作落到實處。
關鍵詞: 體育中考 初三體育課堂教學 有效課堂
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是促進學校體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有效措施。體育考試制度的實施,對端正教育思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jù)泉州市官方數(shù)據(jù),2012年全市初中畢業(yè)生參加體育中考人數(shù)共66423人,A等級率達39.91%,及格率達96.78%。及格率的提升直接影響高考考生體檢純合格率、中考體育考試合格率的提升。泉州市體育中考不僅給學校尤其是給初三畢業(yè)班的學生帶來了活力,而且大大改善了初中、高中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但是部分體育教師在應對體育中考時,產(chǎn)生一些誤區(qū)。如何處理這些誤區(qū)并進行高效的初三體育教學,還體育課一個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是廣大家長、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特別是體育老師應該關心的課題。
1.體育課堂教學的誤區(qū)
1.1片面追求體育中考的滿分率。
當面對升學率,用學生體育中考成績作評價時,有些教師將體育中考蛻變?yōu)轶w育教學的“指揮棒”,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練什么,壓制學生死練、硬練,一味追求體育中考滿分率,甚至有些教師把課外活動課變?yōu)榧栆蕴岣呦鄳椖康某煽?。?012年為例,泉州市體育考試項目有三項,其中必考一項,選考兩項,必考項目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選考項目為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擲實心球、一分鐘仰臥起坐(女),考生可在四個項目中任選兩項(不得重復)。從“應試”的角度來看,如果平時教學僅抓此“三項”,則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專項運動成績,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為考而練”而非“為考促教”的教學方法其實是片面的錯誤的,是誘使學生對體育產(chǎn)生“冷淡無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體育課堂教學演變成訓練課。
部分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與體育中考的相互聯(lián)系認識不足,認為只要學生在體育中考“三項”取得好成績,就算完成了初中體育教學任務。因為體育考試成績在升學錄取中實行準入制,即錄取到達標中學的學生,其體育考試成績必須達到C級或C級以上,即考生長跑不及格,其體育總成績記為不及格。所以針對長跑的訓練常常變成體育教師“臨時抱佛腳”的項目。有些教師甚至簡單地把體育課上成訓練課。其結果是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體育中考成績并不理想。
1.3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及個性發(fā)展。
體育中考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考試,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對學校體育的重視,最終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學生一旦失去了體育鍛煉興趣,身體素質就必然下降。從泉州市某中心城區(qū)和某起步城區(qū)的五個項目的成績來看(如下圖示),不僅學生的興趣個性對成績有影響,而且城區(qū)也存在一定差異。
2.進行高效的初三體育課堂教學
2.1體育教師要改變觀念。
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第一執(zhí)行人,體育教師樹立“快樂體育”的觀念尤為重要,因為它直接決定體育教師將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體育課,以什么教學手段施行每節(jié)體育課,從而決定了每節(jié)體育課的性質和課堂教學效果。體育教師主要起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體育課堂中。
“應試體育”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有限的幾項運動成績,但有違國家的教育主導思想,有違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有違體育運動的原則,有違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有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等等。帶給體育教學、帶給學生的更多的是負面影響,而這種影響是往往是一生的,弊大于利,是一種非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此,體育教師改變“應試體育”教育的觀念是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
2.2學校管理者要改變觀念。
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校長的教育教學理念決定了這個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方向,如果領導者重視教育教學的過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那么,這個學校的教學氛圍必將是愉悅、健康的。
對于體育這門特殊的學科,領導者必須了解這一學科的特點和體育教育現(xiàn)狀、形勢,多同體育教師交流探討,同時深入課堂,傾聽學生的想法,特別是體育課堂的指導意見,在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指導下,使體育課堂教學真正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
2.3學生和家長要改變觀念。
素質教育已經(jīng)全面推行,但由于中考的重要性,在學生和家長,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和家長心目中仍然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這種地位甚至是不可替代的,這就導致學生和家長將“分數(shù)”看得很重要。隨著體育中考的實行,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對學校體育更加關心重視,這似乎是個好現(xiàn)象,但這種現(xiàn)象的背后深深地打上了“分數(shù)”的烙印。
我們可以利用校會、班會、課后交流等多種形式,同學生溝通,同時也要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對于家長,我們可以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溝通,小范圍也可以單個請家長來學校交流探討,讓家長改變觀念。當然,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過程,教育者要做到有耐性、恒心。
2.4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的教學方法是促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采取的手段,使學生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如探究性問題的提出可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內(nèi)容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熱情,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思考探究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例如:在上立定跳遠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我依次提出問題:小兔、袋鼠和青蛙跳是怎樣跳的呢?同學們可以試一試,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較分析哪一種動物跳得遠一些,為什么會跳得遠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擺動是不是可以幫助身體向前向上跳躍?等等。以問題帶動興趣,以興趣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展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認識自我、規(guī)范自我、評價自我、發(fā)展自我,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注意參與量的遞進、參與難度的遞進、參與主動性的遞進。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體育課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現(xiàn)——高期望”的良性循環(huán)中,達到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和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許敬華.對我國中小學田徑課程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研究,2001(03).
[3]李天忠,何林.田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可行性探討,2002(05).
[4]王杰.中學生實行體育素質教育改革熱點探討,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