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師只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充分利用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做到教學活動有針對性、課堂內外有機結合,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目標。
一、高效課堂的評價指標
一般情況下,可以用教學效率這個指標對高中課堂教學成果進行評價。
教學效率=學生學到的有用知識+學生學到的有用能力+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非智力能力/學生投入的學習時間×學生的腦力負擔
或教學效率=教學效果(產出)/教學投入。
從評價公示中可以看出,教學效率完全是通過學生的學習效率去衡量,所以它不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所有投入量,而是指學生的接受量或接受程度。學生用相對少的精力去獲取較多的知識和能力,也就是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產出,即為高效。從上述公式來看,減少分母上的兩項,或增大分子上的三項,都可以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思路。
二、高效課堂的核心與關鍵
根據(jù)以學定教的觀點,評價高中教學效果的關鍵在學生而非教師,而學生高效的關鍵主要包括這樣幾點:單個學生素質和成績的高效,全體學生學習成績和接受能力的高效、每一分鐘是否高效。高效課堂的目標任務必須是三維一體結合在一起的,即以教材為基礎、全體學生腦力的參與,同時,課堂內外每一分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提高預期效果。
三、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
(1)建立明確的導學方案。導學方案的建立核心是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重在引導。一般而言,教材上有80%的新知識可以由學生自學獲得,所以這塊內容完全可以交由學生自學,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寶貴的課堂時間,又可以培養(yǎng)并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導學方案的編寫應該從這樣幾方面下工夫:書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研究過程及方法、基礎練習等。
(2)做好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瘜W最本質的特點是其探究性。教師應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腦動手設計有明確探究目的的試驗活動,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見解,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和探究能力。
(3)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在多鼓勵表揚學生的同時,批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時將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掘和展現(xiàn)每個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及能力,注重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留給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和探索的充分空間,已期達到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
總之,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展開高效的教學活動,按照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水平(即平均水平和平均能力)安排授課,同時要注意各個學生基礎知識和接受能力的差別,切忌“一刀切”,最好通過師生之間信息的及時反饋和研究,針對個體差異,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以保證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