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效課堂這一理念逐步實施和全國各地新課改的逐步推進,高中英語教師也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如何營造高效的閱讀教學理念?下面,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探究高效課堂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一、高效閱讀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重視閱讀教學與課文教學相結(jié)合的原則。在高中階段教學任務十分繁重、課時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將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顯得十分必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課標要求的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外,我有意識地挖掘課文的閱讀價值。如限時閱讀、概括文章的主題、細節(jié)的理解、猜測生詞、推理判斷等,這些都可以貫穿到課文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重視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英語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西方文化,包括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名人逸事等,教師引導學生辯證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借此培養(yǎng)熱愛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當然,這更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新編高中英語教材節(jié)選了大量的名家名篇,比如人教社NFESC高一模塊一第一單元Annie’s Diary讀起來就是膾炙人口,回味無窮。在教學前,教師若能適當?shù)亟榻B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3)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以及課文閱讀與教輔閱讀相結(jié)合的原則。閱讀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指點,更離不開學生課后大量的自我閱讀。課文只能充當教會學生正確閱讀方法的素材,而要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學生還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樣才能真正地學會“打魚”。
二、閱讀教學的訓練方法及策略
(1)導入課文,感知教材。在課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先布置好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閱讀任務去閱讀。在這一知識的輸入時,教師應做好學生閱讀前的指導工作,即激活工作。這些工作包括:
①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在讀前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能激發(fā)FTZW/s3xT0PlL1Zeqknvm8NH+18nq160/rG4ed4XLzg=學生閱讀的愿望,使學生受一定目標的支配以完成對書面材料的理解。②談論有關話題或出示有關圖片、實物等。這樣能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減輕學生閱讀前的緊張心理。比如在閱讀The sound of the world(SEFC SB1A)時,教師可安排一組不同類型的音樂,如Pop music,Classic music,jazz等,然后播放給學生聽,從而使學生加深了對音樂的了解,為新課作準備。
(2)精讀,理解教材。理解教材需要一個過程,學生對閱讀對象有一定的了解后,會給閱讀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選擇粗讀、跳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以達到提高閱讀效率的目的。
(3)多練習,鞏固與運用知識。學生在透徹地理解教材之后,為進一步消化、鞏固和運用知識,需做多種形式的訓練,使知識在記憶中得到強化,形成牢固的聯(lián)系。
三、培養(yǎng)良好閱讀策略的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先決條件。
(1)養(yǎng)成看讀的習慣。讀的方式有聲讀、心讀和看讀等。從信息傳輸?shù)慕嵌瓤矗x和看有著質(zhì)的不同。讀的程序是:詞形——詞音——詞義。看的程序是:詞形——詞義。一般來說,看的速度快于讀的速度。閱讀時,有的學生習慣地發(fā)出每個詞的讀音,有的學生發(fā)音器官雖沒有活動,但在心里還是自言自語地讀,這些都是聲讀現(xiàn)象。聲讀有助于增強語感,但是如果閱讀活動僅停留在聲讀階段,將會嚴重影響閱讀速度的提高。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從聲讀過度到看讀,培養(yǎng)他們直接理解書面意義的閱讀能力。
(2)養(yǎng)成縱式閱讀的習慣。許多學生閱讀有“回視”現(xiàn)象,即在讀文章時,反復尋找先前讀過的信息,而不是繼續(xù)下去獲取完整的意思。這種習慣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并使信息的擴展、邏輯推理和理解材料受到影響。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克服“回視”,培養(yǎng)縱式閱讀能力,提高閱讀速度??v式閱讀時,人的目光在閱讀材料居中部位作縱式移動,同時余光掃描左右。這就要求學生按意群向前跳躍,捕捉關鍵詞,抓住中心思想,擺脫摳語法和英譯中的習慣。
在新課改的大潮中,教師應該深刻領會課改精神,認真鉆研教材,并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但無論怎么樣,教師都應該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習對象的激活者和示范者。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造出行之有效的高效課堂。
(四川省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