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靜
摘 要:英語課堂可以是一個令人興奮和充滿驚奇的場所。但是,這種充滿能量、令人興奮和有影響力的課堂氛圍并不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除了學生們的智力因素會影響教學外,非智力因素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情感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重中之重。隨著有關專家對課堂氛圍的研究日益深入,情感因素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逐漸成為了英語教育者關注的重點。本文將以課堂的主角——教師和學生為中心,對學生的情感及其形成因素進行分析,列舉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的作用,并提出幾點培養(yǎng)情感因素的建議。希望對英語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感因素;作用;建議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8-008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23
1 . 引言
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優(yōu)化英語教學,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更是英語教師們最為關注的焦點,而且許多人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們的智力因素,而對另一個重要因素——情感因素——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事實上,英語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情感因素交織而成的,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認識和引導積極的情感是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關鍵。
死讀書,唯知識是求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了。英語教學標準趨向于把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的情感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除此之外,對學生的記憶能力、認知能力等都有重大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態(tài)度,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培養(yǎng)對學生有益的積極情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情感態(tài)度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著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2 . 學生的不同情感及形成因素
2 . 1 學生的不同情感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英語課程,相關的英語學習活動以及英語教師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有的學生非常熱愛英語活動和英語課程,他們會積極參與,表現(xiàn)活躍;有的學生是迫于課程的安排而學習英語,他們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一般;還有的學生甚至討厭學習英語,極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學生們積極、樂觀、充滿興趣的狀態(tài)是英語教師樂于見到的;而既不積極也不消極的中間狀態(tài),甚至是焦慮、厭倦、煩躁、沮喪的狀態(tài)是教師們要付出努力進行改善的。除此之外,學生們對英語教師的情感也大相徑庭。有的學生喜歡英語老師,會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流;有的學生敬畏或害怕英語老師,對老師敬而遠之;還有的學生會和老師對抗,甚至憎恨老師。
2 . 2 形成因素
學生們在英語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對英語和老師的不同的情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各種情感因素決定著情感的形成。這些情感因素包括兩個方面,即個體因素和關系因素。個體因素主要是指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性格和焦慮情緒等。關系因素是指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因素。
動機(motivation)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內(nèi)部動因和力量(包括個人的意志、愿望、心理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的等等)(程曉堂,2000)。動機是推動外語學習的一種內(nèi)部動因,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對英語學習有動機的學生們會表現(xiàn)求知若渴的愿望。外語學習的態(tài)度就是指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認識、情緒、情感、行為在外語學習上的傾向(鄭金洲,2000)。英語學習者的態(tài)度積極與否可以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效果。學生的性格一般可以分為外向型性格和內(nèi)向型性格。一般而言,外向型的學生善于和別人交流,在英語口語學習方面,他們更容易取得進展。內(nèi)向型的學生表現(xiàn)沉穩(wěn),通常認為他們在學習英語閱讀、寫作等方面很占優(yōu)勢,容易成功。焦慮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恐懼不安、煩躁和害怕犯錯誤的心理狀態(tài)(熊川武,2009)。這種心理狀態(tài)會讓學生們處于極大的恐懼和不安中,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甚至會導致他們畏懼英語,進而放棄學習英語。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們對英語活動和英語課程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情感,直接受到這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那么,正面的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3 . 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并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情感在心理學中指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觀點而產(chǎn)生的心理體驗。情感包括積極的情感,即自尊、自信、愉快等,也包括消極情感即自卑、沮喪和厭惡等。情感在英語教學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3 . 1 情感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伴隨著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兩者在學習過程中是同時存在并且相互影響的,它們共同組成了學生學習心理的兩個方面。首先,認知因素的參與,是保證學習任務完成的必要條件。其次,情感對認知又具有重要作用,它影響認知的選擇性和積極性。比如愉快、興奮等情感能使人感知敏銳、記憶力強、思維靈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反之,痛苦、恐懼等情感則會打擊學生的進取心和意志力,影響學生認知的發(fā)展,阻礙學生的學習。因此,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隨著高級階段英語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教師只考慮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樂學的情感也十分重要。
3 . 2 情感對記憶能力的影響
