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管理指“以規(guī)章制度為中心”,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jiān)督、獎懲規(guī)則等手段對企業(yè)員工進行管理。這是20世紀通行的管理模式,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泰勒管理理論將人看作“經濟人”、“機器的附件”,強調組織權威和專業(yè)分工。
柔性管理則是指“以人為中心”,依據企業(yè)的共同價值觀、文化、精神氛圍進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性方式,在員工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yōu)閭€人的自覺行動。梅奧的行為科學理論是一種柔性管理理論,該理論認為:人是“社會人”,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是滿足員工的社會欲望,提高員工的士氣,而不是紀律的強制和物質的刺激。
任何一所學校也都離不開管理,學校管理也分為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通常,在學校內,制度的管理都稱為“剛性管理”,制度體現(xiàn)為一種剛性,必須執(zhí)行,違者必究;我們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更要提倡柔性管理,因為柔性管理才更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一,完善干部機制,提高干部素質。我們要加強學校民主管理,建設一支良好的學校管理隊伍;推行上下暢通的領導機制,領導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實行部門之間的合作、協(xié)同和責任制度,完善部門考核制度;做好干部隊伍的梯隊建設,選拔素質高、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教師作為后備干部的考察對象,加強干部隊伍的建設,加快學校發(fā)展的步伐。加強干部隊伍的理論學習、實踐研究以及促進干部隊伍素養(yǎng)的提高,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為教職工做好服務工作。干部要深入群眾,在工作上、生活上和學習上主動關心群眾,為群眾解憂除患,消除后顧之憂,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關心他們的成長發(fā)展,提供他們發(fā)展的機遇,使他們身心健康、工作愉快、生活幸福,做群眾滿意的干部。
第二,整合部門計劃,形成統(tǒng)一的目標。學校工作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這種整體的概念來自于思想的統(tǒng)一,因此,我們的管理者必須走自下而上的群眾路線,這是我們黨取得革命成功的重大法寶之一。在學校,我們可以在學期前了解教師的工作思路、發(fā)展方向和自主愿望,讓他們制定自身發(fā)展的計劃,通過了解、交流和討論,形成與學校管理工作相統(tǒng)一的思路,然后,制定各管理部門的工作計劃,使工作更有針對性,更能滿足教師和部門共同發(fā)展的需要。
第三,重視部門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中加強部門之間的橫向溝通。學校的管理工作通過各個管理部門的統(tǒng)一管理才能有效,否則,就會出現(xiàn)部門之間的不協(xié)調,甚至是矛盾,阻礙學校的發(fā)展。因此,部門之間必須加強溝通,協(xié)調行動,以推動學校的管理工作。為此,各個部門必須明確自身的職責范圍,哪些是部門內的事務,哪些是部門之間交叉和協(xié)助的事務,后者的責任必須共同承擔,對此,上級部門必須明確;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制定部門問責制度,以處理和追究部門間不合作而帶來的影響。
在領導中加強組織的上下溝通,保持暢通,及時指導。學校領導在工作中必須經常與下級管理部門保持暢通,下級管理部門必須充分認識領導工作的意圖,有創(chuàng)造性地高效地工作。領導對于下級部門的工作不到位或滯緩或偏差必須予以及時的指導,下級部門在意識不清、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必須及時向上級部門請示,以避免工作中的差錯。學??梢栽诿恳恢艿男姓h上統(tǒng)一各部門的意見,對學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發(fā)表指導性的意見,以利于上下一致,左右平衡,順利開展工作。
第四,重視非正式組織溝通,引向組織目標。非正式組織是一種群眾性組織,他們都是以一定的興趣、愛好或者利益的一致等組合而成的。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群體,他們有時發(fā)揮積極作用,但有時也產生消極作用。因此,如何避免消極作用或把消極作用轉變?yōu)榉e極作用,這是組織氣候形成的一個關鍵因素。一是要主動關心,了解群體的組織目的和動向;二是要善于溝通,把握群體核心人物,正確引導;三是要分化消極性的組織,滿足群體成員的合理要求。
第五,加強民主管理,建立學校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是學校有關教師自身發(fā)展的審核機構和最高決策機構,它把長期由行政決策的教師發(fā)展、名優(yōu)評選和教師培訓等歸入學術委員會這一群眾性組織之內,實現(xiàn)了教師的自主發(fā)展、自主管理、自主評價和自主決策的完整的管理系統(tǒng),對于學校的民主建設、校務公開以及民主管理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學校管理必須剛柔并濟,剛柔并濟應當以柔為本。以柔為本,就是以人性為本,以人性促進制度,以制度完善人性,核心在于人性。管理的目的在于發(fā)展人性、促進制度的改善,而不是壓抑人性、以制度來限制人性。因此,柔性管理才是學校管理工作的起點與歸宿。制度的剛性原則顯然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的,它只是在實現(xiàn)人的價值理性過程之中的方式或手段。因此,忽略了柔性管理,學校的管理就失去了人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