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大學剛畢業(yè),心中揣著教書育人的夢想,走進了東莞市長安鎮(zhèn)的一所村屬小學。起初,孩子們是聽話的。但待第一周的新鮮感過了,他們很快就露出了真實的“嘴臉”。最先“冒犯”我的,竟是我所帶的六(3)班,而且還是“團隊作戰(zhàn)”。
那天早上,我剛到辦公室,女生陳婷便跑來告訴我,班里有人給我起了花名叫“猴哥”,尤其是男生,在走廊里邊學我說話邊扮猴樣兒。我趕緊把班長張豐召來,責令他徹查此事。半小時后,張豐略顯慌亂地呈上了“疑犯”名單。我順手接過紙條,赫然看見了班長的名字,再往下看,全班同學的名字竟然都躍然紙上。我怒目圓睜,用力拍著辦公臺。
見我如此憤怒,張豐被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罢f!是誰給我起的花名?”我的臉上青筋暴突。猶豫了一會兒,班長才怯怯小聲地說了聲“是我”。我不敢相信似地追問一句:“你說是你?”班長這次沒有再遲疑了,他堅毅地點了點頭,我立馬致電他的家長速來學校。都說沖動是魔鬼,可當時的我竟是如此沖動!
很快,一個風塵仆仆的家長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來到我的面前,惶恐地問:“陳老師,我是張豐的父親,孩子惹什么禍了?這孩子!”我把外頭站著的張豐喊了進來,將事情的原委跟家長說了一遍,批評了家長對孩子日常教育的不作為。家長并沒有反駁,他滿臉愧容地頻頻道歉,我還在嚴厲地訓斥這對父子時,豈料校長走了過來。
校長喝止了我的無禮,然后出人意料地向家長鞠了一躬,并滿懷歉意地說道:“真對不起,年輕老師血氣方剛,雖然出發(fā)點是為了教育孩子,但處理方法有些過火,我代表學校向您說聲對不起。”說完,他半彎著腰,拍了拍張豐的肩膀,輕聲地道了句“你回去吧,下次可別再犯了”。他又以別耽誤工作為由,叫家長快快離校返家。校長的這一出,可讓我發(fā)懵了。
待家長遠去后,校長走到我身旁,意味深長地說道:“……教師就好比神筆馬良,孩子就是你筆下的畫卷。你畫個圓,抹上紅,她就是太陽;你畫個圓,繞個邊,她就是絞索。而剛剛發(fā)生的這一幕,你在孩子心靈上播撒的是‘太陽’還是‘絞索’?你仔細想想吧!”老校長說完后,就徑直離開了,留下羞愧無比的我,陷入在深深的懺悔之中。
整個白天,我都倍感愧疚,到了晚上,終于鼓足勇氣,給張豐家長發(fā)去了一條短信:“請您原諒我今天的魯莽,也請您相信我會給孩子一個交代的。”很快,家長的短信也傳了過來:“陳老師,您別自責,我這個做家長的,沒教育好孩子,也是有責任的?!奔议L的諒解,使我沮喪的心情得到了舒緩,處理辦法也計上心頭。
第二天,我邁著輕快的腳步,微笑著走進了教室。孩子們還是像昨天一樣,有些拘謹,也有些惶恐,但我一開口,便讓他們始料不及:“叫我‘猴哥’很有創(chuàng)意嘛。你們看,我尖下巴、凸臉頰、褐膚色、粗毛發(fā),跟猴子確有幾分神似?!甭牭轿业淖猿白再H,學生們都哈哈大笑起來,他們紛紛抬起頭,看我這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藥?!暗@稱呼畢竟不雅呀,我可是個老師喲。再說,我這名頭要是傳了出去,對咱們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嘛!要不這樣,我們可互取花名,但要有遵從的規(guī)章。”見孩子們都沒有反對的聲音,我便開始頒布規(guī)章了:“其一,給同學取花名,必須正面陽光,不能帶侮辱、歧視意味;其二,花名屬‘班話’,只能內(nèi)部交流,在公開場所要呼正名,以表敬意;其三,我們有取名的自由,但更有拒絕的權(quán)利?!毙纪?,學生們齊聲贊同,取名行動全面鋪開。
就在取名的當下,我來到班長張豐身旁,也像老校長一樣,蹲下身,拍拍肩,誠懇地向他道了聲歉;“對不起,老師昨天的處理方法錯了,請您原諒。但現(xiàn)在,你愿意叫我‘康哥’嗎?”不假思索地,一聲“康哥”便從張豐的口中發(fā)出。至此,我那塊心頭大石終于落了下來。
也就在我以為“花名風波”已經(jīng)過去了的時候,班中的調(diào)皮生王雨(諧音)卻跑到辦公室來向我坦白說,他才是取我不雅花名的“元兇”。這讓我大惑不解:“張豐為什么要把這事攬責在身呢?”為解開謎團,我特意邀請張豐詳談。張豐也不隱瞞了,他告訴我,因為當時看到我很生氣的樣子,怕我知道了王雨是“元兇”會控制不住情緒,對他造成傷害。他認為,這也是他作為班長該承擔的責任?!澳悄惆?,知道你是被冤枉的嗎?”我問?!爸溃睆堌S也不諱言,“但我爸說了,或許老師的處理方法不太正確,但即使是老師錯了,咱們也要多體諒?!?/p>
聽了這些話,我臉上燒得火辣辣的,那種愧疚無以言表。但除了愧疚,我的心中早已涌出許多許多的感動:感動老校長的言傳身教,是他,讓我謹記為人師者應秉持的姿態(tài)和職責;也感動張豐家長的理解與包容,是他,讓我的心靈受到洗滌,懂得了教書育人乃至修身立命的真諦;更感動學生張豐的無私與仗義,正是他,讓我的“教師夢”棄除浮躁,回歸原點,讓愛春風化雨般撒播在孩子們的心田。正是他們仨人,讓我深深地明白,只有愿意做“蹲下來”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站起來”的學生。
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的我,不再自負,不再張揚,而是多了幾許淡泊,更是增添了濃密的愛意。我快樂無邪地行走在學生心靈之間,傾自己所能,更以教師應有的情操,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基。
責任編輯/李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