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師生矛盾沖突事件屢見不鮮,師生沖突已經(jīng)是一種客觀存在,完全消除它是不可能的,一味壓制只會為下一次更激烈的沖突埋下隱患。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迫在眉睫,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觀念,理智地看待師生沖突,采取科學的應對方法,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每當我們在學校中談到尊重,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尊重老師,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國人的腦海中師道尊嚴已經(jīng)根深蒂固,但大多人卻一直錯誤地理解這一概念。我們要改變以往對師生關系的錯誤觀念,如認為老師總是正確的,所有問題都是學生的;在學校里老師絕對是權威,學生必須無條件服從老師......凡此種種不平等的師生觀,我們要堅決摒棄。我們要把自己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者和教學權威轉變?yōu)橹R學習的組織者,學生成長的輔導者和引路人。這種角色的轉變有利于教師平衡心態(tài),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優(yōu)良環(huán)境,從而把師生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高中生正從青年早期向青年中期和成年前期過渡,這個時期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逐漸地趨向成熟。新型的教師應該有寬容的心,有真摯的愛,以平等的姿態(tài)看待每一位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對話。只有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交流才有可能發(fā)生。
如在講《摩擦力》時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如圖所示,在u=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10kg的物體以一定的速度向右運動,同時還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體上,其大小為10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多少?方向如何?(g=10m/s2)我在講解的時候只考慮開始運動的過程中受滑動摩擦力,忘了考慮最終停下來物體應該受靜摩擦力,大小方向都改變了。當我講完時,一位學生舉手尖銳地指出:“老師你錯了,還要考慮靜止時的摩擦力?!蔽业哪樢幌伦泳图t了,馬上意識到學生是正確的。于是我讓學生繼續(xù)講解,借此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我犯了一個錯誤,今后希望你們也像他一樣,不唯書,不唯師,把學問做到實處?!边@節(jié)課由于我的教學準備不足,導致課堂中出現(xiàn)意外,但我沒有遮掩,亦沒有搪塞,而是以平等的姿態(tài)在學生的幫助下完成,把學生放在首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親其師,信其道”。
3.理智地看待師生沖突
3.1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沖突是正?,F(xiàn)象。
形成師生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師生之間認知水平、生活環(huán)境、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在教育教學中他們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都可能是師生產生矛盾的原因。(1)傳統(tǒng)觀念是師生產生矛盾的根源。(2)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是師生產生矛盾的原因之一。(3)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師生產生矛盾的導火線。而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關愛和教師的粗暴教育形成的反差,很容易引發(fā)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產生師生矛盾。
3.2師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沖突也有一定的意義。
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師生關系的重新定位。在矛盾沖突中,雙方更容易把以前沒有表達出來的看法和意見說出來,為促進雙方相互了解提供條件,有利于今后雙方準確定位彼此的關系。二是有利于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教師是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維護者和執(zhí)行者,而許多師生沖突正是針對學校的某些規(guī)章制度,沖突加深了學生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體驗,同時也使學校重新審視現(xiàn)行的規(guī)章制度是否合理。三是有利于師生雙方的共同成長。沖突是師生雙方釋放內心壓抑和不滿的一種方式,可以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從而努力提高教育的藝術性,以此為契機完善自己。
4.科學地應對師生沖突
4.1未雨綢繆,積極預防。
(1)把沖突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其實很多沖突是可以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中的,比如我們在批評學生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臉色改變、情緒激動,就應及時停止批評,改變教育方式,不要激化矛盾;當學生不服從管教時,我們應適時轉移話題,避免學生出現(xiàn)進一步的對抗行為。(2)尊重學生的青春期心理特點。我們要尊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性,尊重他們成長的特殊性,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讓學生保持心理健康。(3)掌握生氣的“藝術”。生氣也是一種教育手段,教師要把握“藝術”和“火候”。教師要盡量避免在氣頭上處理學生問題,否則容易處理失當,學生也會口服心不服。(4)控制情緒,慎言慎行。有的老師,特別是年輕氣盛的教師,見學生頂嘴,就怒發(fā)沖冠,甚至與學生動手。但仔細想想,學生尚未成熟,教師不應和學生一樣缺乏理智。一個被學生影響情緒的老師,是不稱職的老師。
4.2掌握主動,有效化解。
(1)掌握化解沖突的主動權。當師生發(fā)生沖突時,教師要主動化解矛盾。教師可以主動找學生協(xié)調,和學生積極搭建交流橋梁,讓學生認識到,師生之間發(fā)生沖突是因為雙方情緒控制不當,教師要做主動承擔責任的榜樣,切忌將矛盾公開化,擴大化。(2)認清教師是解決矛盾的關鍵。認清自己的角色是避免矛盾激化的關鍵。認真分析自我角色有助于自我認同和角色認同的構建。特別是班主任,多重角色集于一身,這些多重角色的相互轉化是解決師生矛盾的切入點。它關系到教師的教育思想,制約著我們處理問題的決策。(3)科學應對的方法。①采用“休克”療法。弘一大師說:“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鼻嗌倌暾幱谇啻浩?,個性張揚,實屬難處之人,師生間的沖突實為難處之事,身為人師的我們應該克制自己,做到“寬、厚、緩”。②秘密溝通。我們要盡可能地避免公開訓斥學生。當他們犯錯誤時,我們一定要選擇安靜的環(huán)境,相對隱秘地處理問題,效果往往顯著。③先禮后兵。每次師生發(fā)生矛盾時,我都是先禮后兵,幾個回合下來,矛盾一一被解決。④挑起“內戰(zhàn)”。師生之間發(fā)生矛盾往往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關,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從“內”解決復雜問題。要讓學生認識到,不應對老師的批評全盤否定,而應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點進行改正,爭取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鄭學志.師生之間產生沖突,怎么辦?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出版,2009.2.
[2]李希貴.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