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曾明確要求,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好民主生活會,堅持開門搞活動。近日,中央再次強調(diào),“堅持開門搞活動、開門聽意見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然而在實踐中,一些干部抱怨,聽不到真話;一些群眾顧忌,說了白說,不如不說。如何做到“聽真話,真聽話”、“真提意見,真聽意見”,是開門搞活動能否收到實效的關鍵。
要聽真話,必須致力于拆除黨群干群之間的“隔斷”。過去,我們黨和老百姓長期是打成一片的,干部和群眾打交道也從來不是居高臨下發(fā)號施令,而是平等地商量著辦事情。但執(zhí)了政、掌了權(quán),不少干部越來越官氣十足,唯恐群眾不知道他們手中有權(quán),久而久之,一些干部離開權(quán)力就不會和群眾打交道了,不會平等地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親近群眾、做群眾工作、為群眾服務。更有甚者,一些干部形成一種“對上如鼠、對下如虎”的雙面人格,把群眾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作風。這樣,在群眾眼里,自然分出“門里門外”、“體內(nèi)體外”了。所以,要聽真話,首先要把群眾和干部的關系擺正了、把黨內(nèi)下級和上級的關系擺正了、把“群眾怕干部、下級怕上級、小官怕大官”的普遍現(xiàn)狀改變了,圍繞實現(xiàn)“權(quán)為民所有、權(quán)為民所授、權(quán)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讓權(quán)力在陽光下運行。拆除了干群之間不信任、不認同、不坦然相向的“心墻”,這樣,黨群干群之間也無所謂“門里門外”、“體內(nèi)體外”了,真話自然就多起來。
要“聽真話”,就必須“真聽話”。堅持開門搞活動不是為了應付當下的教育實踐活動,而是著眼于找到問題、抓住要害、回應期待、推動工作。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集中的整黨整風活動,不是表揚與變相表揚,而是要“流汗、紅臉、排毒、治病”的,是要真正請群眾來提批評性意見和建設性建議。因此,必須充分發(fā)動群眾,堅持群眾路線,堅持接受群眾的批評與監(jiān)督,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組織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jiān)督、承受群眾“拍磚”,形成“內(nèi)外夾攻”的態(tài)勢,并從人民群眾中吸取強大的力量,推動這一活動取得實效。不相信群眾,不敢發(fā)動群眾,害怕群眾批評,擔心不好掌控,擔心搞到自己頭上,擔心在下級和普通群眾面前失去權(quán)威,關起門來、蓋上蓋子、遮遮掩掩、患得患失,這樣搞活動肯定效果不好。發(fā)現(xiàn)了問題,軟著陸、冷處理、泛泛表態(tài)、虛張聲勢,只會涼了群眾的心。
要“聽真話、真聽話”,也要善于引導群眾、教育群眾。不要有意無意營造一種“群眾干什么都是好的、干部做什么都不對”的氛圍。就決策而言,群眾提意見十分重要,但把意見全盤搬來并不一定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群眾的參與替代不了頂層設計、統(tǒng)籌規(guī)劃、細致落實、提煉總結(jié)。另外,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充分發(fā)動群眾,接受群眾的批評監(jiān)督,更不是要以“群眾運動”的方式來推進整黨整風;要謹防把貫徹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聯(lián)系起來,謹防過去群眾運動中的非理性、矯枉過正等有害元素沉滓泛起。鄧小平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指出,“歷史經(jīng)驗證明,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而不是用透徹說理、從容討論的辦法去解決群眾性的思想教育問題,而不是用扎扎實實,穩(wěn)步前進的辦法,去解決現(xiàn)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問題,從來都是不成功的?!边@些話對我們今天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原理室主任)
責編/劉建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