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說明
調查時間:2013年8月1日-2013年9月25日
調查方法:郵件征集、記者訪談、網絡評選
調查樣本:總計11233人,分為兩個群體。一,專家學者302人,由人民論壇編輯部通過郵件、記者訪談等方式進行開放式征集。二,網友10931人,在人民論壇網、搜狐網、新浪網等門戶網站推出網絡評選
調查階段:第一階段,專家調查;第二階段,網上調查
一、調查意義:為解決當前現(xiàn)實問題提供價值參考
當前社會急劇轉型,價值多元,各類矛盾交織多發(fā),如何在多元中有主見,在多樣中有共識,是現(xiàn)代中國人正在面臨的時代課題。
面對時代轉型過程中的各類挑戰(zhàn),中國人應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在8·19重要講話中指出,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漢字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沉淀下來的博大精深的智慧、思想與力量。尋找出那些最具時代價值的漢字,有利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利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解決當前現(xiàn)實問題提供重要的價值參考。
二、調查標準:時代價值、博大精深、通俗易懂
經過廣泛征詢意見,數(shù)易其稿,確定了此次“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的評選原則,主要有以下三個考量標準:
(一)時代價值。即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既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益養(yǎng)料,又能為破解當前社會問題提供價值參考。
(二)博大精深。即內涵豐富,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精髓。
(三)通俗易懂。即公眾認知度高,大家耳熟能詳。
三、調查階段:專家意見征集與網絡調查
漢字浩如煙海,每一個字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與價值,如何從漢字的海洋中拾取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本次調查采取開放式征集、記者采訪、網絡評選等多種形式,力求使調查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第一階段:專家開放式調查。8月1日-9月15日,人民論壇記者通過郵件征集、電話采訪等方式,在302位專家學者中進行了開放式意見征集,請專家們列出自己認為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并簡單說明理由。專家學者提及的漢字有500多個,經匯總統(tǒng)計,得出了被提及頻次最高的道、仁、和、禮等前30個漢字。
第二階段:網絡評選。以第一階段專家調查得出的前30個漢字為選項,在人民論壇網、搜狐網、新浪網等大型門戶網站進行大范圍網絡調查,請網友投票,從中選出得票率最高的“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截至2013年9月25日中午12時,共有10931 名網友參與調查。
四、調查結果一:最具價值的前10個漢字
10931 名網友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最具價值的前10個漢字分別為:
德(8359票)列第一;信(7897票)列第二;孝(7385票)列第三;誠(7267票)列第四;善(7220票)列第五;仁(6439票)列第六;和(5751票)列第七;禮(5256票)列第八;義(4302票)列第九;道(4005票)列第十。
入選最具價值的前10個漢字博大精深、蘊含豐富,這些字義理精深,經過古圣先賢的闡發(fā),進入四書五經等文化經典,經過數(shù)千年沉淀與傳承,已經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成為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和普遍的價值觀念。
例如,“德”位居“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之首,在征集過程中,受訪者圍繞“德”字發(fā)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認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代強調“為政以德”、“以德服人”,現(xiàn)在我們仍講“德才兼?zhèn)洹?、“德藝雙馨”、“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罵一個人“缺德”則從側面反映,“德”是一個人必須要具備的品質。同時,受訪者對當前社會道德現(xiàn)狀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例如官德缺失、師德淪喪、國人講私德不講公德等。如何加強道德教育,提高國民道德水平,值得我們思考、探索。
“信”字位居第二,表明公眾對當前社會上的“誠信危機”的關注與憂慮。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0余年,傳統(tǒng)的信任體系崩塌,新的信用體系尚未建立,信用缺失、信任危機成為較為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破解這一難題,當代中國人亟待從傳統(tǒng)的“信”字智慧中去獲得啟迪,開創(chuàng)新境。
五、調查結果二:最具價值的第11至第20個漢字
10931 名網友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最具價值的第11至第20個漢字分別為:
愛(3949票)列第十一;正(3327票)列第十二;公(3009票)列第十三;法(2771票)列第十四;廉(2383票)列第十五;智(2128票)列第十六;理(1787票)列第十七;忠(1733票)列第十八;學(1467票)列第十九;敬(1127票)列第二十。
“愛”列第十一,展示了中國儒家“仁愛”的時代價值?,F(xiàn)實生活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好人沒好報”、“做好事反被訛”的情況不時見諸報道,行善、獻愛心屢屢受到質疑,媒體上大量的負面新聞,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和防備心理,人情冷漠、愛的能力缺失,成為當前社會的病痛。不少受訪者呼吁,我們現(xiàn)在應該更加提倡“愛心”、“讓世界充滿愛”。政府、媒體應負起自己的責任,合理引導,呵護人心中的善心愛心,并幫助其擴充、壯大,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風氣。國家也需要建立合理的保障機制,讓行善、表達愛心不再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排名第11至第20的漢字中,正、公、法、廉等也獲得了受訪者的高度關注。這體現(xiàn)了受訪者對正義、公平、公正、法治、廉潔等政治倫理和現(xiàn)代價值的認同,也反映了國人對于社會公平、公正,以及法治國家、廉潔政府的期望。
六、調查啟示:我們應該感恩漢字,并由之體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在“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征集、評選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到,我們應該感恩漢字,并由之體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承續(xù)中華文明的載體,漢字可使數(shù)千年來的中國人共游于廣闊悠久的精神世界之中,如同母乳一樣滋養(yǎng)了一代代的中國人,這是舉世無匹的事。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碰撞和交融的背景下,亟待系統(tǒng)地梳理、挖掘和總結中華民族文化當中的那些最具價值、最有蓬勃生命力的成分,將之再造、消化吸收,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滋養(yǎng)。
(執(zhí)筆:人民論壇記者 周素麗)
責編/杜鳳嬌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