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科學課程,是適應當前和未來科學、社會和教育本身的發(fā)展需求的課程,它致力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校的理科師范生,該如何使自己適應將來的“綜合科學教程”的教學呢?
關鍵詞:綜合科學課程;教學;理科師范生;綜合性專業(yè)人才
早在1968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科學教育協(xié)會理事會召開了第一屆綜合科學教學改革研討會。此后,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積極地參與到綜合科學課程的開設中。綜合科學課程,是適應當前和未來科學、社會和教育本身的發(fā)展需求的課程。它致力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綜合課程對科技人才的成長有著特殊的促進作用。
我國1988年在全國的部分省市推行綜合科學課程以來,受到很多有識之士的歡迎。近幾年,由于一些原因,有的地方暫停了綜合科學課程的開設,回歸到分科教學的懷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國在初中科學課程改革上的困難呢?面對這一難題,有人說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現(xiàn)在高等學校的理科師范生大部分是按照物理、化學、生物分科培養(yǎng)的,初中科學課的師資問題很難解決。北京八中初中科學課程的主要設計者程念祖指出,現(xiàn)在高校的理科師范專業(yè)的教學正在脫離實際的發(fā)展需求??梢?,當代中國急需大量的具有綜合教學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的師資。
浙江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綜合科學課程教育,有6所高校開設了相應的科學教育專業(yè)。這6所高校分別為浙江師范大學、寧波大學、杭州師范學院、紹興文理學院、湖州師范學院和臺州學院。它們所培養(yǎng)出來的科學教師,不能滿足整個浙江省對于科學教師的需求,因此很大一部分科學教師都是非科班畢業(yè)的。作為浙江高校新一代的理科師范生(非科學專業(yè)),我們在校時接受的都是有針對性地分科專業(yè)學習,沒有教學經驗的我們對于科學的認知結構和課程知識結構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今后要想勝任綜合科學課程的教學就顯得相對困難。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xiàn)實:近幾年全國的高中在招聘教師時設的門檻越來越高,大多數要求應聘者為“211”學校畢業(yè)或者是碩士生,普通高校的理科師范生進入高中教學的幾率很小,大部分師范生的就業(yè)趨勢是進入小學或初中。面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該提前做些什么,使自己適應將來對于綜合科學課程的教學呢?
先看看社會對科學教師素質的要求:應具備一定的現(xiàn)代課程理論修養(yǎng),應建立新的整合的自然科學知識結構,應掌握適應科學課程需要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應具備一定的研究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針對這些要求,結合理科師范生仍在高校接受學習這樣一個現(xiàn)狀,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自己。
一、要從心底做好從教科學課程的準備
我們應該認識到,綜合科學課程是一門“為所有人的科學”,它的開設對于全面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廣大青少年就更應該接受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需要訓練有素的綜合性專業(yè)人才,我們要勇于成為這樣的人才,要從心底認可并熱愛科學這將來所要教學的課程。
二、認真對待高校開設的“跨專業(yè)選修課”
從1995年開始,浙江在師范院校就已經開始建立主輔修制,如物理專業(yè),需用一年時間輔修生物、化學、地理學內容。至今,浙江省大部分的高校理科師范專業(yè)都開設了相應的跨學科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就拿我所就讀的院?!獪刂荽髮W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師范班級來說,在大二時,我們的必修課中就開設了一門“大學物理”,雖然這門課與初中科學中的物理教學相差甚遠,但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們對于物理學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相信這對以后的從教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大三的選修課中,我們學院針對師范專業(yè)開設了“生物化學”和“自然地理學”的課程,這些課程同樣使我們受益匪淺。所以,理科師范生一定要認真對待“跨專業(yè)課程”,為將來順利從教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雖然高校理科師范生大多沒有經過科學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但是作為一個接受過合格高等教育的人才,應當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況且綜合科學課程所包含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這些科目之間雖然教學思想、教學手段等存在差異,但它們都屬于自然科學,研究對象都是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規(guī)律,都旨在引導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這些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是十分緊密的。也因此,高校理科師范生要從自己的本專業(yè)出發(fā),融合多學科去逼近“科學通則”和“科學通法”。
四、有意識地積累相應的素材
高校的信息資源是相當充分的,這給我們充實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從大一開始,理科師范生們就要有意識地增強自己收集素材(指收集從教后可能用到的素材)的能力,因為今后踏上講臺進行非自己本專業(yè)的教學時,我們多少會感到吃力,肯定需要借助相應的素材進行深度學習。如果這個時候有充足的素材和資料輔助,那么我們的教學危機感就能降低很多,我們的教學工作也能得以更加順利地展開。
五、增強科學實驗的能力和素養(yǎng)
科學課程的所有分支——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都涉及實驗。作為一名科學的課程教師,應該具備各個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力。這就要求理科師范生們在校時要增強自己的實驗能力,可以借助高校豐富的公共資源進行不同學科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六、加強實踐,提升綜合能力
作為師范生,在大學期間都會有一次寶貴的實習機會。實習是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初步教學經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寶貴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如果理科師范生選擇中小學作為自己的實習單位,那么在實習期間就應該虛心向任教科學的老師學習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相關的教學技能,要針對自己薄弱的教學板塊向指導老師取經。
總之,綜合科學課程是適應當前和未來科學、社會和教育本身的發(fā)展需求的課程。浙江省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開設“綜合科學課程”,說明“綜合科學課程”肯定有它的價值和魅力所在。作為理科師范生,我們要從大學做起,為自己將來教學“綜合科學課程”譜寫美好的開端。
參考文獻:
[1]尤煒.追問初中科學課程的中國問題[J].人民教育,2013(2).
[2]余自強.科學課程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浙江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指導教師:馬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