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想學好數(shù)學,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數(shù)學知識以外,還必須提高解題能力。提高學生運算解題能力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也是實際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盡心盡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根據(jù)筆者多年從教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學生做題的正確率的高低與運算能力的好壞有著直接的關系。要提高運算能力,首先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其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認真審題
許多學生在解題時,拿到題目往往不知從何處下手,也有許多學生在解題時有慌不擇路的感覺,結果是越慌越錯,越錯越慌,錯了改,改了又錯。這樣不僅影響計算正確,也浪費了時間。因此,要求學生在解題時,一定要有認真審題的習慣。靜下心來,將題目多看幾遍,在弄清楚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結論后,再探索解題的途徑,特別要注意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還有,在做一些計算題目時,我要求學生不要立即就進行計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簡便的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又提高了解題的準確性。通過這樣的審題訓練,可以養(yǎng)成認真嚴謹?shù)牧晳T,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
二、細心演算
在解題時,一定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品質。遇到難題時要冷靜思考,沉著應付,可考慮先易后難;遇到較繁的,不要急躁,耐心計算,也可考慮能否化整為零,分塊考慮;細心演算,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較為粗心,所以老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做好表率,讓學生從每一天、每一次解題做題中,培養(yǎng)自己細心演算的習慣。
三、耐心檢查
題目解好后,還應耐心檢查,這是解題的重要步驟之一。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教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做好的題目不會再去花時間檢查,也是因為這樣許多因為細小的失誤造成的錯誤就影響到整個題目。因此,教者認為,我們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解題過程中的失誤是難免的,因此檢查結果是否正確非常必要。首先檢查解題思路與解題過程是否正確,其次檢查是否有漏洞、多解現(xiàn)象,最后還要檢查你的解是否使實際問題有意義。對于一些似錯非錯、一時拿不定主意的,應慎重對待,別急于更改,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時時提醒學生,也可專門搞一些這方面的專項練習,有時記住幾個典型例題也是必要的。良好的查題習慣,既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準確畫圖
要經(jīng)常向學生闡明準確畫圖的重要意義,可通過一些實例使學生認識到,畫圖不準確不但影響到解題的速度,而且會影響學生正確的思維。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多教給學生一些畫圖技巧。言教不如身教,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畫圖、準確畫圖的榜樣。
五、注意書寫
教師要經(jīng)常指導學生掌握解題時的書寫格式,力求過程完整,條理清晰,書寫工整。潦草不清的算式,易于造成計算方面的失誤,特別是不利于學生的檢查。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同時,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不失時機地利用身邊素材,從正反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例如舉例在批改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因書寫潦草將“B”寫成了13等現(xiàn)象。還有一些同學解題過程中有涂改的習慣,這是解題的大敵。涂改后會影響學生解題的心情和信心。應盡量避免解題過程中的涂改,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使用草稿紙。我們平時批改作業(yè)與試卷時,可增加卷面整潔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數(shù)學教學中,運算解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運算解題的正確率與學生解題習慣的好與壞是成正比的。很多時候學生在面對題目的時候,并不是不會做,而是因為某一個數(shù)字,某一個符號等一些小的細節(jié)不注意,導致整個題目的錯誤。很顯然,這是由于學生的運算解題習慣差造成的。因此,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有目的地培養(yǎng)??傊?,良好的運算解題習慣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在日常數(shù)學教學的細枝末節(jié)中,需要教師一點一滴地耐心培養(yǎng)。不過,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運算解題習慣,那他們也就可以說是學會了如何學習數(shù)學。但我們一定要對一種習慣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會有良好的持久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