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飛機重著陸有兩種方法進行判定和識別:一種是飛機裝載的QAR系統(tǒng),指著陸瞬間垂直加速度≥2G,或著陸前下降率瞬間極大超過該機型給定的限制值,相應的監(jiān)控參數(shù)主要有兩個,即記錄飛機重心的垂直加速度和記錄無線電高度表的下降率,著陸載荷三級超限CAAC標準為1.6G,當超過2.0G后必必須做探傷,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飛機只是把垂直加速度大于等于200g的著陸確定為重著陸;第二種是飛行界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即回老家的感覺:飛機接地時,機上人員感覺像一塊磚頭似地“砸”到了跑道上,屁股上有明顯的撞擊感。重著陸雖然不會造成太多的人員傷亡,但飛機每次重著陸都會使飛機的結構,特別是起落架、機翼等部件承受較大的載荷,過大的載荷對飛機的機體結構造成傷害,明顯的裂痕和擦傷憑肉眼或者觸??筛兄?,而有些損傷只能通過儀器進行探傷檢查才能被發(fā)現(xiàn)。
關鍵詞:重著陸;原因;危害;預防
中圖分類號:F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05-0165-02
一、重著陸的典型事例以及對飛行安全造成的危害
根據(jù)統(tǒng)計,在著陸不安全事件中,重著陸占到了22%,1993-2002年,全球發(fā)生了385起事故,其中重著陸,導致2架飛機損毀、47架嚴重損壞、11架輕微的損壞。
1 1996年6月,MD11/B2174飛機執(zhí)行MU552航班,布魯塞——北京,在北京進近著陸過程中飛機下沉快,教員上手不及時,造成跳躍3次,重著陸致使前起落架橫粱兩側蒙皮受損,機翼發(fā)動機吊架的4根加強肋出現(xiàn)裂紋。
2 1996年7月,F(xiàn)K100/B2236飛機,執(zhí)行MU5503航班由上海飛往寧波,寧波機場正在運行VOR進近,使用跑道RW31,因臺風影響,第一次進近時,偏差過大,拉升復飛,第二次進近高度高,收油門早,造成重著陸,致使左側沖壓活門30X40約120CM蒙皮起皺。
3 2011年4月,CRJ-200飛機在襄樊機場落地,使用19號跑道NDB進近,由于重著陸導致飛機發(fā)生跳躍,二次接地后起落架嚴1J4OWLrWCsrlEt1z9VY8+BK4eHrvRARtienfGuZ1ZvA=重損壞,飛機無法自行脫離跑道。
二、根據(jù)當事人的回憶和QAR數(shù)據(jù)分析,造成重著陸的原因歸納
1 天氣原因
(1)夜航、低能見、大雨等氣象條件下造成的高度判斷失誤。
(2)大側風造成的不正常接地姿態(tài),飛機有交叉、坡度、橫側位移而發(fā)現(xiàn)修正不及時。
(3)大側風造成的低空紊流。
(4)逆風落地瞬間變成順風。
(5)雷暴等天氣造成的下沖氣流。
(6)向陽落地以及雪中落地,對視線造成的光線暈圈。
2 飛行員操作技術原因
(1)人為造成偏差過大,無穩(wěn)定進近意識,雖然機型的不同而相對于飛機穩(wěn)定的內(nèi)容稍有不同,但都會寫在《快速檢查單》或者《機型使用手冊》內(nèi),穩(wěn)定進近的最后界限:念完并落實著陸檢查單。
(2)收油門時機不當,收油門時機應取決于高度、速度、飛機姿態(tài)等,而不是一味按照提示。
(3)機組相對于偏差修正能力不強,機動修正能力差。
(4)對飛機的性能不熟悉,不了解。
(5)不了解所飛機場、跑道的特點,如跑道坡度落差、下滑角度、跑道寬窄等。
(6)教員放手量大,接管時機、方法不恰當。
3 其他原因
(1)機組搭配不當,提醒不及時。
(2)機組人員飛行疲勞,特別是航班延誤時,間斷休息不好而導致疲勞飛行,頻繁地改變過夜地點也會增加飛行人員的疲勞程度。
(3)家庭、生活、工作環(huán)境會影響人的精力,而適當寬松、愉悅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能降低飛行人員的疲勞程度和出錯幾率。
(4)酒精、藥物等對人應急反映能力產(chǎn)生的影響。
(5)飛機出現(xiàn)特殊情況時,導致的飛機操縱性能的降低,比如超重落地、場外落地、水上迫降。
三、從上述原因中查找如何避免重著陸的方法
1 天氣原因
(1)當從預報中得知落地機場的天氣后,應盡早對著陸可能造成的影響,有充分的預見性,而獲知著陸機場的天氣途徑有很多種:一是飛行計劃中的天氣預報和實況;二是起飛后使用機載設備ACARS接收機場天氣;三是向空中過往的飛機以及地面管制員直接詢問,綜合考慮天氣標準、飛機機型標準、民航當局規(guī)定的標準、航空公司規(guī)定的標準、飛行員自身的標準、機場本身標準六大標準后,合理安排機組力量。
(2)夜航、低能見時應注意無線電高度表的指示及飛機自動高度報告系統(tǒng)誤差:無線電高度表在跑道外受地形影響,只有進跑道后基本是準確的,避免誤判高度而盲目拉開始拉平。
