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日本各種宗教并存,很多日本人信仰兩個以上的宗教。這種信仰和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通過探究“門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歡花”、“稻”這六種植物在日本人信仰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分析其和宗教的關(guān)聯(lián)。
關(guān)鍵詞: 宗教信仰 植物 實用主義
引言
大多數(shù)日本人,在前半生的“誕生、七五三、成人式、結(jié)婚式”等重要階段,都會去神社參拜,祈求平安、幸福,這些活動都和神道有關(guān)。一生結(jié)束時的“葬禮、法事”也都會去寺院,活動都和佛教有關(guān)??梢钥闯鋈毡臼莻€多神教的國家,日本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常涉及植物。這些植物都和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關(guān)。本文通過探究“門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歡花”、“水稻”這六種植物在日本人信仰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分析其和宗教的關(guān)聯(lián)。
1.門松
在日本,過年時有在門口立“門松”的風(fēng)俗習(xí)慣。松在日語里讀作“まつ”,寓意“待つ”,指等待天神飄然降臨,落此樹上。在家門口立上松樹,旨在恭迎保佑五谷豐登的年神惠然臨門,“門松”是神的依附物,是圣樹。人們在山上選“小松”時,先向“小松”供上“洗米”(為供神佛而洗干凈的白米),然后拍手、祭拜,最后才伐倒或是拔出“小松”請回家中。戰(zhàn)后提倡保護(hù)生態(tài),有人提出廢除立“門松”的習(xí)俗。隨之,苗圃開始專門培育“小松”,用作“門松”之用。有的地方新年時還推行年畫式“門松”,這是很環(huán)保的創(chuàng)意。在島國日本的神社寺廟有很多郁郁蒼蒼、帶有神秘色彩且預(yù)示歲月滄桑的“神木”松樹,都是人們信仰的對象。日本島根縣有名的“出云大社”據(jù)說是諸神的故鄉(xiāng)。日本陰歷十月又稱“神無月”。而“出云大社”是群神齊聚的地方,并稱十月為“神有月”。這里的松樹高大茂密,環(huán)境幽靜,充溢著濃厚的神話氣氛。
2.萩花
日本是個崇拜自然、酷愛植物的民族,其傳統(tǒng)的民族宗教“神道”的教義,就是有力的證明。日本人以植物為四季生活的伴侶,滋潤心田;以移情與植物花卉,表達(dá)內(nèi)心諸感。花雖然一言不發(fā),但在沉默中向人們傳達(dá)的神韻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想象。最具代表性的“報秋花”——萩花,正是如此。
在日本仲秋賞月時,奉獻(xiàn)給“圓魄”的三樣貢品是:“萩花、芒、賞月年糕”。萩花出現(xiàn)在寺院里,使宗教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大阪的東光院、京都的梨木神社、滋賀縣長濱市的神照寺內(nèi)都種植萩花在千簇以上,每年9月下旬,萩花盛開之時,這些神社寺院都會舉辦隆重的“萩祭(胡枝子花祭)”。在日本,秋彼岸時,有給佛龕供上秋餅的習(xí)慣。用糯米和紅小豆做成的餅,顏色酷似美麗的萩花。秋餅是胡枝子花開之時秋天的叫法,是體現(xiàn)了重視季節(jié)感的日本式叫法。
3.彼岸花
彼岸在日本指的是春分或秋分周,在日本,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是國民的法定休息日,以此日為中心的前三天加后三天的一周期間稱為“彼岸”。春分日和秋分日,晝夜長短一樣。因此有“熱到秋分,冷到春分”的說法。所以“彼岸”也是季節(jié)交替的轉(zhuǎn)折點。“彼岸”本是佛教的觀點,含有河的對岸是佛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之意。從河的這岸渡到河的對岸是佛教目的。因此,“彼岸”時,為了供養(yǎng)祖先去掃墓。在日本,有在春彼岸時給佛龕供上牡丹餅、在秋彼岸時給佛龕供上秋餅的習(xí)慣。牡丹餅是牡丹花開之時春天的叫法,秋餅是胡枝子花開之時秋天的叫法,是一種體現(xiàn)了重視季節(jié)感的日本式叫法。這兩種餅其實是同一種食物,用糯米和紅小豆做成的餅。顏色酷似萩花,所以日語稱為“お萩”。
