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作為主體的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心理需要和情感愿望要求標準的一種心靈體驗,表現(xiàn)為一種外顯的表現(xiàn)形式。初中生正處于生命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雖然各種能力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生命經(jīng)歷畢竟有限,相關(guān)知識的積淀還不夠豐厚,自主學習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增強,所以對于初中很多教師采取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還沒有得到充分認同。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情感激勵的方法,來促發(fā)學生調(diào)整自我,提升政治教學的效益。
一、調(diào)動情感儲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以其他初中的學習相比,政治教學有著三方面的不利因素:其一,政治相關(guān)的概念與觀點都比較抽象枯燥,與學習對象的生理心理特征相去甚遠,難得博得學生的興趣;其二,政治教材中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等主旋律與社會上的一些風氣有一定距離,沖淡了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益;其三,由于種種原因,家長與學生都不夠重視政治學科的學習。以上三種不利因素,其實都與學習主體的情感因素息息相關(guān)。作為政治教師可以借助這種情感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調(diào)整情感因素,巧妙化解不利因素,提升政治教學效益。
(1)感情投資,展現(xiàn)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心理學家早就通過研究表明學生對一門學習的喜愛程度,常常決定于這門學科執(zhí)教老師的個人魅力。只有當學生消除了與教師之間精神與心靈層面隔閡,才能真正實現(xiàn)師生之間溝通的無障礙,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推進的流程,確保學生能夠從課堂中學會自身的獨立思考。這樣,教師以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政治學習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chǔ)。
(2)真情實話,掀開學生洞察要義的窗口。到了初中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較為明確的學習意識和目標,但同時也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常常會影響到自己的學業(yè)。而此時,如果教師不能以感情作為與學生溝通的工具,而一味地以強制和暴力的手段試圖控制學生,則易于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失敗。而面對這樣的情境,教師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讓學生感受教師對自己生命成長的關(guān)心和愛護。只要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就可以讓學生改變自我,懂得學習的意義,尤其是懂得政治學習對于人生價值觀的影響。
二、激活情感動力,開掘?qū)W生明理的源泉
(1)用含情的教師語言講活知識。政治由于受到本身學科特點的限制,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具有鮮明的生活氣息,或者具有強烈的趣味性。政治學科所涉及的國家、社會、體制以及民生等對于初中生而言顯得較為生硬機械,難以激發(fā)學生學ee74727881ac92c77e444450cb3ee417b2afa0f4d7fb0c53bd2d821f09199258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要以自身的情感渲染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榜樣情感的感召下,激活自身塵封的情感儲備,達到以情激趣的作用。例如,在“祖國興衰,個人榮辱”時,教師可用悲憤之情數(shù)落中華歷史的滄桑變化;在“幾遭侵,子民生靈涂炭”時,教師扼腕嘆息,勁拳飛舞;在“雄獅蘇醒,人民翻身”時,欣喜與驕傲又溢于言表。學生在政治教材內(nèi)容的穿插下,隨著教師情感的浸潤,實現(xiàn)了一場豐富多樣的情感歷程。在這種情感的召喚下,學生的心理意識充分地融入到了教材內(nèi)容中,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高度融合。
(2)用潤情的故事力量吸引學生。政治教材的內(nèi)容都是生硬地說教,空洞的數(shù)字加以呈現(xiàn),對于學生而言毫無吸引力。而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是一名教材的執(zhí)行者和遵照者,也可以是教材的補充者和資源的創(chuàng)造者。政治教師可以針對這樣特點,多結(jié)合生動有趣而富有深情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以故事的新奇性、故事性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樣達到幫助學生樹立高尚價值觀的效果。
三、啟動情感思緒,確保學生言行的導向
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終極任務(wù)絕不是僅僅要掌握馬列主義的相關(guān)知識,而要在這些知識背景下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提升政治覺悟的同時以情感的力量改善自身的言行,力爭做一個高尚之人。
(1)示范作用,學生永遠的榜樣。政治學科作為一門著眼于課堂,但卻指向生活行為的課程,不僅需要考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的狀態(tài),更要將自身的學習所得轉(zhuǎn)化為實踐言行的質(zhì)量作為衡量學生政治學業(yè)水準的重要標尺。作為政治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相關(guān)的理念與精神之外,更需要在日常的教學與生活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榜樣支撐,以自己的身教感染學生,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2)啟迪思考,學生踐行的前提。任何一個學習主體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狀態(tài)下,學生進入課堂之時,總是攜帶著其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態(tài)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而對于政治教學中的內(nèi)容,教師不能有意識割裂教材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而教材與生活的有效勾連,必須要依托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只有在情感的浸潤下,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政治教材中的觀點與內(nèi)涵;也只有與生活中的情感鏈接,才能將學生在課堂學習所得踐行到實踐中,政治教學的真正價值才得以彰顯。
實踐證明,情感元素是初中政治教學的潤滑劑,缺失了情感,政治教學則顯得毫無生機。而一旦將情感元素滲入到政治教學中去,則更加游刃有余,如魚得水了。
(內(nèi)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