(3)大側風最容易出現(xiàn)重著陸,作為操縱者,對風的影響要及時、準確地修正,并在平時飛行模擬機時多練習,由于在大側風的五邊進近中,PF很容易從飛機與跑道之間的關系判斷出飛機的位置,從而忽略了對于飛機航跡的判斷,飛機在大風的作用下航跡不斷地變化,此時應隨時注意風的變化,來相應地改變飛機的航向,以便飛機航跡保持與跑道方向一致,同時及時準確的判斷出飛機偏航趨勢,做出相應的動作,直至進入著陸狀態(tài),原則:五邊修正偏差應多次少量,及時準確,防止修正量過大,以及修正不及時等情況,對于大側風的修正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偏航法,因偏航角度過大會導致PF看跑道困難,增加了著陸操縱難度;二是側滑法,則會降低飛機的機動性能,而使飛機對亂流和特殊情況的處理能力變差,拉平過程中修正偏航則不容易壓盤與蹬舵準確的配合,壓盤不夠或過多都會造成飛機的重著陸;三是偏航和側滑相結合,既能看清跑道,又不會使飛機機動性能損失,而且減少了飛機的橫向操縱,飛行員只需保持飛機的橫向姿態(tài)一直到接地,接地同時將機頭順正即可,不易造成重著陸。
(4)落地時風切變以及紊流也是造成重著陸的常見原因,風切變在大風中最容易發(fā)生,特別是五邊周圍有高的建筑物時,可能形成不穩(wěn)定的氣流,及時做好對風切變的預防,風切變分為水平風切變和垂直風切變,相對而言,垂直風切變更易引起重著陸和飛行事故,尤其是垂直向下的下沖氣流切變,識別風切變對及時改出是極為關鍵的,其主要識別方法是通過飛機上裝載的風切變識別系統(tǒng)、機場氣象報告系統(tǒng)、前機報告的方法等等來提前預防延遲落地轉(zhuǎn)換跑道等等來避讓,判斷依據(jù)是在1000英尺AGL以下時,超出下列任何一種情況,認為是不可接受的飛行軌跡偏差:一是15節(jié)指示空速;二是500FT/MIN的垂直速度;三是5度俯仰姿態(tài)變化;四是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推力手柄不在正常位。飛行員應時刻注意并提醒上述數(shù)據(jù)的變化,以免造成判斷時機的錯過,對于飛美國、日本等沿海國家和地區(qū)的航班,特別是在靠近丘陵、河流以及大海的機場,由于遭受輕微風切變而造成重著陸的發(fā)生是比較頻繁的。
2 飛行技術方面
(1)牢固樹立穩(wěn)定進近意識,儀表1000英尺,目視500英尺建立好飛機的穩(wěn)定著陸狀態(tài),其中包括:需要的著陸襟翼和起落架已放好;將飛機速度調(diào)到目標速度,油門相對穩(wěn)定;嚴格盲降軌跡,如果接地前偏差過大,MDH或者DA前,應果斷復飛。
(2)正確操縱油門,當需要用油門對飛行數(shù)據(jù)修正時,要在基準油門的基礎上加減油門,進近著陸過程中,盡量使用全襟翼,使用全襟翼的優(yōu)點:節(jié)省燃油、狀態(tài)穩(wěn)定、抗陣風能力強、可操縱性好,特別是在國外使用雷達引導短五邊進近時,更要保持油門的相對穩(wěn)定性。
(3)避免松桿現(xiàn)象,當機組在判斷著陸目測飛機不下沉的情況下,會用松桿-帶桿往復操縱的方法,制止飛機的目測上仰,修正自己認為出現(xiàn)的目測偏差,其實只要穩(wěn)住駕駛桿,及時收光油門,飛機就會在極短時間內(nèi)隨著速度的減小接地,而不會造成接地載荷超限。
(4)加強業(yè)務學習,充分了解飛機性能,所飛機場、跑道特點。
(5)如果有教員一同飛行時,盡早告訴教員自己的飛行特點和有待提高的技術難點。
(6)長時間高空飛行時注意力的轉(zhuǎn)換和分配要正確,防止單打一,死盯一塊儀表。
3 其他方面
(1)合理搭配機組,當主飛者在操縱飛機進近著陸時,配合者及時提醒偏差和報出正確的修正,如果是教員的情況下要做到腳不離舵,手不離桿,對飛機始終處于可操縱狀態(tài)。
(2)駐外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由于某些原因如天氣、機械故障、長航線等發(fā)生長時間運行及延誤時,機長要審時度勢,能者優(yōu)先最強力量上座的原則,明確分工,互相提醒,保持最佳狀態(tài)共同完成該次飛行任務。
(3)機組嚴格執(zhí)行《運行手冊》中有關酒精和藥物的規(guī)定:執(zhí)照持有人在飲用任何含酒精飲料之后的8小時之內(nèi)或處在酒精作用之下,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者大于0.04%,或受到任何藥物影響損及工作能力時,不得擔任民用航空器的機組成員。
(4)心理對自己判斷的影響,在短跑道機場,特別在夜間、雨中、順風等氣象條件下實施著陸,或接近全重著陸時,往往帶有較大的心理壓力,擔心飛機速度大導致平飄距離過長超過2800英尺,剩余跑道無法滿足飛機的減速性能要求,因而急于落地。
總之,在飛行的過程中,只要嚴格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飛行程序,掌握正確的操縱方法,嚴格堅持“八該一反對”,重著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責任編輯: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