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朗讀多了,就能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隨口說出英語。朗讀能增強學生的語感,能讓學生更熟練地掌握英語,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只有讓學生通過閱讀學好英語,才能為成才打好基礎。
一、朗讀的策略
(1)在游戲活動中朗讀英語。我們五年級下冊5B unit 2中的part D和part E的學習中,因為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這部分的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就顯得很簡單,我在教學時,只是讓學生自學,看學生能學會多少,然后再把重點明確下來,讓學生對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出來,教師再集中講解,從而有重點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在完成這一內(nèi)容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學生都安排一定的角色,來朗讀課文。另外,由于文中的角色有教師與學生之分,但是,我沒有按課文里面的安排去做,而是讓學生當老師,我來當學生。在一開始的時候,學生還不能適應這種朗讀方法,沒有進入角色,只是被動地跟讀,顯得很被動。于是,我?guī)ь^學起了學生的朗讀聲音。本來,我就有表演的特長,我對課文中遲到的學生的口吻表演得特別像,學生聽得都入了神,而且表現(xiàn)出一種驚訝的表情:原來老師也能讀得這么好。一下子,學生放開了,他們紛紛模仿起了老師的樣子,當我發(fā)現(xiàn)我的教學目標達成之后,我再讓學生模仿自己的聲音,老師模仿老師的聲音,然后讓他們體會比較,這樣,就讓他們在角色互換中完成了朗讀學習,效果極佳。
(2)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感受語言魅力與節(jié)奏。語言是有節(jié)奏的,好的語言節(jié)奏非常明顯,能給學生以美感。所以在我英語朗讀教學中,對于節(jié)奏感的把握非常重視。比如,當學習了一段英語之后,我會安排幾個相異的音色與聲部進行唱讀,把英語用音樂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然后再進行合唱,這樣,用音樂的形式進行唱讀,學生很感興趣。所以說,作為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好奇心的心理特點,掌握好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他們每個人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英語朗讀中表演,運用情境教學法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語言的節(jié)奏練習與體驗語言魅力時,我還采用了開火車朗讀法在小組與同學之間展開競賽,先讓語感好、有節(jié)奏感的學生來領讀。當單詞教完之后,我編了一首chant來學習句型,chant節(jié)奏感極強,很容易朗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覺很順口,就很樂于參與,接著再采用接讀、分角色讀、感情讀、競賽讀等方法。學生們讀完后,我給他們評出節(jié)znW5VKJVpZRuRgtincRycw==奏小能手、語感小能手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二、朗讀的方法
(1)經(jīng)常跟讀?,F(xiàn)在的音像比較發(fā)達,有錄音機、MP3等,這些音像資料都很好找,而且播放方便,里面的音質(zhì)較好,多為外籍人原聲帶,無論從語速還是從音質(zhì)上都很純正而規(guī)范。所以,我們教師要多讓學生跟讀,多聽多讀多模仿,對于錄音中的語調(diào)、語氣都要認真模仿,只有這樣才能讀出感情。當然,學生在聽錄音跟讀時可能比較枯燥,因此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很重要。在課堂上,教師要以有趣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跟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聽錄音并跟讀的好習慣。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差,在開始朗讀時,我們要以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為主,在學習中引導孩子學習英語,如在家里與爸爸媽媽比賽,看誰讀得好,聽錄音看誰學得像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就會形成愛學英語的好習慣。
(2)放大音量。學習英語的最大用處就是說出來,大聲朗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僅對語音語調(diào)和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加強記憶也有一定的好處。如果聲音過小就會成為默讀,而不能叫朗讀,朗讀的聲音要適中、節(jié)奏要明顯,而不能無節(jié)制地大聲喊,否則就會對記憶或者有感情的朗讀都造成負面影響。
(3)跟讀要認真。朗讀的時候要專心,沒有用心朗讀是沒有效果的。如有的學生在朗讀時也能大聲朗讀,但是他邊讀心里邊想其他事情,那么,他讀了什么都不知道,沒有什么效果,所以朗讀要用心。也有的學生雖然模仿能力較強,但是讀出的聲音與播放的聲音不一樣,發(fā)音出現(xiàn)了誤差,所以教師在開始學英語或者新學英語時,要規(guī)范學生的模仿,注重發(fā)音要準確,發(fā)音技巧要學會。這樣,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小學英語學習中朗讀教學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要注重小學生的朗讀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他們朗讀的好習慣與技巧,為他們學好英語成才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