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廷 宋衛(wèi)東 王教領 王明友 李尚昆 吳今姬
(1.溧陽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站,江蘇 溧陽 213300;2.農業(yè)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南京 210000)
栽培食用菌后的廢料,也稱菌糠,其中含有大量的食用菌菌絲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是畜禽良好的飼料[1]。菌糠經過適當處理,可提高使用價值,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其利用途徑有:①作草菇、平菇培養(yǎng)料;②作飼料[2];③作肥料;④作鍋爐燃料。現階段大部分食用菌企業(yè)利用旋耕機把菌包打碎再經過篩子分離料、袋;另有部分種植戶利用耙子通過手工分離料、袋;市場上也有幾款菌包分離機,但是由于菌袋要纏繞主軸、菌袋分離不徹底等原因,廢菌包不能有效利用。廢菌棒里面有大量的雜菌,菌棒的套袋破損之后,這些有害物質會散發(fā)到周圍環(huán)境中,并隨著空氣、雨水、河水等到處漂移,造成更大范圍的污染,導致來年食用菌種植的污染程度加大[3]。如果粉碎前用人工的方法去除塑料袋,那將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研發(fā)菌包分離技術和器械,一則可以把分離后的料、袋出售,二則可以把菌料作為鍋爐燃料,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售出的菌料可以作有機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生態(tài)效益,意義重大。
(1)纏繞主軸。菌包被劃破后在隨絞龍的傳送過程中容易纏繞在主軸上,纏繞過多會嚴重影響機具的運行。
(2)噴出的菌袋附著較多的菌料。由于分離不徹底導致菌袋在出袋口出袋時仍然附著較多的菌料,需要人工作進一步分離,增加勞動量和生產成本。
(3)出料口堵塞。菌料的出料口結構不合理容易導致出料口堵塞,需要人工不停地清理,費時費力。
(4)進料不連續(xù)。由于導料板的傾斜角度不當,導致不能連續(xù)進料。
要改變傳統(tǒng)菌包分離機工作狀態(tài),必須認真對待以下幾個問題:導料板的傾角;絞龍的長度與分離程度;出料口的篩網結構等。
菌包分離機主要由機架、電機、主軸、破刀、殼體、絞龍、進料導料板、出料導料板和帶輪等組成,詳見結構示意圖1。
圖1 菌包分離機結構示意圖
食用菌菌包分離機的結構主要包括外殼(2)和安裝在外殼中的絞龍(4),絞龍的主軸(3)通過電動機(8)帶動,外殼的上端帶有進料導料板(1),外殼的下部帶有出料導料板(7),在絞龍葉片的邊緣位置等距離地設有鋼筋條(6),鋼筋條沿著絞龍轉動方向向后傾斜;廢菌料的出口在機器外殼的一側下部,同時在機器外殼另一側的后端開有塑料薄膜出口(5)。這樣,當菌包從進料口投入分離機后,菌包通過絞龍絞碎后從側部的廢菌料出口輸出,使絞碎后的塑料薄膜運行到后端的出口輸出,從而實現塑料袋和廢菌料的分離。該菌包分離機可以在絞碎菌包的過程中同時分離塑料袋,不需要停機操作,從而可以顯著提高廢菌袋粉碎分離的工作效率。
為了檢驗菌包分離機的各項性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該菌包分離機的各項性能分別采用鋼筋條和篩網出料方式進行了試驗驗證。結果如下。
圖2 菌包分離機不同出料口的照片
(1)在出料口采用 12×12(mm)和 20×20(mm)篩網時,對廢菌渣打碎效果較好,但由于菌渣含水率比較高,再加上菌渣內含有菌絲和菌根等,極易造成篩網的堵塞;而改用鋼筋條則解決了堵塞的問題,且分離效果較好,試驗測得菌包分離機的生產率是每小時4 320包。
(2)改進后的菌包分離機更利于進料,增加了進料的連續(xù)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改進后的主軸和破刀減少了菌袋的纏繞。
本研究開發(fā)的菌包分離機,設計增大進料導料板的傾斜度,增強了進料的連續(xù)性。通過廢菌包試驗得出:研發(fā)的菌包分離機能夠顯著改善菌袋纏繞主軸問題,使得分離更徹底;進料導料板斜度的增加增強了進料的連續(xù)性;出料口改用鋼筋條更加利于廢菌料的流出。這種菌包分離機的研究開發(fā),對降低料袋分離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難度,提高廢菌包的利用率,促進食用菌產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潘軍, 廉紅霞, 高騰云, 等. 菌糠的營養(yǎng)價值及其在飼料中的應用[J]. 飼料資源, 2009 (21): 38-42.
[2]李雪梅. 食用菌菌渣的開發(fā)利用[J]. 河南農業(yè)科學,2002(5): 40-42.
[3]成群. 廢菌棒再利用的技術探討[J]. 陜西農業(yè)科學,2012(1): 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