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青,郝愛軍,諶曉燕(湖北省襄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 441000)
金黃色葡萄球菌(SAU)是臨床常見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SAU感染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耐藥范圍和耐藥程度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難以解決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為及時監(jiān)測并有效控制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的醫(yī)院感染,現(xiàn)將本院2011年1~12月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的葡萄球菌進行鑒定及藥敏檢測;并對MRSA及MRCNS的臨床分布、感染特征以及耐藥狀況進行分析,為臨床控制MRSA及MRCNS感染、合理應(yīng)用抗菌藥物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標本來源 2011年1~12月本院住院與門診患者的各類臨床標本,包括痰液、血液、傷口分泌物、咽拭子、胸腔積液、腹腔積液、腦脊液等。
1.2 菌種分離與鑒定 對送檢標本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進行細菌培養(yǎng)分離,手工法進行鑒定。
1.3 藥敏試驗 按照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2009年制定的折點判讀,用于藥敏試驗的抗菌藥物紙片,均購自英國Oxoid公司。
1.4 MRSA及MRCNS的檢測 按照CLSI 2009年M-A9文件要求操作,將菌懸液制成0.5麥氏單位,涂布于M-H培養(yǎng)基上,貼30μg頭孢西丁紙片,35℃培養(yǎng)24h后觀察結(jié)果,抑菌直徑小于或等于21mm判定MRSA及MRCNS。
1.5 質(zhì)控菌株 使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菌株ATCC25923作為紙片敏感株,與送檢標本分離的菌株同步進行檢測。
2.1 菌株陽性檢出率 32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檢出MRSA 230株,占70.1%;210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MRCNS 132株,占62.9%。
2.2 主要病區(qū)分布及檢出率 見表1。MRSA檢出率較高科室是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85.5%)、骨傷科(83.6%)、內(nèi)分泌科(81.3%);而 MRCNS檢出率較高的科室是骨傷科(74.6%)、呼吸內(nèi)科(73.9%)、內(nèi)分泌科(66.7%)。
表1 MRSA與MRCNS在臨床科室分布及檢出率
2.3 MRSA及MRCNS的耐藥情況 見表2。藥敏結(jié)果MRSA及MRCNS均呈多藥耐藥性,對青霉素、紅霉素和頭孢唑啉100%耐藥,對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抗菌藥物耐藥率在70.0%以上;未檢出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和利萘唑胺敏感性降低或耐藥的菌株。
表2 MRSA與MRCNS的耐藥情況[n(%)]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迅速增加的問題已成為當今全球關(guān)注的熱點,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比例日益增高,成為臨床治療的棘手問題?,F(xiàn)代分子微生物學的研究證實,不論是 MRSA還是 MRCNS,其耐藥機制均與細菌的mecA基因介導產(chǎn)生一種新的低親和力的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有關(guān)[2],這種編碼蛋白決定著菌株是否對頭孢西丁耐藥,它具有細菌轉(zhuǎn)肽酶活性;另一種是由耐藥基因介導的固有耐藥性,也是其主要機制。本院2011年1~12月的MRSA與MRCNS臨床分離率各占70.1%與62.9%,這與國內(nèi)報道相近[3]。醫(yī)院感染與傳播以骨傷科、ICU、內(nèi)分泌科(糖尿病足)等科室最為嚴重。在送檢標本種類中,以骨傷科傷口分泌物、血液、尿道口分泌物、其他傷口分泌物等標本中檢出率較高。MRSA與MRCNS均可通過接觸、傳遞、轉(zhuǎn)化等方式進行傳播,這也是目前醫(yī)院感染最為重要的途徑,因此,重視患者、病床、病房、病區(qū)以及醫(yī)務(wù)人員的消毒隔離,避免相互之間的過多接觸非常重要;同時縮短住院時間,做好善后清潔消毒處理,減少交叉感染,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
MRSA與MRCNS耐藥的顯著特征是多向性,又稱異質(zhì)性,即同一菌株隨培養(yǎng)條件和使用抗菌藥物不同其耐藥性有變化,另一特點是多藥耐藥性[4-5]。本組藥敏檢測結(jié)果也證明,不論是MRSA還是MRCNS都有表現(xiàn)為高耐藥性及多藥耐藥性,對氯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和復(fù)方新諾明等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耐藥性表明臨床上治療MRSA的抗菌藥物應(yīng)用譜已較為狹窄,臨床須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以延緩或減少耐藥株的產(chǎn)生,控制耐藥菌株的擴散和流行,以利于疾病的治療。但對萬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寧、利萘唑胺均有較高的敏感性,不失為抗感染治療的較佳藥物[6-8]。本試驗中雖未檢出對萬古霉素敏感性降低或耐藥的菌株,但國內(nèi)早已有出現(xiàn)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的文獻報道,而VRSA的擴散會增加多藥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療難度,并且可能導致葡萄球菌屬感染無法治療。
喹諾酮類藥物應(yīng)用于臨床后,對其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迅速出現(xiàn),而且耐藥率已超過70.0%,如果限制高耐藥可能性藥物的使用,其耐藥性在12個月內(nèi)得到減輕或消除。因此在醫(yī)療工作中,要重視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有條件的情況下,結(jié)合血藥濃度,更準確地選擇抗菌藥物及擬訂治療方案,以緩解耐藥菌株產(chǎn)生的頻率和速度。
[1] Venkatesh MP,Placencia F,Weisman LF.Con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infections in the neonate and child;anup-date[J].Semin Pediatr Infect Dis,2006,17(3):120.
[2] Sun MT,Simon S,Warner M,et al.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nylococus aureus[J].Ophthalmol,2012,119(8):1719.
[3] 李晨,安云慶,呂哲,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基因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29(10):878-879.
[4] 竇學梅,宋巍,高文旃.MRS醫(yī)院感染及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9):1943-1945.
[5] 趙自云,牟曉峰,江秀愛,等.2007~2009年青島地區(qū)部分醫(yī)院MRSA感染耐藥性分析[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1,26(6):541-543.
[6] 符啟明,林翀,林明冠.2009年MRSA的臨床分布和耐藥性特征[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1,11(9):1108,1124.
[7] 黃正娟,柯琴劍.285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及耐藥情況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7):802-803.
[8] 沈曼玲,徐麗莉,黃蘇平.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監(jiān)測及控制措施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6):124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