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靹? 季新燕
[摘要]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作為教師所具備的素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關鍵詞]思想境界 提升自我 細致周全 吃苦 熱心腸
一、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
教書育人是一項偉大而神圣、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程,也是一塊需要付諸“愛心”和“血汗”,才得以“收獲”的園地。要勝任這項工作,做到不虛其位不辱使命,作為教書育人工作者,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性,教育事業(yè)是關乎民族興衰、國家存亡的無以倫比的神圣工作。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弱,則國弱。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激活國家的發(fā)展?jié)摿σ苍诮逃?;其次,要知曉教育事業(yè)的艱巨性?!笆陿淠荆倌陿淙恕?,教育事業(yè)是一項百年基業(yè),是靠教師艱苦卓絕、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教學實踐來完成的?!俺炕钁n樂每相親”,不管風雨晴晦,宿舍里操場旁的相跟相守、黑板與桌案的田疇上默默耕耘,長年累月地含辛茹苦,從黑發(fā)到白發(fā),從青年到老年,事無巨細,于無私奉獻中,留下斑鬢和兩袖清風,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心血生命。工作超負荷,且異乎尋常的艱苦?!奥愤b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走上從教之路,就要抱著對學生家長和社會負責的良好態(tài)度,心懷甘為教育事業(yè)吃苦奉獻、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的思想,“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于一朝一夕具在而微的工作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特別能吃苦、能奉獻、能戰(zhàn)斗的精神風貌,腳踏實地,不務虛,只務實,竭力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追求,堅守自己的師德。
二、提升自我素質(zhì)
新的教學形勢,不再“濤聲依舊”,已經(jīng)遠離“雷聲大、雨點小、死水微瀾、步履維艱”的陳規(guī)舊跡,呈現(xiàn)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欣然景象,教師要適應素質(zhì)教育、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必須自覺提高自身素養(yǎng),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還要有廣博的知識文化。俗話說:“己不正者難正人,師不范者難育人”,要在實踐中身體力行,從善如流,不斷致力于師德修養(yǎng)。另外,要有淵厚廣泛的文化知識。專業(yè)知識是從事教學工作的“看家本領”,而相關學科知識是得力的“好幫手”,能輔助教學職能的履行與勝任?!耙蝗账鶎W,終生受用”的時代邈乎遠矣,不能在文憑的“光照”下有“一步先,吃遍天”的優(yōu)越感,也不能在資歷的“炫耀”下孤芳自賞和停滯不前,認為“老本”就夠“吃”了,而是要不斷學習,自覺學習,善于學習,工作不止,學習不輟,努力減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遺憾,增長才干,實干出一番風生水起的實績成效來。
三、要細致周全
文學上講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有五十個學生,就有五十個不盡相同的性格。教師每天面臨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喜怒哀樂的鮮活生命。要牢固樹立“學生工作無小事,細致周全金不換”的意識和理念。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起居、思想狀態(tài)、 性格特征、身體條件等等,都應為教師悉心掌握?!按┮驴礆夂?,打鐵看火候”,掌握了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才能以此為據(jù),便于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地開展工作,做到輕重緩急,事無巨細,不茫然不知,不顧此失彼,這樣,一旦有問題,才不會簡單粗暴,“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蜻蜓點水地粗心大意和敷衍了事,才不會揚湯止沸地淺析,而是釜底抽薪地根除,有利改錯圖新;而一旦有成績出現(xiàn),也才不會文過飾非,信口開河褒獎不當,才能做到表揚聲中看不足,以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傊逃ぷ髑ь^萬緒繁復如豬肚牛身,但只要付諸至誠之心、至善之意,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細致周到,你就掌控了“庖丁解?!钡挠稳杏杏?,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四、要有吃苦精神
教育工作是一項繁瑣而辛苦的工作,校內(nèi)“早起喊學生,白天跟學生,晚上查熄燈”,校外家訪,有時得走村串寨翻山越嶺,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要具備不懼苦累的思想。教師的角色,決定其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從早到晚成天備課上課、輔導答疑、批閱作業(yè)、處理學生問題,全天候運轉,加上社會上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致使教師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爸撸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以身作則,發(fā)揚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精神,做到既“樂業(yè)”奉獻,熱愛教育,以苦為樂,甘當蠟燭,誨人不倦,又“嚴求”自己,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不過分講條件論價錢,不畏縮,不違避,幾十年始終如一埋首苦干,不因生活清苦而喪其節(jié),不因遭逢困厄而改其志,含和守素,篤行如初;敷教翊化,遺益后昆。如詩所寫:“辛勤釀得百花蜜,只為香甜滿人間。”
五、要有一付熱心腸
教育工作不僅是一份職業(yè),而是一項事業(yè),需要用青春和勤奮去開創(chuàng),更需要一付真心實意的熱心腸去操守。在工作中,需要細致入微的引導,需要一種充滿愛心和智慧的教誨,雖說“鼓不敲不響,牛不鞭不走”,但學生工作最忌“牛不喝水強按頭”。成功的教育,在于用理性和智慧讓學生心悅誠服?!案腥诵恼撸群跚椤?,學生行為習慣的改變、思想理念的轉化,需教育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慢慢優(yōu)化。有的教師老是認為“黃荊棍下出優(yōu)生”,學生是“核桃”,不捶不行,其實大謬,因為這無異于“用開水澆花”、“用石頭碰雞蛋”、“庸醫(yī)亂診”,無端給學生判了“死刑”,其結果適得其反。與學生接觸對晤中,不能坐而論道,只有獻出一付熱心腸,以情建誼,以理施愛,努力構建能給予學生充滿愛、尊重、合作與性靈關懷的人文環(huán)境,讓學生身處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式的諄諄教化和育導中,才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并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
(作者單位:云南麗江永勝片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