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
【摘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痹谛畔⒘縿≡龅纳鐣?,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已刻不容緩。但是在我校中還存在一些現(xiàn)象令人擔憂:家庭讀書氛圍不濃,有些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其次,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閱讀書籍囫圇吞棗,不加思考。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 譯外閱讀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a)-0153-01
新課標準規(guī)定:小學生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145萬字。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措施:
1 借閱制度 閱讀的保障
由于我校地處城郊,學生多為進城務工子女,所以依靠家長的力量無法滿足學生閱讀的需要,圖書館就成了學生閱讀的保障。為了規(guī)范圖書管理,提高圖書的使用壽命,我校特定圖書借閱制度如下:
(1)學校規(guī)定每天下午兩節(jié)課以后學校圖書館開放,學生們可以自由借閱,做好圖書登記后可以帶書回家。一周內(nèi)歸還,如果一周內(nèi)沒讀完要辦理續(xù)借手續(xù)。
(2)讀者要愛護學校圖書,不得勾畫、撕頁或污損,違者按書定價兩倍賠償。
(3)學生借閱圖書后不得轉借,若不慎丟失照價賠償。
2 圖書漂流箱 流動的圖書館
對于班級里的學生來說,最方便的閱讀還是在教室里。為此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圖書漂流箱,一段時間后班級里的圖書可以和其他班交換,流動的小圖書館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悅”讀的空間。
3 讀書儲蓄卡
為閱讀助力
銀行儲蓄卡存的是金錢,而讀書儲蓄卡存的是圖書。我校為每個學生制作了“讀書儲蓄卡”。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我校開展了“讀書一本,積累一分財富”的活動。只要學生讀完一本書,就會在他的讀書儲蓄卡上積累相應的財富。儲蓄卡這樣設計的:(表1)
每個學期根據(jù)積累財富進行排名,每班的第一名被評為“讀書小達人”。有了這個激勵措施學生們讀書的積極性特別高,在愛讀書同學的帶動下,全校學生都浸入了濃濃的書香氛圍。
4 師生共讀 讓閱讀更深入
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出來,但讀的過程中往往是不假思索,讀完就萬事大吉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不夠的。再有學生不僅需要閱讀興趣,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在二年級時我和學生們共讀了《木偶奇遇記》,這本書講述的是老木匠蓋比都制作了一個小木偶皮諾曹,他一直想要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孩。于是皮諾曹開始冒險。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最后,他掉進一只大鯨魚的腹中……經(jīng)過這次歷險,皮諾曹終于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善良,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子。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體會書中有趣的故事,令人感動的情節(jié)。通過互相交流,學生們明白了作者是借木偶的形象向我們演繹了一個人從不完美逐步走向完美的過程。成長的路上我們要抵御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并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
這真是“渠引清泉緩緩來”呀,老師就是“渠”引領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思索。
5 讀書節(jié) 讓閱讀增色
每年的讀書節(jié)活動旨在激發(fā)師生讀書的興趣與熱情,讓每一位師生都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讓每一位師生在讀書活動中沐浴文化的恩澤,享受閱讀的快樂。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倍受全校師生的好評。如:
(1)詩詞大過關:每個學期我們會根據(jù)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對學生詩詞掌握情況進行檢測。要求一二年級每學期至少會背15首古詩詞,三至六年級每學期至少會背20首古詩詞。
(2)好書推薦:同學們將自己在課外看到的好書介紹給大家,可以用演講或展示的方式來演繹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將自己的收獲和喜悅與人共享。最后讓優(yōu)秀者在年段、學校進行推介。
(3)童話劇表演:讀書不消化稱為囫圇吞棗,童話劇表演是在班級整本書共讀的基礎上進行的,將班級共讀的童書用童話劇的形式讓閱讀走向了舞臺,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對這些故事的理解。
讀書節(jié)讓學生們有了展示讀書成果的機會,學生在展示讀書成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文字的美、故事的美。
6 多維互動讓閱讀升級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博客、班級帖、空間日志……遍地開花,根據(jù)調查學生家里幾乎都有了電腦,學生可以足不出戶而遍覽天下文章了,同學、師生之間的網(wǎng)絡互動更讓閱讀成為了一種快樂。多個層面的讀書交流活動,讓閱讀更充分,更深入。如班級主題帖成為學生光顧的場所,學生們可以交流自己的讀書感悟,發(fā)表不同見解。從QQ群中,他們也會因觀點不同而展開激烈的辯論。他們也能從老師的空間中看到老師的精彩文筆和真實心情,這樣的閱讀更是提升到了一種心靈的交流。另外,親子共讀為孩子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由于家長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這個平臺可了解班級讀書動態(tài),陪孩子一起讀書,一起交流。
朱永新說過“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一定意義上說,閱讀就意味著教育。一本書就是一艘船,可以將學生帶到老師和家長無法領達的地方。閱讀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邀游,給孩子撐起一片多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