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尚懿,衡小涪,吳 潔,劉曉春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糖尿病看圖對話是由健康互動公司在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的支持和美國禮來公司的贊助下發(fā)起的新式的互動式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1],通過討論的方式,增加護患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加患者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促進患者自動參與糖尿病的控制[2]。為了解不同教學形式在臨床帶教工作中的效果,探討更好的臨床授課形式[3],我科將看圖對話結(jié)合患者教育應用于護生的臨床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護生96名。其中,中專生26名,大專生52名,本科生18名。按照護生學歷進行分層,層內(nèi)按入組序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8名。對照組:本科生9名,大專生26名,中專生13名。試驗組:本科生9名,大專生26名,中專生13名。兩組護生均為女生,生源、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護生均在我科實習4周,每周授課1次,共計4次。兩組由同一帶教老師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講授法,授課內(nèi)容與試驗組討論內(nèi)容一致;試驗組圍繞看圖對話的4幅主題圖畫進行討論式學習。4副圖畫分別為“什么是糖尿病”“與糖尿病同行”“和胰島素同在”“健康飲食和運動”。每周1副圖畫,4副圖畫輪流進行,由帶教老師充當輔導員,每次組織患者及護生各6~10名,護生與患者一一配對成組,圍繞輔導員就坐,主題圖畫擺放中間,正對參與者,由輔導員引導展開討論,參與者相互討論,過程中輔導員主要負責提問 、引導、總結(jié)[4],進行討論式學習。在整個討論過程中護生對配對的患者進行協(xié)助照顧,充當其眼睛、代言人、臨時照護者、伙伴等多重角色,參與者共同參與討論,并適時對護生與患者進行提問。
1.3 評價方法 授課前及4次授課完成后對2組護生進行理論考試,試題由帶教老師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并結(jié)合教學大綱制定,并由科室護士長審核通過,滿分為100分。授課后由帶教老師與患者分別對護生宣教能力進行評價,教師對護生的評價內(nèi)容包括糖尿病知識宣教、溝通能力、心理壓力、學習積極性,患者對護生的評價內(nèi)容包括糖尿病知識宣教、溝通能力、心理壓力、患者對護生的信任度,評價表均采用l~3級評分法,其中1分=差,2分=一般,3分=好。調(diào)查前由帶教老師對患者進行統(tǒng)一培訓,用同一指導語講明問卷的各項內(nèi)容及評分要求,由患者自己填寫。并向護生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要求仔細閱讀后選擇符合的項目,了解護生對于不同授課形式的反饋意見。共發(fā)放問卷96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回收有效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分析,數(shù)據(jù)分別采用t檢驗、軼和檢驗及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授課后試驗組各學歷層次護生的理論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分)
2.2 帶教老師及患者對兩組護生宣教能力考核評價的比較 帶教老師及患者對兩組護生宣教能力評價,除心理壓力外,其余各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帶教老師及患者對兩組護生宣教能力評價的比較 [n(%))
2.3 護生對兩種不同授課形式的評價 除“有利于加強記憶”外,其余各項滿意率比較,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生對兩種教學形式的評價 [n(%)]
3.1 講授法的特點及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講授法至今仍是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其方法簡單、省時[5],在理論教學中應用廣泛,但是,如果講授不得法,容易變成注入式教學;調(diào)查反饋結(jié)果提示,這種方法難以提高護生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也不能增加她們的學習興趣;理論考核也反映出該方法授課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只有把講授法與其他授課方法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可以避免注入式教學,也是今后進一步應用以講授法為基礎進行教學的關鍵。
3.2 利用糖尿病看圖對話結(jié)合患者教育法的特點及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此法的基本特征是老師、學生和患者共同參與,三方一起在看圖對話上直觀、通俗、形象的圖片以及文字的指引下進行討論式學習,討論更加生動活潑有趣;讓同學們在討論中直接了解患者的形象、語言、行為、身體變化、情緒變化及心理需求,了解體會患者的感受,增加與患者的溝通,拉近與患者間的距離,從而更加理解患者,尊重患者,關愛患者;通過感受分享獲得心理體驗,產(chǎn)生求知欲,激發(fā)學習興趣。但該法在實行時對帶教老師的要求較高,因為討論者人數(shù)較多,從患者到護生知識水平及文化素養(yǎng)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對帶教老師的親和力、現(xiàn)場掌控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的要求都非常高。
看圖對話結(jié)合患者教育法能提高護生的理論成績、健康宣教能力,提高護生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從而有效提高了臨床護理教學質(zhì)量。
[1]高曉麗,楊少娜,陳林華.糖尿病看圖對話工具在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1,18(9A):44-46.
[2]袁莉.糖尿病健康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7,5(4):20-22.
[3]姜旖菲,王蘭仙,周小云,等.不同授課形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情況分析[J].護理教育,2006,13(3):78-79.
[4]李領俠,周西,王妮,等.糖尿病看圖對話TM工具在護生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3):837-839.
[5]梁燕秋,歐陽彩弟.護患角色模擬情景教學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23(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