日語的“お萩”指的并不是彼岸花。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在秋彼岸時,寺院道路旁、建筑旁和墓地旁、田埂上會都盛開一種艷麗的花,由于秋分前后開花,而秋分前后的7天左右被稱為“彼岸”,故有“彼岸花”之稱,別名叫“曼珠沙華”。曼珠沙華來自梵語,這是佛教語言,意思是“紅花”、“天上的花”,意為開在天界之花?!奥樯橙A”學(xué)名石蒜,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是彼岸花盛開的時候。曼珠沙華屬草本植物,以紅色居多,也有黃色和白色的。曼珠沙華葉子在花期后自基部抽出,有5至6片,發(fā)于秋末,落于夏初?;ㄝ阍?至9月抽出,高30~60厘米,開花4~12朵,生在花莖頂端。曼珠沙華花型獨特,花瓣倒披針形,向后開展卷曲。
曼珠沙華的特點是“花不見葉,葉不見花”,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所以也被稱為“相思花”。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是自愿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仍徘徊于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給離開人界的魂以指引與安慰,所以有人說它是“黃泉路上的花”。顏色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是紅色。
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地開著這花,遠(yuǎn)遠(yuǎn)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fēng)景與色彩。它們火紅色的花徑指引人們走向三途河的彼岸,人們在這花的指引下走向幽冥之獄。
4.日本百合花
日本自1世紀(jì)左右,就將“百合”作為觀賞花卉。百合花還是夏季的季語,在連歌、連句、俳句中多次出現(xiàn)?!度f葉集》中就有深情吟詠百合的和歌,大多與愛情密切相關(guān),百合往往是好女子的象征。
百合也用于祭神活動。在日本奈良市的率川神社,每年6月17日都會舉行聞名列島的“三枝祭”,將本社三輪山采摘來的竹百合花三枝裝飾于白酒黑酒的酒樽上,用于敬神。巫女手持竹百合花在率川神社祭祀的神“伊須氣余理比殼命”前,翩翩起舞。相傳文武天皇大寶年間(701—703年)古式神事供奉所用的百合花有防疫驅(qū)病之功效,也稱作“百合祭”。
5.合歡花
“合歓木(ねむのき)”在中國稱“合歡樹”、“馬櫻花”等,6月-7月開花。炎炎烈日下,合歡樹亭亭玉立、枝葉婆娑,盛開的花朵粉粉的、絨絨的。宛如淡紅絹絲絨藝術(shù)裝飾物,所以中國又稱合歡花為“鮮絨花”。合歡樹羽狀復(fù)葉白天舒展,夜晚閉合,似在甜美安睡,所以日語將其讀作“合歓木(ねむのき)”。在日本連歌、連句、俳句中多次出現(xiàn),象征夏季的“季語”。合歡木也與佛教有關(guān)。在日本中部的長野縣,人們將合歡木的葉片曬干,將其搗成粉末,制成“粉香”,用于盂蘭盆會的佛教祭祀活動中。
6.稻
日本民族宗教“神道”的形成與“稻作”息息相關(guān)。“神道”是伴隨著“稻作”而誕生的。日本天皇即位之后,會舉行一次“大嘗祭”,天皇用當(dāng)年收獲的清潔新稻穗祭祀“天照大神”和“天神地祗”。這是一場徹夜祭祀,和神一起進(jìn)餐,從神那里傳承性靈、國魂,標(biāo)志其成為獲得神賜力量的統(tǒng)治者?!吧駠L祭”是9月新稻初熟時,先請神靈品嘗,之后后裔天皇享用的祭祀活動?!靶聡L祭”在陰歷十一月舉行。意在感謝神靈,慶賀稻子豐收。祭祀中,天皇將新稻敬獻(xiàn)諸神。
稻作與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特別是在科學(xué)不發(fā)達(dá)的古代,人們敬畏自然,覺得大自然神秘,不可違逆,認(rèn)為有神靈的恩賜,才有了五谷豐登的富饒生活,因此有關(guān)稻的祭祀活動頗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祭祀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基本的文化含義還是一樣的。
結(jié)語
從以上對“門松”、“萩花”、“彼岸花”、“百合花”、“合歡花”、“稻”的探究可以看出,日本人從古至今都親近植物,借助這些沒有感情的生物,做感情、思想的承載、寄托。日本人親近植物,是他們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體現(xiàn),也是實用主義價值觀念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xiàn):
[1]井筒雅風(fēng),內(nèi)田満樺,島忠夫.國語図説.京都書房,2008.
[2]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曲維.日本[M].大連出版社,1997.
[3]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