記憶能力是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對英語學習更是至關重要。黃遠振先生曾經(jīng)說過,情感對記憶能力的影響表現(xiàn)在對信息的儲存、修正和提取等方面。比如說,記wonderful這個單詞。學生在看到單詞一剎那會對單詞的讀音,字母組合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說認知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怎樣才能完全將它記住呢?積極的情感也許能起作用。教師可以分析這個單詞并用開玩笑的方式鼓勵學生去記。wonderful可以看作是“彎的四——won+der+ful(four)”。這樣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單詞??梢姺e極的情感可以加快知識的組織、加工和存儲。這說明情感可以直接影響記憶的效果。英語教師如果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再枯燥的教材也會煥發(fā)生機。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會比較容易記住那些自己感興趣或喜歡的事物,而且一旦記住還能夠長期保持在記憶中,有的甚至終身難忘;而對于毫無興趣的內(nèi)容,學生的記憶效果則較差。學生們在準備大型考試階段需要記憶大量的詞匯和知識點,高效的記憶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如果積極的情感能助一臂之力,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 3 情感對課堂氣氛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Rogers(1983)倡導教學過程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彭聃齡,2001)。他認為課堂上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安全感與心理自由感。融洽的課堂能營造一種寬松的心理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對學生安全感以及自尊心的保護和權利的合理分配等等。其實教師是課堂氣氛的掌舵人。然而,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過分嚴格,上課常常板著臉,學生一旦不參與回答問題或答錯問題,便以生硬的態(tài)度對其加以否定,致使學生心里畏懼,常帶著緊張、害怕的心理上課;而“笑臉常在”的教師上課時總能營造出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chǎn)生愉快、向上的求知欲。所以,積極的情感對調(diào)動課堂氣氛有重要的作用。
4 . 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
既然情感因素能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就具有現(xiàn)實和深遠的意義了。
第一,尊重學生,增強其學英語的自信心。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充分尊重學生。一旦學生在學習中有點滴進步,不要吝嗇對其進行表揚。通過鼓勵性評價能使學生獲得自信心和責任感,進一步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加學習的動力。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要輕易批評他們,更不能否定他們。這樣不但會加重他們的心理焦慮感,還會使其下次更不敢開口,心理上的障礙會阻礙他們的語言表達、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敢發(fā)言。教師的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僅僅滿足部分優(yōu)等生的學習需求是不夠的。為了挖掘這些沉默寡言的學生的潛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他們開口,一開口先表揚,表揚后再個別糾正問題,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比如,學生因緊張出現(xiàn)結巴的情形時,教師可用善意的目光鼓勵他,然后錯中找對,即時表揚。這些都是想方設法增加“情感動力”,目的是提高各層次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第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英語學習程度的加深,高年級的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漸漸地失去了興趣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的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采取一些靈活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被動的知識學習者轉變?yōu)橹鲃訁⑴c者。這里有一堂別開生面的英語語法課。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單靠教師枯燥的講解,而是采用了音樂教學法。比如,教唱歌就是加深記憶的好辦法。英文歌曲詞匯簡練,意味深長,有許多流行的“時髦詞”和地道的表達法,也可以擴大詞匯量。如獲得1996年格萊美獎的一首歌“One Sweet Day”中有這樣的歌詞:“I know eventually well be together…”,eventually是eventual的副詞形式,只要你記住了此歌詞,eventually這個詞你也許會終生難忘。這樣,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復習了很多內(nèi)容,他們的思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跨越, 分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教學形式是全體同學一起參與,那些膽小的學生也敢于開口了。除此之外,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wǎng)絡媒體這一新型的教學工具,利用動感視頻和音樂的吸引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優(yōu)化關系因素,建立和諧的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交融的氣氛。首先,要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和諧氣氛,教師在英語課上的自身情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和領頭羊。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活動的。教師情緒狀態(tài)的好壞對學生的認知和師生關系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沒有學生會喜歡表情冷漠或怒氣沖沖的教師,因為當這樣的教師面對學生時,他們會感到壓抑、緊張,進而影響學習活動和知識的接受。反之,如果教師面帶微笑或性情溫和,學生們就會感到親切、溫暖,學生們上課學習就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也會有干勁。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首先就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摒棄消極情緒,利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去感染學生,賦予知識和信息情感色彩,使課堂具有融洽、親切、充滿溫暖的氛圍。其次,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融。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搞“一言堂”,自己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完全忽略和學生們的互動。所以,許多學生保持沉默或是和“周公”交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自然、和諧地進行情感溝通。對學生要充滿熱情,要處處關心他們,關注他們的自尊需要。在英語學習方面,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是極其普遍的。教師不要一味地對優(yōu)等生笑臉相迎,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也要積極鼓勵,而且感情聯(lián)絡會對他們起更大的作用。只有教師不居高臨下,就可以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和諧,達到情感交融,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最后,要加強學生之間情感溝通。關系因素的優(yōu)化不僅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在英語教學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合作學習以及小組學習可以使學生通過彼此間對認知信息的交流、討論,達到相互啟發(fā)、開闊思維的目的。
總之,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教書育人的需要,也是廣大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程曉堂.情感與語言學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黃遠振.情感的內(nèi)涵及其與英語課程的關系[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10):13.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